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及质量评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及质量评价分析

郑青华

广东东实长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推进下,土地资源愈发紧张,现有资源无法科学且有效分配,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强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土壤环境管理,应该做好地块土壤环境调查与环境质量评价工作。鉴于此,对地块土壤环境调查环境质量评价的必要性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对调查和评价过程重点阐述。

关键词:地块土壤环境调查环境质量评价

引言

地块土壤环境调查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是对土壤环境质量潜在风险准确评估,确保人们的健康,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调查评价,可以了解目标地块的土壤特征、污染程度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后续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所以在地块土壤环境调查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把控。

1地块土壤环境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必要性

地块土壤环境调查环境质量评价是保证土地使用安全、环境保护的重要步骤,合理的调查与评价能帮助人们了解地块土壤的污染情况,评估土地是否适合特定规划用途,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环境和人们健康。通过采集土壤样本进行采样检测分析,可以明确是否存在有害物质超标情况,了解土地是否适合用在农业、工业等方面[1]。通过对土壤、地下水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和分析,也可以精准且合理评估土地整体环境的实际现状,根据评估结果为土地规划、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此外,地块土壤环境调查环境质量评价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和检测土壤污染源,采取可行的方式治理和修复,防止污染物扩散到周边环境,让生态系统维持在稳定状态[2]

2地块土壤环境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原则

地块土壤环境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保护有促进作用,在具体评价中,应严格依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

2019)开展工作。

(1)针对性原则

将地块特征、潜在污染物等为基础,深入调查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情况,确保后续地块环境管理能依据可依。

(2)规范性原则

在地块土壤环境调查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程序化、系统化方式,对土壤污染状况深入调查,并确保调查过程的规范性和调查结果的科学性。

(3)可操作性原则

对地块土壤环境调查中的各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包括调查方法、时间和经费等,同时采用先进技术,增强调查过程的可行性。

3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及质量评价分析

3.1 阶段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

在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过程中,首先要做好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等各项工作。

(1)资料收集。在资料收集环节,需要对地块历史变迁情况及现状的各方面信息展开收集。若要对地块及相邻地块之间的相互污染情况进行调查,需要全方位调查相邻地块的资料及有关记录。在资料分析环节,相关人员应该结合以往经验及专业知识,准确识别出资料中的不合理或者错误信息。

(2)现场踏勘。在此环节开展之前,应该结合地块的实际情况,将防护用品准备到位,掌握必要的防护知识。同时将地块内作为重点,涵盖地块的周围区域,并且组织人员根据污染可能迁移的距离,合理且精准判断。在现场踏勘过程中,需要将区域地质、水文及周围区域现状等内容包含在内。此外,对地块所在区域的有害物质、排水管及其他地表水、井等重点踏勘。

(3)人员访谈。此环节是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可以利用电话、面对面等方式与地块现状或者历史知情人进行交流,之后对访谈内容整理与归纳,在与现有资料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核实并补充不完善之处,以此作为调查报告的附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3.2 阶段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

(1)初步采样分析以及工作计划的制定。以第一阶段的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情况为依据,根据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合理开展初步采样分析工作。工作方案制定应包含点位布设、检测方案、样品采集与流转、保存等内容。同时选择合理的布点法,对区域内采集土壤样品深入调查,评估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确保后续地块环境安全应用能有据可依。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是系统布点法。此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样本点,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这种方法可以结合相关指标和数据进行选择,确保样本点的代表性和可靠性。通过系统布点法,有效发现和确认污染源,进一步保障环境安全。

(2)采样点的布设。土壤调查中,为了准确判断地块是否受到污染,采样点位的布设需要满足一定要求。首先,地块内的采样点位应尽可能布设在疑似污染的位置,精准掌握地块内部的污染情况。同时,采样点位布设在受到人为扰动的区域,因为人为活动可能导致土壤污染的发生。合理布设采样点,确定地块是否受到污染的影响。针对地块外的土壤对照点,需要布设在尽可能避开受到人为扰动的区域,提供一个对比基准,用来评估地块内污染程度的差异。通过对比地块内外的土壤样品分析结果,准确判断地块是否受到污染。

(3)样品采集。样品采集需要依照科学方法,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表层土壤样品采集通常采用锹、铲等工具进行挖掘取样,深层土壤样品以机械钻孔取样方式为主。在土壤采样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土壤扰动,同时确保采样工具的洁净,避免土壤样品受到二次污染。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采样,应采用四分法进行;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采样,应采用无扰动式的采样方法和工具。针对不同检测因子采用对应的采样工具及容器完成样品采集后立即将样品置于4℃以下低温环境保存、流转。

(4)实验室分析。在实验室分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技术导则进行样品制备和前处理。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方法,对土壤样品综合分析[3]。在实验中,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仪器通常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重金属通常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为保证实验室分析结果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应采用平行样分析、样品加标等质控措施。通过质控措施,可以对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精准检测,让实验结果的可信度提高。

(5)数据评估以及结果分析。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过程中,应该安排有资质的实验室检测分析所收集到的土壤样品,同时对调查信息及检测结果整理与分析,对检测数据的质量合理评估,明确检测数据的充分性及有效性,最终确定是否要对采样分析进行补充。最后结合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地块污染物的种类以及空间分布情况。

结束语:

综合而言,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地块土壤环境调查和环境质量评价是重要内容,合理评估土壤环境的质量,可以找出潜在的风险,对环境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在调查和评价过程中,应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深入调查与评价,保证地块能得到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何招智付朝.典型工业园区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案例浅析[J].广东化工,2022,49(19):179-181.

[2]吴俭,邓一荣,林龙勇,等.广州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现状,问题与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21,033(003):1-4,1

4.

[3]常春英,吴俭,邓一荣,等.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地方立法思路与探索——以广东省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18,2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