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3

浅析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

李佳栓

身份证号码:45242119821016005X  广西 南宁

摘要: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施工质量的好坏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仅关乎城市的形象,更关乎民生,与民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其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市政公用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施工作业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使得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难度日益增大,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对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关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做好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确保施工作业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为人们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首先详细阐述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然后,对如何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提出了几点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是保障工程顺利完成的两项重要因素。需要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严格控制每一个步骤,以保障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在施工技术和质量安全方面充分满足各项要求,提高市政公用工程质量,为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通畅奠定基础,推动城市化建设进程,带动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应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工作也是如此。对此,在具体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与安全管理工作中,要综合考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少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噪音、粉尘等诸多影响生态平衡的不利因素。

1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现状

1.1对施工材料缺乏有效管理

材料与设备是市政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采购成本大约占总体成本的75%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施工材料的优劣将会对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性能、耐久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采购时,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材料采购方案,只是根据以往经验进行材料的购买。或是以经济性为材料采购的重要指标,忽视对材料质量的检测。其部分采购人员没有和供货商或生产商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也没有对其生产资质和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在材料采购完成之后,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检测并不严格,材料存放也较为随意。不仅会增加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会使部分施工材料出现变质或损坏的情况。

1.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区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但在施工现场的管理方法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最重要的情况是,很多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市政公用工程缺乏完善的智能化管理系统,造成工程建设管理混乱,缺乏合理正确的指导,危及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性。在具体市政建设项目环节,部分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分配不重视。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降低了项目建设管理的高效率,给市政项目的设施建设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以外,许多施工企业不注意仓库管理,导致原材料供应不足和市政公用工程机械设备的老化,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进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1.3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

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也会使得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由于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缺乏相关的施工管理专业知识,且之前没有相关的经验,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施工团队的工作效率。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当相关管理人员缺乏人文素养时,将无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导致难以在施工人员面前树立威信,从而使管理效果受到影响。

1.4施工设备使用不合理

通常情况下,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施工机械设备都是智能化的高端工业设备。工程机械设备能否正常使用,不仅会危及工程机械设备的应用周期时间,整个过程中还会影响工程建设的基础建设。然而,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队伍肆意使用工程机械设备,这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会导致工程机械设备的发展在很多方面的优势和性能指标不能充分发挥。

1.5施工监管存在缺失

对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而言,施工监管工作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单位相应国家的号召,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监管制度,但是,其内容不完善,尤其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很多制度与施工的实际情况相悖,使得施工监管工作执行力度非常低。其次,很多城市的市政公用工程项目非常多,分散在城市各处,而施工监管人员有限,因此,施工监管人员难以及时获取施工作业的情况,导致施工监管的质量和效率低下。与此同时,施工监督管理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存在很多漏洞,很多城市的施工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存在着“不举报,不监察”、“摆拍式监察”以及“通知式监察”等现象,导致施工监管工作存在严重的缺失,没有起到监管的成效。

2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

措施

2.1加强制度体系有效管理

对市场工程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注重对有关监管制度的完善,使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得到保障。比如,建立信用体系,在工程各个建设环节融入工程保险模式,通过建设市场涉及到的调节方式,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如此,便能让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风险有效降低,保障公共利益。同时还能使建设工程中工程质量保证金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得到解决。自工程正式开工起,相关单位便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工作,保证工程质量能够符合相关标准。落实好监督管理制度,合理执法,严肃追究违法责任,同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置。借助加强监督管理制度的方式,对建设市场进行全面的优化,促进建设单位自律意识增强,让市政建设在工程质量方面能够进入良性循环,其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方式。

2.2优化机械设备

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是市政公用工程效率提升的关键。建筑产业是我国基础产业,推进机械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目前,采用建筑企业总部直接管理的模式,会由于工程项目分布导致管理脱节;若由施工项目部接管,也会产生因加快施工进度忽视机械维护的状况。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工作职责划分,提升机械管理水平。面对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在开展工作前,应制定先进的施工理念,制定科学的设备管理计划,从而有效管理施工机械,保证基础设备设施安全、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问题。此外,施工设备要与施工实际情况相统一,充分发挥机械化的效能、挖掘机械设备的潜力,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施工经济效益,全方位提升优化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要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防不良机械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3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

对于市政公用工程相关人员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的现状,主要可以采取以下3种措施:(1)深入分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薄弱环节,然后采取科学合理的培训教育措施,如聘请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方面的专家进入企业或者视频直播的形式进行授课,以及邀请相关的技术能手进行现场指导或者安排相关人员进入企业或者大专院校学习和深造,不但要加强他们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2)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将市政公用工程相关人员的薪资与工作的好坏相挂钩,责任直接明确到个人,奖罚分明,切实落实好考核机制,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市政公用工程相关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3)做好安全培训工作,一定要防止出现“走过场”“摆拍”等形式的安全培训,让市政公用工程的相关人员真正了解和掌握安全施工方面的相关内容,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

2.4全面提高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力度

在进行施工材料采购之前,需结合设计图纸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标准确定材料质量标准,制定有效的施工材料采购方案。利用网络大数据技术了解最近时间段内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由专业采购人员实地进行市场调研,对材料的质量、规格、性能、价格等因素进行了解,严格检测施工材料的物理指标、力学性质、化学指标、工艺指标等。例如,针对施工中的混凝土,需结合施工规划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考虑施工地区的环境、气候、降水等多种因素,科学确定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选择硅酸盐类水泥作为主要材料,对水泥的生产批号、级别、强度、质量等进行检测,择优选用。所需骨料粒径、大小、规格、颜色、质量、数量等应符合要求。整体的含泥量需低于1%,杂质量需不超过5%。需对拌和过程当中材料加入顺序进行控制,根据其他材料的含水量控制水的加入量,结合混凝土性能添加引气剂、早强剂、减水剂等外加剂。确保最终获得的混凝土材料的坍落度保持在80mm~100mm左右,凝固时间应控制在6~8h的范围内,其含氧量需低于2%。混凝土拌和完成之后,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检测,并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进行综合检测,并根据整体数据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科学调整。采购人员需认真查验材料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与质量检测证书,对了解到的供货商或生产厂商的情况进行综合对比,选择资质高、信誉好的生产商或供货商进行采购。与供货商或生产商签订市政公用工程材料供应合同,对所需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规定,确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的同时,能有效地降低材料的单位价格。一旦收到的材料质量不合格或存在问题,则可要求供货商无偿更换,或是根据其造成的影响进行索赔。在运输时,需考虑施工现场与材料仓库之间的距离,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层面出发,选择最有效的运输方案。运输过程当中对施工材料进行保护,以降低运输损耗。在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且未入库之前,需由专业检测人员对材料进行多方面检测。特别是针对不同批次的材料,需对其型号、质量、数量等进行详细核实。对于损耗过大或不合格的材料,则应及时进行退还。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并非能及时用完,因此,相关人员还需要根据材料的使用频率和施工进度划分保管区域,根据材料性质和性能,采取妥善的方式进行保存,以避免材料变质而造成施工质量下降或额外采购成本增加现象的出现。

2.5做好市政公用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专业性、专业能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总体目标可以实现,所以要加强理论课和施工技术交底。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规章制度和总体规划制定后,在此类规章制度总体规划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要做好工程建设安全技术工作,确保多方面的工程建设专业知识。基于安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充分掌握施工的内容,进而落实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任务。在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过程中,一旦发现施工产品的质量问题,相关人员必须能够快速调整和更改,目的是为后续的施工管理方法提供大量应用。在工程建设安全勘察设计工作中,还要发挥勘察对提高各项工程建设质量的作用。所有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都运行在不同的工程建设设计环节,会对整体工程建设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工程建设环节的危害将涉及工程建设量的计算和预测分析,以及工程建设设计规范、施工工艺的制定、施工工艺的选择等。在工程建设环节,要做好完整的设计交底、技术具体指导、产品质量问题解决、变更方案的审批和变更等工作。

2.6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目前,施工管理团队还没有形成较强的管理意识,而在今后的施工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想提高普通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需要先强化相关领导的责任意识。只有施工管理的团队负责人主动加强自身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起到带头作用,从而逐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

2.7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施工团队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除了要按期完成工程项目之外,还需要保障建筑的质量。所以说技术人员一定要设计规范的图纸和相应的施工计划,而施工人员则需要按照设定好的方案完成每天的任务量。在每天的任务结束之后,需要有专门的检测人员来进行质量验收,必须确保这一阶段的建筑符合相关要求才能够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这就需要检测人员利用专门的仪器和严格的标准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检测,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一个严格的管理标准,从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人们生产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果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一方面,会影响作业施工的效率;另一方面,还会延长工期,最重要的是会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

参考文献

[1]杨国明.试论如何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7(17):228.

[2]张健文.市政给水工程管网施工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9(22):189-190.

[3]莫古明.浅谈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1426-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