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借助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研究

商卓晖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中心幼儿园  510880

摘要:幼儿园是社会的缩影,在幼儿园中应该早早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促使幼儿能更快适应社会。游戏作为幼儿钟爱的活动之一,利用角色游戏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对社会交往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角色游戏对于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价值,以及提出如何借助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以期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幼儿社会适应性。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作为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1]。在幼儿时期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对未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有助于幼儿获得健全的人格和积极正面的情绪。角色游戏有助幼儿在游戏中丰富社会体验,认识不用的社会角色和各个角色的社会职责,幼儿教师应重视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并结合角色游戏对其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良好的相处。

一、角色游戏对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价值

(一)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觉醒

自我意识并非生来就有,需要在后天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形成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首要步骤。角色游戏的开展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逐渐意识自已与他人的区别,给予了幼儿一定的空间充分认识自己。

(二)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和同伴进行协商、讨论等语言交流行为,语言系统得到一定的锻炼。在角色扮演中,幼儿通过平时对社会上不同职位的人进行观察,在游戏中将这些社会角色通过模仿的形式呈现。在对成人的语气、说话方式等进行模仿的过程中,幼儿词汇量不断扩大,口语表达更加到位,也提高了说话的逻辑,使语言更加有条理。

(三)助推幼儿的合作行为培养

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重要载体,为了顺利进行游戏,幼儿需要根据游戏的主题、角色的分配和同伴进行沟通、妥协,促进和同伴间良好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游戏中,幼儿在模仿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会有不同的分工,各展所长,同时也会有和别人配合的时候,这也是培养合作行为的另一个契机。

二、借助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策略

(一)投放丰富材料,促进分享行为

陈鹤琴说过:“我们要重视选择各种适宜孩子的玩具,并把玩具作为提高孩子认知能力、发展想象、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行为的一种手段[2]。”角色游戏通过材料进行开展,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投放材料的种类、数量、材质都在影响这幼儿的游戏行为。因此,角色游戏中,教师在材料的投放时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减少幼儿因材料问题进行不必要的争抢,阻碍游戏的顺利进行。

例如,教师可以在准备材料充足的基础上开设“材料集市”,让幼儿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选购材料。在娃娃家游戏中,教师在“材料集市”为幼儿提供两种不同类型的材料。一种是低结构的材料,包括粘土、硬纸板、纸箱等,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不同所需道具;另一种是现成的道具,但是需要取用是需要向教师登记。这样,幼儿在取放材料就变得更加灵活,也在更大程度上避免了材料的争抢情况,让幼儿意识到这是公用的材料,要使用必须按照规定,也促进了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发展。

(二)根据幼儿兴趣,选择合适主题

马卡连柯说过:“未来的活动家首先是在游戏中培养起来的[3]。”要想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真正得到发展,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喜好选择角色游戏的主题。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各有不同,教师需根据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经验储备、社会交往能力等进行角色游戏的选取。例如小班幼儿的社会认知有限,教师可以选择他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主题,如幼儿园、家里等,也可以继续细化,家中可以分成卧室、客厅、厨房等作为娃娃家的主题情境。

例如,教师在开展“警察局”的角色游戏中,班上一些男生开始时对游戏充满了热情和期待,觉得自己终于能一尝当警察的滋味。然而,在游戏开展过程当中,因为幼儿对警察这一职业只停留在表面,一般接触的机会很少,或只在电视中看到,因此游戏情节的开展受到了局限。教师见此情况,马上换成了“幼儿园”的主题,因为这是幼儿每天都能直接接触的场景,而且对于这个主题幼儿也有较大的兴趣,因为在“幼儿园”情境中开展角色游戏,幼儿可以从上课、睡觉、做操、吃饭等场景发展不同的游戏情节。

(三)教师适度介入,提高游戏效率

《指南》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努力帮助幼儿提高交往能力[4]。游戏是一个变动着的过程,会在游戏中出现多种突发状况和问题。加上幼儿的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在遇到问题和状况时没有成熟的解决问题机制,教师适当介入,对幼儿进行指导在此时便显得比较重要。教师在指导前先在幼儿游戏的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应该让其担任一定的职务,如教师的小帮手等,对于游戏中出现的社会交往问题,教师应在保护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提供指导。

例如,在开展“理发店”角色游戏中,在“理发店”的门前,有几个幼儿等待着“理发”,“理发店”的门口被挤得进不去,也出不来。但是担任“店长”的幼儿却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之后也陆续来了几个“顾客”,但因为门口人太多,幼儿无法进入游戏。于是,教师作为“顾客”,对“店长”无意识地进行提醒:“生意这么好呢!店里这么多人,都进不去了。”扮演“店长”的幼儿是个领悟力较强的孩子,他随即意识到人多的问题,连忙把班上的小椅子搬来,让“顾客”就坐。门口人多的问题就解决了,游戏也因为有教师的有效指导而继续进行。

(四)关注个别幼儿,兼顾全面发展

斯米兰斯基和克罗恩指出:在学前期缺乏游戏活动机会的儿童会体验到学习各门学科的困难。特别是没有参加过社会角色游戏的儿童,这种困难更为显著[5]。因此,需要为每位幼儿提供游戏的机会,让人人参与到游戏当中,体验社会角色。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度,给予较大空间让幼儿为自己的游戏进行选择、决定。另外,在全面兼顾的同时,也需要对个别幼儿进行关注。对班上容易被忽视的幼儿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多进行正面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在“药店”角色游戏中,大部分幼儿都在游戏中担任不同角色:销售的、收款的、登记的、客人……教师观察有个别幼儿游离于游戏之外,漫无目的地在走动,看似没有任何职务或购买的任务。教师对这几个幼儿进行了分析,思考他们在平时的闪光点,发现其中有一位幼儿计算能力比较出色,于是让他担任算账的工作;另一位幼儿经常在班上干体力活,让他帮忙搬货物就最好不过。“因人施教”,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对症用药”,引导这些被忽略的幼儿都能参与到角色游戏中,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集体和教师所关注,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角色游戏因其能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觉醒、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助推幼儿的合作行为培养,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从投放丰富材料,促进分享行为;根据幼儿兴趣,选择合适主题;教师适度介入,提高游戏效率;关注个别幼儿,兼顾全面发展等着手,充分挖掘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为幼儿未来适应社会不同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群. 运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价值与路径探索[J]. 现代教育科学,2021,(04):120-124.

[2]李庆爱. 幼儿园角色游戏促进幼儿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45+115.

[3]谢璐.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J]. 文学教育(上),2015,(0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