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研究

田艮根1  高国梁2

1身份证号码:410781198502236013,河南周口,466000 2身份证号码:411024197701107055,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地质灾害指的是由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现象,且这些地质现象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也会对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要结合地质灾害勘查流程,合理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有效减少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基于此,本文对地质灾害问题以及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1 地质灾害问题

岩土工程区域的地质灾害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从实际的工作之中来看,当相关岩土工程区域在水位出现下降或是显著变动之后,区域内比较容易出现岩溶塌陷现象,因此这个问题在现阶段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之中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以实际情况为例,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岩土工程,岩溶水水位下降的现象尤为常见,这些情况出现之后导致相关矿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现象,当对相应的岩土工程开展时,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如果相关区域的地下水出现动力变化的问题,相关岩土工程的施工也容易出现基坑突涌、砂流问题,极大地危害到工程的安全。为了确保岩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相关单位和人员在落实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中,有必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岩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进行保障。

2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的措施

2.1 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因土质滑坡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一旦发生之后的危害程度相对较大,不仅仅会危害到周围的建筑结构等财产安全,同时也会影响到周围民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防治土质滑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障民众的基础生命安全为前提,才能够形成有效的治理工作。这需要当地多发土质滑坡地点由地质监察局设立土质滑坡等灾害监测站,应用到先进的观测仪以及测量仪器等,结合土质滑坡预警技术,全方位24 h监控易发生滑坡的山体等结构位置。在检测室中应用到数据采集技术,通过全面勘查当地的水文环境变化、地质结构以及地理状况等众多数据信息,获取相应的数据后,在专业地质监察人员的计算与分析之后,科学评估潜在的山体滑坡威胁,一旦发生超出安全范围值的参数变化时,则需要及时的疏散周边群众,并加以治理。与此同时,在防治土质滑坡的过程中,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一般情况下的土质滑坡等地质灾害表现为突然发生,则需要有关政府部门联合地质监察局,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当中能够快速组建专家小组,对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在短时间内是否会发生二次土质滑坡灾害问题。能够帮助附近居民及时转移到安全阵地,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预警土质滑坡也需要设定时间段,根据数据采集计算的结果,为土质滑坡制定预警期,处于预警期内,需要增加定期观测频率,并向周围群众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促使群众自身首先能够强化防范意识,并有效降低灾害损害。

2.2 锚固施工技术

锚固施工技术通常使用在岩土工程中的边坡地质中,利用锚固施工技术可以对边坡地质进行有效加固。而且该项技术是专门为边坡地质灾害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锚固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会通过锚杆和锚索在岩体之间形成摩擦阻力,该项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山体上方的岩块下滑,而且锚杆和锚索还能对结构较软的岩石进行切割,使其形成多种不同的板状岩体,最终结合成稳固的结合体。该项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流程可以分为施工准备、造孔、锚杆的安装、注浆、锚杆固定。其中造孔是该项施工技术的重点,在钻孔开始前,现场施工人员应当对准备锚固区域中的岩土厚度进行检验,如果准备锚固区域岩土厚度较小,又较为软弱,可以采用注浆加固的方法对地层进行加固。再根据岩土层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钻孔机以及钻孔方式,保证在锚杆插入至土层中的时候不会出现坍塌,而且钻孔直径要完全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确保在锚固过程中孔壁不会出现扰动。在钻孔过程中,应当使用固结灌浆对地质土层进行加固,也可以选择使用无水钻孔法。为最大限度提升锚杆锚固力,在下锚前要对孔洞中仔细进行清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地下水在孔洞中溢出,应当立即注浆堵水,防止锚固过程中浆液流出对锚固力产生影响,在钻孔持续施工过程中,要对钻孔的直线度进行检查,通常直线度所允许的误差为孔洞直径的2%。根据相关规范中的规定,锚杆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1.5m,锚杆上下排的垂直距离不能小于2.5m,左右排水平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2m,在岩土工程中通常会将锚杆间距控制在1.25~3m。

2.3 加固技术

有些岩土工程建设地点在河边,河边土质通常水分较多,质地松软,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渗水现象。又因为此种现象,其触变性、高压缩性都较大,所以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时间在排水方面,通常会采取柔性桩复合地基,利用混凝土空心管柱进行加固。加固技术是岩土工程中防治地质灾害的常见技术,可以有效增加地质工程的稳定性,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从而实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基出现问题,可以采用预压法和夯实法等技巧对其进行加固,其中预压法可以分为两种方式,承载预压和真空预压,这两种技术的适用范围有很大区别。真空预压技术主要是应用在地质土层较厚的区域,而承载预压技术则是使用在地质土层较薄的区域。在使用上述两种加固技术时,对于一些黏度较大的地质土层需要使用网格法对其进行加固,并且在加固过程中还要将地质中岩石之间存在的缝隙做好填充,以此增加地质中岩石的密实程度,从而达到提高其受压强度的目的。对地质土层进行加固的方法较多,比如灌浆法和电化学法,其中每种加固技术有着独特的适用范围,需要施工人员根据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加固方式。

2.4 水文地质评价

建设项目施工前,地质工程勘察企业及勘察人员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时,应当根据水文地质的具体标准,做出详细、严谨的批注,着重分析和预测工程建筑施工可能受到影响,制定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详细预防或处理对策时,需结合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编制勘察报告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可根据调查报告的内容,关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一些明确提出的问题。此外,勘察公司和勘察专业技术人员还需要充分掌握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进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对项目造成的破坏进行预测和分析,并针对此类情况,对可能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明确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在掌握数据和信息记录状态的前提下,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必要环节进行考察,准确计量,分析并根据试验方法进行计算,在得出结果后对区域的地质结构做出准确的评价,从中可以明确区域地下水变化的发展趋势、地质环境的转变状况和特征,并详细记录结果。

3 结束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问题的预防属于一项艰巨工程,随着社会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地质灾害问题将会一直存在,所以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分析解决。因为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影响,所以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而肆意破坏生态环境、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并且在提出各种防治技术和预控措施时,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我国的地质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从而降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潘松涛.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21,No.580(16):190-191.

[2]吴大章.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No.224(08):162-163.

[3]张雨睿,董自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冶金管理,2021,No.425(1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