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仪器仪表的计量检测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电子仪器仪表的计量检测与管理

张永昌 谭腾雨

362429198405124314 130984199205070915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在各个领域中,电子仪器仪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此同时,人们对电子仪器仪表的精准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可见,重视其计量检测和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电子仪器仪表的功能逐渐多样化,相应的自动化应用程度不断提高,因此其结构也变得更复杂,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计量检测和管理工作的挑战。所以,操作人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其计量精度。

关键词:电子仪器仪表;计量检测;管理

引言

计量是一门关于测量的学科,计量检定管理则是在实际工作之中,针对相关的器具是否与当前的法定要求相符进行查明、确认的过程。计量检测仪器的计量鉴定管理工作对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言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等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计量检定工作在内容方面包括加封盖印、检验等内容,而相关工作开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对计量器具的性能进行评定,并根据相应的检定结果来评估器具是否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对应的领域之中。

1开展电子仪器仪表计量检测工作的必要性

伴随现代经济的发展,计量设备的类型也日益多元化,其应用范围也更广,这就对计量检测的精准度与灵敏度有更高的要求。第一,检验产品是否达标合格,保证产品满足我国有关标准与指标要求。第二,开展电子仪器仪表计量检测工作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效果,及时发现生产环节中存在的漏洞,全方位检测相关信息,并进行记录、分析、控制,进而提升产品的精准性与灵敏性,从而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第三,有助于节约资源,避免浪费。精准度的提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原材料的浪费,用最少的原材料制造出质量最优的产品,从而为企业节约成本。

2我国计量检定管理现状及问题

2.1计量检定管理的现状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计量检定管理的需求也逐步提升,尤其是部分大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充分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与生产资质,因而对计量器具计量检定有着巨大的需求。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计量检定领域的发展,但同时也为计量检定机构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以实际情况为例,某区域的大型企业数量较多,在计量检定工作过程中,所需要兼顾的企业类型包括电子信息企业、汽车配套企业、生物医药企业、个人高档护理产品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等,由于不同企业在计量器具方面存在的差异,所适用的鉴定管理标准不同,因而需要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最终会推动鉴定机构的整体工作量增加。

2.2计量检定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阶段我国计量检定管理机构的工作相较以往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专业化程度差、装备和技术水平低等突出的问题,在后续的工作之中相关单位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恰当的措施来进行优化,从而全面提升计量检定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首先,从专业化的程度来看,相关单位普遍存在计量监督执法工作不到位和执法力度较低等现象,在实际工作之中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工作形成影响,从而会出现部分需要进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出现漏检、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没有按照规定接受检定等现象,相关问题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同时会对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诚信形成破坏。同时,因为资金来源渠道和数量等的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多数的地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整体营收水平都比较低,且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在区域上的极大不平衡,相关机构在工作之中所参与的往往是低技术含量的计量检定项目,无法对计量检定机构的专业水平形成推动作用。

3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提高操作人员专业水平

当前,计量管理的自动化水平逐步升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依旧离不开人工操作。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高低也影响着计量检测的结果,所以各个企业单位必须要加大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并帮助其掌握更多前沿知识和技能。具体而言,一方面,企业单位应结合操作人员的实际水平,设计层次化的培训内容,持续丰富培训方法,旨在调动操作人员学习积极性,并更加有效地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电子仪器仪表的计量管理中。在每一次培训之后,还需要对操作人员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有计量设施的使用方法、参数校正方法等,以此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熟练度,从源头上防止误差发生。另一方面,企业单位还应强化操作人员的责任感,并将其工作情况和薪资待遇挂钩,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并获得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3.2满足远程测控需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智能仪器和电脑已经开始融合,一个共同的网络就是电脑网络。如果把各种智能装置安装在测控系统中,让他们能够像工作站、电脑那样,通过节点与网络相连,再配合上已经比较成熟的因特网设备,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更大规模的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立系统的成本,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测控系统的功能。同时,智能仪表也是一个独立的网络结点,能够根据就近原则,实时地与本地的网络电缆进行连接,以确保实时的现场测试数据;用户可以根据技术要求,及时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3.3智能技术

仪器仪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智能技术也是常用的技术之一,智能技术的高效应用可以大幅提高系统功能的多样化程度,提高系统控制的智能化水平。将智能技术应用到仪器仪表系统中,可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降低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借助智能技术技术人员可以对各项参数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精准加工,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随着工业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在扩大,人们对智能技术的研究力度在加深,将智能技术与仪器仪表系统进行有效融合,发挥智能技术应用的最大作用。

4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技术的发展

智能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传感器将被测位置的数据传输到电子信号中,再将其过滤后,变换为多通道的模拟开关。其采用单片机对模拟开关进行切换,将输入的通道信号发送给由软件驱动的放大器中,经a/d器件将其变换为对应的脉冲信号。在将脉冲信号送至单片机后,单片机可根据输出信号的大小,对对应的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对其进行非线性修正。单片机接受计算后,可以对内置的储存数据或者运算数据进行比较和评价。最后,在输出端显示装置内部控制系统所需要的诸如继电器触点、警报触发等控制信号。在此阶段,智能仪器仪表也可以使用智能装置,建立一个分布式的测控系统,运用单片机下位模式,收集各类测量资料,并与串行数据传送相结合,实现对整个生产的全面控制。当前,中国的仪器产业正处于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但是,它的稳步发展却并不容易。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中国工业化进程也在加速。我国仪器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相关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其次,市场竞争力较大。在全球范围内,仪器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说明,我国的仪器仪表行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计量检测仪器的计量检定管理标准是需要人们在不断的工作和探索之中来进行完善的,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当对这一项工作形成高度的重视。新时期下,操作人员应重视电子仪器仪表计量检测和管理工作,明确其应用原理和特点,并从多个层面着手,提高计量管理效果,注重日常保养维护工作,充分发挥电子仪器仪表的应用优势,从而促进各个行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蕊,张英,徐子栋.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计量检测的意义[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16):13-15.

[2]戎立,杨禹莎.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计量检测分析[J].电力与能源,2020,41(6):737-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