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姚俊

淮安市中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4例为此次观察对象,按护理干预模式不同作分组处理,参照组(n=42)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n=42)施行综合护理。组间比较术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情绪、认知、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后HAMA、HAMD分值低于参照组,认知、SF-36分值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积极意义,且能改善患者情绪、认知、生活质量,效果明显。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认知;情绪

骨科术后患者因持续卧床、制动,极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术后康复效果。为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促骨科患者术后康复,同时做好优质、综合护理服务十分重要[1-2]。本次试验即分析护理干预用于骨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抽取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4例为此次观察对象,按护理干预模式不同作分组处理,参照组42例患者中,男23例、女19例,患者年龄在37岁~63岁,平均年龄为(49.36±3.12)岁;研究组42例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患者年龄在36岁~64岁,平均年龄为(49.24±3.19)岁。组间对比各基线项目数据,可知,差异不显著(P>0.05)。

纳入标准:(1)确诊为骨科疾病;(2)符合手术指征,择期开展手术治疗;(3)知悉此次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伴严重感染;(2)手术失败;(3)病例资料不完整。

1.2方法

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即为病人介绍手术方案、注意事项等,并开展基础性对症护理。

研究组:施行综合护理,具体措施为:(1)认知干预。常规介绍骨科手术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的基础上,强化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内容的介绍,并了解患者的手术认知程度、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认知、认知需求等,针对性作疑问解答、认知需求满足。(2)心理疏导。评估病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强化沟通,了解引发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针对性展开疏导工作,并给予其鼓励、安慰、关怀。(3)饮食干预。告知患者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日常饮食之间的关联,指导患者清淡饮食,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控制日常糖、盐、高蛋白、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4)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术后机体状况,指导患者术后早期开展康复锻炼,并指导患者下肢穿戴高弹力袜、足底使用加压泵。(5)预防性抗凝治疗。关注患者各项体征数据变化,开展预防性抗凝治疗,通过提升机体血浆白蛋白值以达到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对比两组骨科手术患者护理前、后情绪、认知、生活质量变化,情绪以HAMA、HAMD量表评估,HAMA、HAMD分值越高则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认知以问卷评估,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评估,问卷、量表分值越高,则认知、生活质量越高。

1.4数据处理

以SPSS20.0软件处理结果数据,计数、计量项目资料分别以n(%)、(±S)表示,采用2检验、t检验作数据对比。p<0.05,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2.38%(1/42)低于参照组14.29%(6/42),差异显著(X2=3.8961,P=0.0484)。

2.2对比两组骨科手术患者护理前、后情绪、认知、生活质量变化

护理后,两组骨科手术患者HAMA、HAMD分值较护理前下降,认知、SF-36分值较护理前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下表。

表1.对比两组骨科手术患者护理前、后情绪、认知、生活质量变化(±S,分)

组别

时间

HAMA

HAMD

认知

SF-36

参照组(n=42)

护理前

10.39±1.25

10.13±1.27

78.12±3.26

80.13±3.21

护理后

7.05±1.24

6.98±1.13

83.65±3.12

85.15±2.98

研究组(n=42)

护理前

10.42±1.19

10.19±1.24

78.24±3.08

80.24±3.06

护理后

4.13±1.38

3.98±1.35

90.13±3.26

91.35±3.05

T护理后

10.2001

11.0435

9.3066

9.4229

P护理后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3.讨论

骨科手术患者因手术操作后需持续卧床休息,易处于血液高凝状态,进而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致使术后康复效果受影响,而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给予患者综合、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十分重要

[3-4]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后HAMA、HAMD分值低于参照组,认知、SF-36分值高于参照组,P<0.05。可见,综合护理用于骨科手术患者中,对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患者身心状况有显著效果。综合护理干预过程中,强化对患者的认知干预以提升患者的认知度,进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开展心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5-6]。与此同时,做好早期康复训练以促机体血液循环,指导患者调整饮食以确保营养摄入充足,并预防性开展抗凝治疗,以进一步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积极意义,且能改善患者情绪、认知、生活质量,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张凌,成惠玲.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1):2080-2082.

[2]何惠敏.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9(2):155-156.

[3]何玲莉,李慧,伍萍,等.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2,30(1):176-178.

[4]卢秀萍,王桂娜,林霞.早期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福建医药杂志,2022,44(1):136-138.

[5]刘丹丹,刘芳,刘晓文.脊柱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识别及深静脉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J].黑龙江医学,2022,46(22):2782-2784.

[6]丛肖娟.探讨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和康复干预效果[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9(3):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