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松主任临床应用当归补血桂枝汤举隅

/ 2

孙旭松主任临床应用当归补血桂枝汤举隅

1刘粉宁 2王奕婷 3张稳平 4高志祥 5李佳妮 6李京效 7孙旭松

1.2.3(官渡区大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云南 昆明 650000)

4(昆明市中医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5.6.7(官渡区关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云南 昆明 650000)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有“群方之冠”的美誉,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5味药组成,用于太阳病中风、有祛风散寒、调和营卫的功能;当归补血汤记载于《内外伤辩惑论》,由黄芪、当归两味药组成,以益气养血为主。孙老师以此两方加减化载治疗临床相关疾病疗效显著,现举验案如下:

1、治疗原发性头痛(头痛)

丁某,女,36岁,2022年11月18日初诊,患者呈全头跳痛6年,有时头痛如裂,可持续数分钟。恶寒、时有头晕乏力、肩背不适。经服“布洛芬”当日可稍有缓解,饮食及大小便正常、舌淡、苔薄微腻、脉弦紧。

处方:黄芪30g、当归15g、桂枝15g、白芍12g、 大枣12g、生姜3片、细辛4g、防风15g、羌活15g、葛根15g、伸筋草15g、牛膝15g、茯苓20g、甘草6g、没药10g。3副水煎服,一周后复诊,服上方后头痛,恶寒,肩背痛减轻,仍感头晕,乏力,舌脉同前,守上方加透骨草15g,又服9副,随访后未发病。

按:该案头痛久病不愈,正气虚于内,气血不足,营卫不调,应用黄芪、当归补益气血,气行则血行,以开经络之滞;患者头痛呈全头跳痛,有时头痛如裂,恶寒,肩背不适,属风寒滞络,营卫失和,筋脉失养,用桂枝汤祛风散寒调和营卫,宣通经络,配合透骨草、伸筋草、细辛、羌活、茯苓加强祛风散寒除湿邪之功,牛膝补益肝肾,没药活血通络止痛,取得疗效。

2、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病筋痹)

许某、女、66岁,2021年7月8日初诊,诉患糖尿病8年,近一年来双下肢麻木、疼痛,面色无华,腰膝痠痛,口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处方:黄芪30g、当归10g、桂枝12g、白芍15g、大枣10g、生姜20g、牛膝15g、 生地20g、麦冬15g、独活15g、甘草6g。3副水煎服,一周后复诊,双下肢疼痛减轻,仍有双下肢麻木,上方加山萸肉15g,枸杞子15g,治疗2月双下肢麻木疼痛消除。

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日久,伤精耗血,气血亏虚,肢体筋脉失养,故见肢体麻木,疼痛,面色无华,用黄芪当归补血汤加大枣、牛膝补益气血,桂枝汤调和营卫,通脉养筋,加生地、麦冬,山萸肉,枸杞子补益肝肾,补血养阴,独活除湿通络止痛,共治本病获效。

3、治疗体虚汗证(汗证)

陈某、女、82岁,2021年4月13日初诊,患者体胖自汗,口干渴2年,出汗常在吃饭时明显,汗出淋淋,周身痠痛常需小毛巾擦扭挤汗出2-3次,恶风怕冷、服用“八珍丸”而无效,眠差、饮食及大小便可,舌谈、苔薄白,脉弱细

处方:黄芪30g、当归10g、桂枝10g、干姜6g、大枣6g、牡蛎20g、浮小麦30g、陈皮10g、熟地20g、酸枣仁15g、白芍15g、甘草6g。3副水煎服,恶风怕冷,出汗减轻,再服6剂已无明显汗出。

按:患者体胖,长时间汗出不止,阴阳失调,气血两虚、营卫失和,《素问举痛论》“灵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明王肯堂《证治准绳自汗》说:“或肺气微弱,不能宣行荣卫而津脱者”,故见自汗,口干渴,周身痠痛,恶风眠差,用当归补血汤补益气血,桂枝汤调和营卫,熟地加强养血,牡蛎配合白芍柔阴剑肝,浮小麦中和黄芪、桂枝辛温之性,固表止汗。

4、治疗膝骨关节炎(膝痹病)

龙某,女,48岁,2022年3月10日初诊,因反复双膝关节疼痛5年,患者自诉5年来,常因劳累及遇冷风而双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天气变冷时明显,汗出恶风寒,消瘦面白,摄双膝关节正侧X光片,提示“双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曾在院外进行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症状可缓解1月,新冠肺炎阳性后,双膝关节疼痛再发,饮食及大小便可,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处方:黄芪30g、当归10g、白芍10g、桂枝10g、大枣10g、细辛3g、防风10g、独活10g、威灵仙15g、牛膝15g、没药10g、炒杜仲15g、甘草6g、3副水煎服,2022年3月16日复诊,双膝关节疼痛缓解,加熟地15g,鸡血藤15g,土鳖虫10g,全虫6g继服2月而愈。

按:患者老年,身瘦面色苍黄,经膝关节摄片亦提示“双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提示气血不足,加之反复感受外邪,滞郁经络血脉,出现双膝关节疼痛,痿软,汗出恶风寒,脉弦紧辨证为气血不足,营卫不调,风寒湿闭阻经脉,用黄芪当归桂枝汤补益气血,祛风散邪,调和营卫,加细辛、防风、独活、伸筋草加强祛风除湿,熟地牛膝配合当归补血汤补血养阴,加乌蛸蛇、乳香追风止痉,搜剔疏通经络止痛。

主任分析,从《内经》中:血气者,人之神。,《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临床上各种疾病都存在气血或虚或实的症候,从病因病机上,《内经》中有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中可以看出,气血不和可致实夹杂的各种病症。在治疗上,除了补益气血调和营卫外,还需温通温散,《內经》上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当归补血汤是一首金元时代李东垣所创造的益气补血方剂,由黄芪和当归两味药组成的,方中重用黄芪,其义有二:本方证为阴血亏虚,以致阳气欲浮越散亡,此时,恐一时滋阴补血固里不及,阳气外亡,故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理;二是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全方益气生血功效,多用于治劳倦内伤,气血虚,阳浮于外之虚热证。具有促进造血、调节免疫功能、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用于多种原因所致之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肿瘤等疾病。桂枝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两位主药桂枝辛温,助卫阳发汗,芍药酸收助营阴止汗,二者相配,是发汗之中寓敛汗之旨,既发汗又止汗,显示桂枝汤配伍一表一里,一阴一阳的调和营卫功能人体阴阳营卫在正常情况下是相调和的。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阴依赖卫阳的守护才能安于内。

当归补血汤与桂枝汤两方相结合,益气养血,调和营卫,是扶正祛邪,补散兼施,刚柔并济用于临床相同病因机理的好方药。对现代医学各种痹病,如骨关节炎、骨质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疼痛、皮炎等气血亏虚、虚实夹杂、痹阻不通的痹证及其它疾病,均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