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中的食品安全与供应链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安全与供应链管理

刘成宽

51253219721123591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食品种类越来越多。食品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近年来,社会日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督力度,但食品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相关部门要深入剖析食品安全问题的具体成因,加大食品安全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食品工程中;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

引言

保障公众健康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目标之一,而食品安全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直接涉及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要想切实提升食品安全质量,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整个食品生产过程合理、科学、公开、透明。本文系统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食品安全管理策略,以期为人们的食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1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为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相关部门需引导社会民众、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多数民众的食品安全与监督意识较为薄弱,不能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难以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同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主体意识较为薄弱,在农业生产与食品经营中不能认真执行相关管理制度,易产生食品安全风险。①部分种植户不重视食品安全,施用过量农药,严重污染土壤,难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一些养殖户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导致大量药物残留于畜产品中,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②为获取经济利益,部分食品生产主体在食品生产中添加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诱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例如,有些企业在食品加工中添加过量的食品添加剂,消费者食用问题食品后体内积累大量有害物质,增大疾病的发生概率;有些企业甚至在食品生产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有害物质,如三聚氰胺等,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2食品安全检测基础薄弱

食品安全检测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现代检测技术可以快速了解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食品。目前,食品安全检测基础相对薄弱,发挥的作用有限。①食品安全检测对仪器设备与技术的依赖性较强,但缺乏充足的资金,不能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使用落后老化的设备与技术开展检测工作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②食品安全检测的专业性较强,但一些检测人员的知识结构陈旧,不能熟练运用前沿检测技术,也无法提升检测效率,影响食品安全管理效果。

2食品安全管理的开展原则

2.1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原则

食品安全管理应该基于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原则。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识别、评估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过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原则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风险管理要求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消费等环节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通过识别潜在的风险源和危害,可以确定哪些因素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其次,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对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评估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以及潜在危害对公众健康的影响。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分析,可以量化风险,并确定重点关注的风险因素。最后,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要求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制定和实施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卫生安全措施得以遵守。

2.2法律法规原则

法律法规原则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法律法规原则要求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环节中,所有相关方都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食品的生产标准、卫生要求、标签标识、质量检验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食品安全。首先,法律法规为食品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规定了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的各项要求。这些法律法规是在充分考虑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其次,所有相关方必须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销售商和消费者都必须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相对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食品在各个环节都符合法规规定的卫生要求和质量标准。

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标准管理制度

基于一整套的标准、规范,能够让食品质量管控体系顺利建设、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着重注意这些内容:其一,全面考虑食品加工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质量领域标准,为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实力,各地、厂商便应从实际发展形势出发,科学提出食品安全加工标准,并且让地方安全标准在国家标准之上;其二,借鉴参考世界食品安全、质量体系管理标准规范,不断扩大质量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充分增大管理范围、力度;其三,严格监督排查食品原材料的环境条件、加工方法、化学物质用量等,结合有关标准让食品源头切实安全、可靠。

3.2完善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制度

在检测食品质量安全的制度系统中,需要涵盖内容有:其一,全方位引进、投入使用世界先进设备,可有效提升食品检测过程质量和工作效率,让检测工作开展得更加稳定、真实、可靠,并且加大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力度;其二,与食品检测机构多多沟通,与社会各级组织、机构进行及时的交流,共享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技术、经验,从而提高食品质量检测水平;其三,深入学习、借鉴西方国家通用的食品质量安全系列检测标准,及时细分、完善国内现存的检测标准,进而更准确地展开检测工作,为食品质量监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夯实基础。

3.3进行食品安全管理法规体系改革

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众多食品种类背后的生产控制过程不乏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企业没有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对法律法规不了解、内部管理水平滞后,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因此,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修改与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法规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起到提高社会监管力度的作用。相关部门应对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文件等内容作出相应调整,要更加细化,明确惩罚措施,以增加犯错成本,这样可使规章制度更加符合企业的市场发展要求。

3.4加强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监管

一是要对食品原料进行严格把关,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使用;二是在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三是做好产品出厂检验工作,并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原料、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原料质量,在这一基础上提高食品生产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确保食品生产环节的质量。例如在大米加工完成后需要干燥处理,这样可以防止淀粉老化、发霉和变质,最后还需要通过蒸汽进行杀菌处理。在这些加工环节中,都需严格按照相应工艺要求操作,保证大米质量。在食品流通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食品包装材料以及相关设备的检查和监管。只有保证包装材料的质量,才能够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

结语

食品安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相关部门要引导食品生产主体与消费者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加强食品安全监测监督,持续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风险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鼓励居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拓宽举报渠道,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丁娅娜,谢鹏.质量管理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J].中华传奇,2019(12):132-133.

[2]李燕,张敏.我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及食品检测行业的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食品,2022(9):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