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积极心理学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慧婷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二病区,城市邮编: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开展积极心理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医院在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主体,以随机分组法分组,其中30例为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剩余30例为试验组,实施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对比组间护理依从性、情绪状态。结果:试验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比组,差异存在价值(P<0.05);试验组MSSNS评分低于对比组,差异存在价值(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开展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价值,可纠正患者不良情绪状态,同时还可提升护理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积极心理学护理;临床效果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心血管健康的疾病,其治疗中包括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也称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于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脏血流的方法,通常通过导管手术来解决或缓解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但是PCI手术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次重大的事件,因此在面临手术时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或其他不良的心理状态,此种心理状态可能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影响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模式旨在通过积极地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培养适应能力,从而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术后更好地应对情绪和心理压力[1]。本次研究选择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主体,旨在评价积极心理学护理的应用价值,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60例冠心病患者为主体,以随机分组法分成试验组、对比组,各组30例。对比组年龄是52-79岁,均龄(65.53±3.92)岁;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试验组年龄是54-77岁,均龄(65.59±3.53)岁;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经SPSS24.0软件分析组间资料,未发现组间差异(P>0.05)。

1.2方法

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为其构建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病房干净、舒适,同时注意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予以患者用药、饮食指导。

试验组采取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具体为:选择1名心理学专家、5名主管医生、6名临床护士、1名护士长组建积极心理学护理小组,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心理科主任医师对小组成员实施心理咨询知识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培训,保证责任护士可熟练掌握积极心理学护理知识,考核合格后方可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患者入组后由责任护士与其沟通,通过《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评估其心理状态,依据心理问题制定个性化的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案为:(1)自我认识。引导患者了解冠心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选项,指导学会监测冠心病的症状,例如胸痛、呼吸急促、心悸等。如果症状恶化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2)感恩护理。可组织患者观看感恩类的电影,阅读感恩类的文章,学习唱《感恩的心》,通过此种护理能够激发患者产生感恩的情怀,使其感悟、懂得感恩,从而理解家人、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照护,促使依从性提升。(3)感悟生命。可开展关于人生价值与个人责任担当类的演讲,指导患者关于价值观、人生观、责任类的文章,使其深刻感悟生命、珍惜生命,重新认识自我价值的存在。(4)重温亲情。带领患者观看《父母爱情》等家庭亲情伦理影视剧,阅读亲情类的文章,鼓励患者给父母、儿女写信、打电话等,强化家庭互动,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5)重构希望。带领患者观看《阿甘正传》等相关励志类的电影,引导设定近期、远期目标,鼓励给未来的自己写信,树立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帮助强化战胜病魔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1)护理依从性。依据患者用药、饮食、运动等遵医嘱情况分析,包括一般依从、不依从、完全依从。(2)心理状态。以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评估,包括愤怒、抑郁、焦虑、孤独,各项目评分为0-4分,总分值是0-15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差。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以“”检验,计量资料通过“±s”分析,以“t”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

2结果

2.1护理依从性评价

试验组中17例完全依从,12例一般依从,1例不依从,护理依从性为96.67%,对比组中13例完全依从,11例一般依从,6例不依从,护理依从性为80.00%。试验组护理依从性明显较对比组高,差异存在价值(=4.043,P=0.044)。

2.2心理状态分析

试验组MSSNS评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存在价值(P<0.05)。

表1:心理状态分析表(±s,分)

组别

愤怒

抑郁

孤独

焦虑

试验组(n=30)

11.18±2.81

10.23±1.48

9.37±1.23

10.21±1.24

对比组(n=30)

13.73±2.94

12.89±1.51

11.96±1.21

12.07±1.26

t

3.434

6.890

8.539

5.762

P

0.001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冠心病患者常常因为对疾病的担忧、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治疗的压力而感到焦虑和抑郁,情绪问题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和并发症,故治疗期间还需注重患者心理情绪的护理。积极心理学理论是一种心理学分支,强调关注人类的优点、优势和积极地生活体验,以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积极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寻找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途径,强调了积极情感、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满足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积极心理学鼓励个体发现和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强项,以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克服困难。将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用于冠心病患者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正念水平,同时还可强化治疗信心[3]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开展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价值,可纠正患者不良情绪状态,同时还可提升护理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美林,李梅玲,薛洁.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养生,2023,23(03):220-222.

[2]林莉,毛贻芳.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正念情绪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29):94-96.

[3]王晓英,仇金芳,杨贺.心理护理在住院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17):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