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实虚结合”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语文阅读教学“实虚结合”法

陈旭凤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莲江口中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摘要: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一直密不可分,二者密切关联,相互融合。把写作中文章结构的五部分:形、事、情、理、典,转化为文章阅读分析的方法,即“实虚结合”法,通过分析文章的具体写作内容——实,再到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与道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虚。有了“实虚”的概念,学生们阅读时就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的”可达。这种阅读教学方法,能便于学生对文章内容与主旨的快速理解和把握,明确每一部分内容在文章中的作用和地位,大大提高阅读能力与效率。

关键词:五诀;实虚结合;语文阅读

著名作家梁衡曾在他的作品《梁衡的二十一堂作文课》中,把一篇美文的结构分为五部分,概括为文章五诀:形、事、情、理、典。

第一个:形,是指我们要诉诸形象,让人感到如临其境。

第二个:事,是要让人感到如经其事,能够跟着作者去跟踪事情的全过程。

第三个:情,是指作者写文章要发自内心,让读者与你有强烈的共鸣。

第四个:理,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揭示出共性的道理,让读者心服口服。

第五个:典,是看作者的学识储备,能否把过去积累的知识运用到文章当中。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以这“五诀”为突破口,带领孩子们走进课文,从“实”:形、事;“虚”:情、理、典两方面结合入手,带领学生要会感受文章塑造的形象美、叙述事件的生动美,感悟文章抒发情感的真挚美,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美,体会文章的厚重美。那么在阅读课上,学生们就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的”可达,真正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

第一步,感知“实”——形。

无论是写人叙事的记叙文,还是写景状物的散文,都会描写塑造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这些形象可以是个性鲜明的人,是形态各异的物,或是独具魅力的景,是概括或具体事。打个比方来说,文章所描写塑造的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与事件是一座建筑的地基,也好比初识一个人所见的皮囊,如果无地基无法支撑建筑的挺立,没有了皮囊这个人就没有了美感与个性。所以,阅读中首先应当告诉学生感知实实在在的形象美。

那怎样去感知形象美呢?文章中直接对人物、景物的描写句子,体现形象美特征。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对小草的描写段落: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作者运用多种修辞,叠词,倒装句式,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细致生动地写出春草生机勃勃的特点。

再如王蒙的散文《华老师,你在哪里》,对华老师的外貌描写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简称北师)毕业,二十岁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寥寥几笔,写出了华老师的普通又独特的外貌特征。

此外,写人叙事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也不要忽视,它往往起到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心情或气氛。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文章开篇与后文对阿长不同的描写内容与角度;如梁衡的《壶口瀑布》,两次壶口瀑布,雨季与旱季不同的瀑布景象。

第二步,感知“实”——事。

“事”好比是一篇文章的肉,没有肉在文章中,人物形象不丰满、不突出,难以树立鲜明有个性的形象。写人叙事的文章中,作者往往借助具体或概括的几件事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这样才会使物形象更真实丰满、立体可感。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作者通过添加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等具体事件,塑造了一位教学严谨、认真负责、没有民族偏见的教师形象。

另外,文章选取的一件或几件事往往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展示人物形象。学生在阅读中关注表示时间、地点、空间、感情、心理活动变化的语句,区分不同的事件所塑造人物不同方面的形象特征,并且在众多叙述事件中抓住文章的叙事节奏,当文章节奏慢下来的时候,这就是作者叙述描写最细致的内容,也是读者需要细读的部分,这些文字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品质。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叙述了对父亲买橘子的情节,这里就放缓了节奏,细致描写了父亲的外貌衣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放慢了父亲攀爬月台的动作的刻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样叙事中慢下来的人物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刻在了读者的心中,从而一位深深爱子的父亲形象就刻入人心,永不磨灭。

第三步,体会“虚”——情。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血液,没有情感流动在文章内,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是干瘪无味的。我们要带领学生找到文章中抒发情感的句子,品析描写叙事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首先要找到直接抒情的句子。直接抒情的句子多位于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有时也在叙事或描写后,加上抒情句。同时,更要关注作者在叙事描写中所饱含的情感,除此外还有作者所用的议论表达方式、形容词、副词以及修辞句子等其他写作手法等方面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开头直抒胸臆。此外,文章在描写白杨树的外形、枝干叶方面都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第四步,体会“虚”——理。

文不见理,有气无力,理字立骨,精神楚楚。“理“就是文章的精气神,“理”是文章的骨架,没有理的支撑,文章就没有了硬度;文章有了理,文章就有了深度,有了广度,有了厚度。“理“多以议论的表达方式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韩愈的《师说》,开篇的第一句话: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这两篇文章开头都是直接说理。结尾说理的,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第五步,体会“虚”——典。

“典”其实一点也不神秘。它包括过去的人和事或书上记载过的内容。用了“典”,不仅仅是表现作者学识渊博,更能丰富文章内容,让文章有历史感、厚重感,极大地拓展文章的广度与深度。读者在读典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体会到作者含蓄蕴含其中的情感与哲理。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南阳诸葛亮,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从用典的角度品析这几句的妙处:我们既能感受到作者的博学多识,又看到一个虽然处于逆境,仍有远大志向与抱负,堪于贤人相比的君子形象。还有《邓稼先》中多处运用典故,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马援的“燕然勒功”的典故,还有《吊古战场文》等等,这些典故既能表现出作者杨振宁知识渊博、博览群书,更借用典故突出了邓稼先奉献、勇敢、坚毅、有担当的高尚形象。

结论

综上所述,阅读文章采用“实虚结合”的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阅读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学生阅读文章、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及道理就可以采用由实到虚的阅读方法,即抓住文章的“形”“事”,进而感悟文章的“情”“理”“典”。具体的形象、事件让我们感受到体会文章的内容美;抒发的情感与哲理以及引用的典故让我们领略到文章的思想美。

参考文献:

[1]梁衡.《梁衡的21节作文课》[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2020:15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