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石丽娜

甘肃省临洮县太石镇卫生院 ,730514 

摘要目的:分析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选取本院护理人员60例进行分析,随机均分到护士分级管理的研究组和常规管理的参照组。结果:管理后研究组护理能力高于参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效果显著。

关键词:护士分层管理;护理管理质量;效果

引言: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因此临床中应采用合理地方法进行护理管理。本研究提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并进行相关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所选取的分析对象为本院护理人员,共计60例,选取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并将其分为两组,各分入30例。护士平均年龄(31.63±4.69)岁,平均工龄(6.52±0.89)年。上述资料相比区别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护理人员确定后,对其管理期间采用常规管理方法,管理的过程中依据护士的职称,对其进行量化考查,考查过程中依据护理服务质量完成,并对护理工作的开展质量进行定期检查。

研究组护理人员明确后,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分层处理。护理管理人员不仅要评价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还要进行业务水平的评价,依据护理人员职称和评价结果,将护士的综合能力和工作年限,分为N0-N4五个能级。将以上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小组,采用集体会议的方式,对护理方案进行探讨,并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同时落实护理计划,保证护理服务的优质性。(2)划分责任。首先进行N4级责任的划分,此能级护理人员应对护理工作进行规划和统筹,进行护士和责任护理的管理,通过实际情况,对责任护士和护士进行指导,使其全面落实自身责任[1]。其次,进行N3能级护士责任划分,此类护士通常工作年限超过7年,并且具有护理重症患者的能力,同时还担任专科护理指导工作和临床带教工作。另外对N2能级护士责任进行划分,此类护士通常工作年限3年以上,有对病情较重患者的护理能力。同时对N1能级护士责任进行划分,此类护士通常为工作1年以上的护理人员,可担任病情较轻患者的护理工作。最后进行NO能级的划分,此类护士往往工作不足一年,一般为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核通过者,但未进行注册,在临床中为新晋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3)培训管理。完成责任划分后,医院护理部门需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内容的制定,并明确相关培训方法,一般情况下,培训可通过专题讲座实施,且培训期间进行相关操作技能的示范,也可鼓励护理人员自我学习。例如在预防并发症问题发生的培训中,负责培训的工作人员应进行现场示范,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对于患者的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可通过专题讲座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和理解。(4)考核。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后,需要进行相应的考核,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术考核,对考核通过的护理人员合理地安排岗位,若考核未通过则进行培训。在进行专业考核的过程中,可通过情景模式完成。即考核人员设立情境,让考核人员通过情景进行护理操作[2]。(5)确定薪酬待遇。在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医院应该注重对护理人员实施激励机制,可通过实际情况,结合护士的层级,进行待遇和薪酬的发放,从而促进各层级护士的工资积极性,保证其在护理服务中保持谨慎的态度。为护理人员提供晋升的机会,从而使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6)合理地排班。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应依据科室情况,了解管理需求,以此为基础进行排班。对于高峰时间段,可适当地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3]。夜间护理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增加护理数量,从而避免护理人员出现疲劳,导致护理差错事件发生,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的显著提高。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能力分析

管理后对所有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进行评价,通过专业知识考核、专业技术考核、人文素质评价和自我发展与管理能力的分析进行评估,以上评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能力越好。

1.3.2护理风险分析

统计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风险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投诉率,记录发生类型和例数,并计算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

1.3.3调查护理人员满意度

护理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使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统计,调查问卷中包括4个板块,分别为培训、考核、薪酬和排班,统计各个板块的满意人数,并计算所占比例,进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n(%)为研究中计数资料,(x±s)为研究中计量资料,相关资料的分析和统计,使用计算机软件SPSS 23.0完成,记录相关数据后,完成相关检验,使用t和X2检验方法进行计量和计数数据的检验,使用P<0.05对结果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进行表示。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

分级管理后的研究组,护理人员各项能力评分比参照组高,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能力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专业知识

专业技术

人文素质

自我发展与管理能力

研究组

30

93.65±2.08

94.16±2.34

92.82±1.44

95.19±1.03

参照组

30

81.42±2.49

82.35±1.74

83.09±1.28

85.73±1.07

t

10.235

9.698

11.456

12.258

P值

<0.05

<0.05

<0.05

<0.05

2.2比较两组管理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

研究组管理后无论是护理差错、护理缺陷,还是投诉率均比参照组低,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比较两组管理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护理差错

护理缺陷

投诉率

研究组

30

1(3.33)

0(0.0)

0(0.0)

参照组

30

8(26.67)

6(20.0)

6(20.0)

X2

14.169

15.235

15.235

P值

<0.05

<0.05

<0.05

2.3不同方法管理后比较护士满意度

参照组管理后护理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不如研究组,(P<0.05)说明具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见表3。

3不同方法管理后比较护士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培训

考核

薪酬

排班

研究组

30

29(96.67)

29(96.67)

28(93.33)

28(93.33)

参照组

30

22(73.33)

20(66.67)

18(60.0)

19(63.33)

X2

9.235

10.658

10.758

11.279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当前,医疗体系的改革不断深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质量亟待提高,同时医院对护理管理工作也应加强重视。以往所使用的常规管理无法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因此护理管理中应积极开展新模式和新方法。就护士分层级管理而言,其能够有效地改善护理灵活性的问题[4]。本研究对研究组采用分层级管理方法,结果显示护理人员能力高于参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比参照组高,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护理人员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林丽琴.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10):1262-1264.

[2]陈俊芝.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1):172-175.

[3]高波.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3):76-77.

作者简介:石丽娜,女,1987年11月,甘肃临洮人,汉,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