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策略探讨

任思锋

37083219830824251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在这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和支持乡村的发展也依赖于城市的带动。基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历史格局,以城市经济发展辐射和带动周边乡村,可以拉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得更加繁荣和高效。乡村包含着丰富的资源,如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物产资源等,合理开发和利用乡村资源、发展乡村经济,有利

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工作有着紧密的关联,科学的城乡规划建设必然要建立在合理的土地管理上,这样才能够实现城乡发展的融会贯通,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策略探讨

引言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国家战略布局下,应当重视并切实做好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尤其要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将土地管理作为一项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一方面,要深入、客观地认识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另一方面,要采取相应的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对策措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的科学性,保障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城乡规划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当前城乡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城市和乡村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城乡规划工作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化技术与各方面信息资源获取途径和方式之间联系愈加紧密,社会生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城乡规划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由于城镇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较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城乡规划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必须要不断优化城乡规划体系,创新规划方式,才能有效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因素。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导致城市用地不断增加;但是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地区只能采用集中建设公共设施的方式来解决用地问题,人居环境质量不高,无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新时期城乡规划存在滞后问题。前期粗放式发展,缺乏长远眼光,对土地资源价值估值不足,忽视了规划工作是满足不同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这一根本目的,对规划工作这一动态过程缺乏认识,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城乡发展的新要求。城乡规划编制方法与技术方法落后、内容简单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

2提高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科学性的措施

2.1以生态保护为导向推进

城乡规划建设及土地管理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在如今的城乡规划建设及土地管理中,一定要改变过去偏重于经济建设的思想和理念,权衡好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城乡建设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将“两山理论”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原因非常简单,如果在城乡规划建设及土地管理中,只关注经济建设,必然会导致城乡社会未来建设、发展的可用空间和可用资源逐步受限,无法实现长远发展。为此,应以生态保护为导向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及土地管理,既要想办法通过城乡规划建设及土地管理提升城乡的经济发展水平,更要保护好城乡的自然生态环境,避免因为经济建设对自然生态再度造成污染与破坏。使城市和农村既能成为一个产业、经济的综合体,也能成为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综合体。在具体的城乡规划建设及土地管理中,要重视空间布局规划,因为其基本确定了城乡的未来建设、发展方向。过去,城乡规划建设及土地管理中的空间布局,单纯以区域实用性为主,不仅忽视了与整体空间布局的协调,也忽视了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为此,在生态保护导向下,应当以生态保护为目标,对城乡规划建设及土地管理中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协调好区域空间布局与整体空间布局及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城市化进程的不合理扩张进行限制,明确划定城乡开发的空间边界,避免城市建设过度地挤占农村自然资源。其次,要将规划的焦点放在农村耕地、农田的保护上,划定永久性的农田空间布局,为绿色化、现代化的农村农业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最后,要明确规划农村及城市周边的生态保护空间布局,明确城乡规划空间布局中的红线,对地方的各种自然资源予以有力的空间保护。

2.2做好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科学性与合理性

城乡规划编制工作需要先于城乡建设发展,而且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和土地管理的需要,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必要的指导。在城乡建设项目的选址、建设用地、建设工程、乡镇建设的行政审批以及许可方面,应颁发选址的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等,以此作为法律凭证等加强城乡的规划管理,严格按照城乡规划管理制度的内容来做好编制的工作。在城乡规划编制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建设项目的批准与核准,用划拨的方式来约束土地的使用权,并且要向相关的部门申请选址的意见书,以确保选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在城乡规划建设的编制方面,要做好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城乡建设项目用地需要由相关部门批准、核准和备案才能使用。建设单位要先提出规划许可申请、颁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出让的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当前土地储备结构在土地的管理方面应做好土地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的土地法来进行土地管理。例如在规划条件的制定上要对土地使用的性质、建筑的密度、绿化率等进行统计和控制,相关指标一旦确定不能随意更改,要维护大众的利益和权利,一旦需要变更则要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确保过程是合法合规的。

2.3因地制宜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

地方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要细致做好调研工作,全面、详细了解当地的产业、市场经济、自然生态、人文以及水文地理特点,掌握地方的土地资源分布格局,以便在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中,做到因地制宜。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打造城乡一体的产业圈、经济圈,对地方的自然资源进行高效、环保地利用,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生态、人文风貌。这样一来,不仅城乡的经济建设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还能充分体现出当地的自然、人文特色,对城乡的综合发展来说意义重大[4]。当然,在因地制宜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的同时,也要避免固步自封和经验主义,应学习其他地方优秀的土地管理经验、做法,但不能一味地模仿、照搬,而是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相关的经验、做法进行本土化改造,吸收其精髓为自己所用。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然而城市与乡村之间长期存在的问题也造成了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拉大。为了更好地推进城乡工作、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我国推出了许多政策措施,从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土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产资料,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有利于统筹全局,促进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和土地管理之间存在相通性,经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有利于统筹全局,制定科学、完善的管控体系,从而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罕.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J].绿色环保建材,2021(0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