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怎么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结肠息肉怎么治疗

童祥宇

古蔺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泸州          646500

结肠息肉是肠道疾病的一种,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结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在经过科学治疗后能够痊愈,且治疗的方法很多。但也不能忽视该疾病的预防,了解和掌握该疾病预防控制、护理管理和治疗改善的一些小知识很关键,确保在发现息肉的时候就积极科学治疗,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任由息肉生长,随着腺瘤息肉体积的不断长大,癌变率也随之增加,将会对肠道健康和生命健康造成更大损害。

1结肠息肉可以预防吗?

从疾病诱因来看,很多因素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从而使疾病不发生或少发生,维护和保障身体健康。目前为止,对结肠息肉的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该病的发生可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长期炎症刺激、遗传、疾病等。

1)长期炎症刺激。部分群体的肠道黏膜容易过敏,再加上日常的生活和饮食不规律健康,如长期饮酒和大量饮酒、吸烟、喜欢吃一些辛辣刺激或油腻食物、喜欢海鲜等,从而引起长期腹泻,出现慢性炎症,长此以往下去容易引起肠道息肉。长期便秘的患者也容易引起肠黏膜慢性炎症,容易生长息肉。

2)遗传。家族性息肉病就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3)疾病。很多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出现结肠息肉,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等,这类疾病患者都可能出现息肉。

4)年龄。结肠息肉的发病率还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2什么识别结肠息肉?

任何疾病的治疗都需要遵循早发现和科学治疗的原则,了解和掌握结肠息肉的一些常见症状表现很关键,可以对照身体发出的信号,当出现类似症状表现的时候就要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1)便血。这是结肠息肉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但很多情况下在发现便血的时候,会误以为是痔疮引起的,从而忽视疾病,甚至耽误最佳治疗时机。通常情况下,结肠息肉引起的便血,出血经常混杂在大便中间,而痔疮引起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

2)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等的改变,以及便秘、不明原因腹泻,甚至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部分情况下还会引起腹部闷胀不适、腹痛(隐痛)。

3)大便形状异常。大便往往会变细,或者是呈扁形,有时还附着血痕、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

3结肠息肉应该怎样治疗?

结肠息肉是一种可以完全治愈的疾病,治疗结肠息肉的方法比较多,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与息肉的大小、形状、数量、是否发生恶变等因素有关。

1)手术治疗。这是结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在出现结肠息肉的时候,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进行手术治疗,以防变性成肿瘤,对肠道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例如:对于小于5mm息肉可以采取冷钳息肉切除术,尤其是1-3mm息肉的治疗效果更好。对于5mm以下的结直肠病变可以使用热活检钳钳切术,该方法可能会损失组织,需要慎重选择。小于10mm息肉还可以采用冷圈套息肉切除术治疗,该方法的最佳适应症为4-6mm带蒂息肉。5mm以上的隆起型病变,治疗可以采用高频电圈套法息肉切除术。对于大多数小型和浅表性的结肠息肉,可以选用微创治疗方法,如内镜微创手术(内镜下切除术、内镜下剥离术等),在保证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更有助于后期恢复。其中,5-20mm的平坦病变;10mm以上的广基病变(Is)怀疑为绒毛状腺瘤或SSA/P;可疑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黏膜下轻度浸润癌的病变,20mm以下,预计EMR能完整切除的患者,治疗可以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对于最大直径超过20mm且EMR难以一次性完全切除的病变;抬举征阴性的腺瘤,以及超过10mm的EMR残留,或者是治疗后复发且再次进行EMR治疗困难的病变患者,推荐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大型或具有高度恶变风险的结肠息肉,一般要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局部切除、部分结肠切除、全结肠切除或直肠切除),及时切除结肠息肉病灶,从而彻底治疗疾病。此外,结肠息肉是一类可以完全治愈的疾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一般都可以痊愈,但在手术切除之后也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肠镜,因为该疾病在切除后还可能再次长出。一般而言,对于直肠、乙状结肠增生性小息肉患者(直径<10mm)建议2-3年复查一次肠镜;1-2个直径<10mm管状腺瘤患者建议1-3年复查一次;3-10个管状腺瘤患者建议1-2年复查一次;>10个腺瘤患者建议1年复查一次;≥1个绒毛状腺瘤患者建议1-2年复查一次。如果复查发现又有息肉生长,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切除。

2)一般治疗。对于息肉非肿瘤性息肉,且完全没有恶变可能的患者,如果不进行手术,则可以进行一般的治疗,只要是加强日常护理管理,改变生活、饮食习惯等,以及实时观察身体和疾病变化情况,定期复查,必要情况下及时进行手术。

4)其他治疗方法。治疗也可以采用微波治疗,即利用特殊的微波治疗仪器,再加上结肠内窥镜,通过微波热效应将息肉切除掉,这种治疗方式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过程中需要严格精确控制灼烧度,如果烧灼过度,则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治疗还可以采用套扎疗法,即利用套扎器将息肉基蒂部紧紧扎住,从而使其自行坏死脱落,但这种治疗方法可能会引起出血现象,后续也需要经常到医院复查,预防并发症。

4结肠息肉的预防和护理很关键

日常要重视对结肠息肉的预防和控制,科学护理管理。包括定期到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确保能够尽早发现和治疗疾病;保持健康规律的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尽量少吃高脂肪的食物,限制红肉摄入,可以适量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谷物及富含钙质的食物,如海带、黄豆、鸡蛋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戒烟、限酒,少吃或不吃各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蒜、辣椒、咖啡、烧烤、油炸食品等;坚持适度运动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等。

综上所述,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一些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的症状表现,加强身体健康和健康管理,当出现明显症状反应的时候,千万不要疏忽大意,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积极配合治疗,尽可能降低疾病产生的不良影响。日常要注意加强疾病预防,保持健康生活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