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

张仙丽1 郭肖艳2 雷礼阳3

陆良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云南 陆良 655600

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 云南 陆良 655600

摘要:农业是国家的根基,而农业的生态环境既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又对农业产品的品质和产品的安全有直接的影响。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作为依据,探讨了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农业大国,因此,我国农业的稳步发展,始终是保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民生、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但是,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与破坏,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浅谈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当今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各类资源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资源与能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构建文明生态农业,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农业学界关注的焦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指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农业生产中有害物质的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制定并实施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总称。其是从农作物栽培学、农作物管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出发,运用现代技术和设备,通过合理应用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减少农作物生长、管理、收获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总量。所谓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农作物的生产中,通过运用现代化技术,例如,科学用药技术,以及精准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以此来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这样不仅可以让作物生长旺盛,而且还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方法不科学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农机化水平和科学技术转化率都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有了质变。但是,由于生产方法的不科学,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生产资源的浪费。生产方式的不科学,是指一些农民对农业生产和管理过于依赖传统经验,对农业生产和管理缺乏科学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第一,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到2023年为止,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科技知识的吸收与运用能力较差。二是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尽管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科学技术的转化效率还需要提高。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足,科技成果不能得到广泛应用,科研机构和基层组织之间的联系不密切。

(二)耕地利用不当

目前,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不仅引起了土壤侵蚀,土壤荒漠化,还引起了河流泛滥,水库淤积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人为的不合理行为,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不但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也给农业生产的整体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1]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做好发展规划

制定合理的农业发展计划,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在发展规划中,指的是以资源环境为基础,要在整个农业区域中对生产什么,在哪里生产进行统筹考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发展特色农业,合理构建农业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某些地区过度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发展农业项目对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要加强规划的实施,要有“生态红线”的概念。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不能逾越这一步。要做到这一点,计划必须经过充分的论证,在时间,空间和执行者上做到均衡。计划工作程序自身也要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要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最起码要添加两个关键要素:明确规划任务,确立具有生态依据的基本标准,拓宽公开性,扩大社会舆论及监督的作用。按照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来确定生产力的分布。

(二)强化农业生态保护

农业生产区应采取综合保护措施,以减少环境污染。在农业方面,可以建立一个农业示范基地,并以此为依据,对农户进行具体的操作与技术指导。在所有农田中,只要符合洁净标准,农场主就能经营并管理这些农田。所以,必须加大对农业生态的投资,增加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在农村地区建设水利设施,防止农户过度利用有机水资源,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水平。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要发展有机农产品,帮助农民将有机农产品的优点发挥到最大,拓宽经济发展的道路,让农民认识和保护有机环境。

农业生产部门能够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宣传和普及,如在电视等节目中插入有关农业生态环境的宣传,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也可以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等平台开展宣传,让农业生产人员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当前,我国正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而开展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生态环保教育训练,则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并把农业生态与地方发展相结合,让地方农业生产人员更多地关注农业环保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而推动本地区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各地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生态农业环境保护专家工作组,在培训过程中全面宣传农业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提高人民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三)实施城镇化战略

通过推进城市化,将农村剩余人口转移到城镇,缓解乡村生态环境压力,是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口结构不合理,造成了大量的农村人口滞留,造成了乡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压力。所以,加快农业人口城市化进程,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同时要保证人口的科学分布,不仅要确保农村人口可以转移到生活条件好的城市,与此同时,还要确保农民可以在城市中安居乐业,这就需要政府在城市中提供很多的工作岗位,要稳定城市的住房价格,还要对迁移出去的人口进行免费的技能培训。这样,才能让农民在城市中生活,并在城市中存活下来,才能让农民向城市中迁移,减轻对乡村的生态环境的压力,并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重建。

(四)合理运用已有技术,实现源头治理污染

在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对子孙后代造成伤害的前提下,必须进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才能从源头上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治理。第一,利用适当的已有技术,可以维持土地,水资源,生物,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维持资源的质和量,是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改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科学地运用科技手段,既是农业生态要求,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第三,将已有的科技成果和管理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废物”得到有效地回收,实现农林废弃物的高效资源化,提升土地肥力,进而提高产量,对于提升我国整体农业生产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处理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时,要坚决贯彻分类方针,在分类后,要对不同的废弃物采用科学的处理方式,防止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有关部门应该对除焚化和埋葬之外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科技的进步,提高可回收物品的使用效率,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在农业生产中,也应增加清洁能源的应用,例如,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沼气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它可以充分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减少对能源的需求,并且在燃烧后,它还可以用作农产品生长所需的化肥,同时,还可减少工业化肥在生产中的用量,减少对土壤和资源的污染。利用清洁能源,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又可以保护我国的农田生态环境。与此同时,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用水问题,科技人员应该从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突破。同时,要加强农业工作者的节水意识,使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五)加速农业工业化进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农药和化肥投入一直在增加。当前,我国的农药、肥料用量在全球已居首位。目前,我国农药、肥料的使用量已达到了很高的标准,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毒”产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其中,农药、肥料等对土壤的污染最大,土壤变得坚硬、碱化,甚至造成土壤不可再生,不能耕种。在农业生产中,应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大力发展科技,研制出绿色、环保的农药,以改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于工作开展情况,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考评办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和方法,结合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2]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经济发展,我国正面临许多环境问题,要重视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加强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指导农户将生态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确保农田系统不受破坏,不受污染,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龚乾.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措施[J]. 环境保护,2023,51(9):91-92.

[2] 胡贵勋,李君. 山东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黑龙江粮食,2023(4):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