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研究

袁浩崇

河北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与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思政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才。同时,现代化建设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实践基础,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密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者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关系、影响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现代化建设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其培养和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然而,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探讨。

1. 文献综述

1.1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概念与特点: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系统的教学和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过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点包括:

- 综合性:大学生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涵盖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 深入性:大学生思政教育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深入引导,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实践性:大学生思政教育强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社会实践等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思政能力和素养。

- 长期性: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通过不同层次和形式的教育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政素质。

1.2 现代化建设的概念与要求:

现代化建设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方面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主要包括:

- 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要求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升级、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经济结构的优化等。

- 社会进步:现代化建设要求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文化艺术的繁荣等。

- 生态环境:现代化建设要求实现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包括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环境污染治理等。

- 制度建设:现代化建设要求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包括法治建设、公平正义、民主参与等。

1.3 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评述: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大学生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同时,现代化建设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实践基础,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然而,也存在一些研究空白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有效评价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与成效,以及如何将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更好地结合起来,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值得关注和借鉴。

2.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分析

2.1 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2.1.1 思想觉悟和意识形态

大学生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塑造正确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影响。思政教育通过系统的教学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对社会、人生和价值的认识。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他重要思想理论,大学生得以形成较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2.1.2 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思政教育通过道德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思政教育通过讲授典型案例、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关注他人的需求,培养他们的同情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2.1.3 现代化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思政教育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现代化素质。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增加,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素质的人才来推动社会进步。思政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授和思想的引导,培养大学生具备现代化素质,使他们具备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为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

2.2 现代化建设对思政教育的影响

2.2.1 实践基础和舞台

现代化建设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和舞台。现代化建设涉及的经济、科技、社会等领域的问题,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具体案例和实践场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实践课程、实习等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思政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运行规律,增强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 发展机遇和挑战

现代化建设为思政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需要培养具备现代化素质的人才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同时,现代化建设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变革等,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教育应针对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适应变革、具备批判思维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应对现代化建设中的挑战。

2.3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相互促进关系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思政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通过思政教育培养的具有正确的意识形态、道德素养和现代化素质的大学生,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其次,现代化建设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发展需求。现代化建设中的各个领域问题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具体案例和实践场景,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同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求也推动着思政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思政教育需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培养具备现代化素质的学生。

综上,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思政教育通过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素养和现代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而现代化建设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发展需求,推动思政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优秀大学生,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作出贡献。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体现在思想觉悟和意识形态、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及现代化素质的培养方面。同时,现代化建设也对思政教育产生影响,提供实践基础和舞台,同时带来发展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思政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而现代化建设为思政教育提供实践基础和发展需求。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优秀大学生,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路珍珍. (2019). 大学思政课培育学生现代化素质的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 (6), 11-23.

2. 曹晟. (20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教育研究与实验. (6), 51-59.

3. 杨冬梅, & 张正友. (2020).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政治学视角. 延安大学学报. (5), 85-90.

4. 王绪磊, & 张洪. (2017). 大学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现代化建设研究. 北华大学学报. (6),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