中医药防治高血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1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

冷会

古蔺县彰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泸州  646500

人们在饮食结构方面长期不合理的情况,引起高血压患者的增多,西医方面降压药物的效果不甚理想,长期用药可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中医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地改善,可减少患者的发病率,甚至是减轻患者终身用药的痛苦。高血压是慢性疾病的一种,可诱发心脑血管类疾病,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在疾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下文就中医药对高血压的防治情况展开研究,希望可以帮助广大患者。

1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按照《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成年人非同日多次测量的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则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病。

2 高血压的症状和病机

高血压的症状可见头痛头晕、心悸、疲劳、耳鸣以及颈项僵硬板直等,在患者出现以上症状之后,需要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中医方面将该病归属于“头痛”“眩晕”“耳鸣”“中风”等范畴,其病机在古书中记载有《黄帝内经》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认为高血压患者的眩晕情况和肝肾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中医上对高血压的病机认为是本虚标实。其病理因素包括虚、风、痰、火、瘀。高血压主要是因为情志内伤、痰瘀阻滞、先天禀赋不足等引起的,长期情志不畅可引起肝郁气结、肝失疏泄,从而造成阴伤的情况,风阳上扰可造成肝阴损伤,最终导致肝肾阴虚、气血逆乱,进而引发血压升高。高血压的发生和长期饮食不节、嗜酒肥甘损伤脾胃功能有关,从而引起气机阻滞、气血上逆,引发血压升高。先天禀赋不足是患者自身正气不足、体质虚弱,肝气、肾气、脾气出现不足的情况,可引起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从而血压升高。

高血压的发生可引起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治疗的时间较长,甚至终身需要用药。西药可明显降低血压,但是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多,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于高血压的防治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药物的服用,另一方面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3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3.1肝阳上亢型:其症状为头晕头痛、面部潮红、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脉弦。其治疗原则是平肝潜阳,常采用的是中药汤剂是龙胆泻肝汤或天麻钩藤饮。

3.2肝肾阴虚型:其症状为头晕目眩、咽干、腰酸耳鸣、五心烦热、遗精、面红目赤、失眠多梦、舌红绛脉弦细数。治疗原则是滋补肝肾,采用的中药制剂是一贯煎或六味地黄丸。

3.3痰湿阻络型:其症状为头晕目眩、胸闷恶心、倦怠多梦、麻木不仁、肢体沉重、纳呆、舌淡苔白或黄腻,脉弦滑。治疗原则是祛湿通络、平肝化痰,采用的中药制剂是半夏白术天麻汤。

3.4气虚血瘀型:其症状为失眠健忘、头晕头痛、神疲乏力、胸闷气短、面色暗沉、舌紫暗苔白、脉弦细。治疗原则是益气活血,采用的中药制剂是血府逐瘀汤。

3.5心肾不交型:其症状为耳鸣健忘、眩晕头痛、心烦不寐、口干、腰酸梦遗、舌红脉细数。治疗原则是宁心安神、滋阴降火,采用的中药制剂是交泰丸。

3.6阴阳两虚型:其症状为头晕目眩、畏寒怕冷、心悸少寐、腰膝酸软、四肢不温、耳鸣耳聋、大便溏薄、面浮肢肿、小便清长。治疗原则是温补肾阳、滋养肝肾,采用的中药制剂是金匮肾气丸或大补元煎。

4 生活方式的改变

4.1饮食方面:患者需要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注意控制每餐的摄入量,一般以进食六七分饱为宜,并按照一定的时间进餐,注意细嚼慢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肠胃的蠕动。饮食要清淡,忌辛辣刺激、肥甘食物。控制每天糖分、盐分、脂肪的摄入量,减少肥胖情况的发生,控制血压的稳定。

4.2心理方面:研究发现,良好情绪对于患者的身心均是有益的。高血压的发生和情绪方面存在较大的关系,情绪波动较大会造成血压突然性的升高,可增加疾病的风险性。患者需要保持身心愉悦,若是长期心理紧张、抑郁、焦虑等情况,容易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4.3生活方面: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血压的稳定。加强日常运动锻炼,并重在坚持,可进行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中医运动方式,促进机体血液的循环,调节自身的内在情绪,遇事冷静,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采用的是中医辨证分型的方式,其降压效果较佳,而且治疗药物可随着患者症状的改变而进行增减。中医药的应用,可减少患者西药的服用剂量和次数,可减少机体的不良反应情况。针对高血压的发生,中医药方面可加强预防措施,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在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自我调节情绪,减少情绪较大的波动,进而减少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控制自身的饮食,合理控制体重,减少由于肥胖引起的血压升高,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可选择中医运动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同时在疾病治疗方面,可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针对性服用中药制剂治疗,有效降低血压,减少不良反应的情况,促进身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