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李秀平  刘晶晶  蒋茴茴

上海中冶医院    上海 200941

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老年患者护理中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及控制血压变化的施护价值。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于2021年1月—2021年11月中旬时间段内,在上海中冶医院就医的高血压老年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在施治期间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统计组间血压控制情况及心理状况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各项血压值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施护后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得到理想施护效果,既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同时还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处于稳定范围内,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及改善其预后质量,适宜临床推广与借鉴。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施护效果

前言: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慢性病之一,由于现阶段生活压力的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者逐渐增多,高血压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由于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特殊性,需要长时间的药物维持、饮食干预以及运动干预等措施,导致患者多数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针对此类疾病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本组入选对象为50例患有高血压疾病的老年患者,组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回顾性分析组内对象资料。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67~85岁,平均年龄(76.21±7.06)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72±1.07)年;观察组,男17例,女8例,年龄67~88岁,平均年龄(76.25±7.31)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61±1.12)年。综合分析两组资料数据(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遵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操作,常规予以健康宣教等基础护理;观察组则上述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内容为:(1)心理干预:由于患者需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水平,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焦虑、不愿意配合治疗等,故而需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对其展开心理评估,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对其展开适应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疑问,需及时进行解答,可借助讲解成功治疗案例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促使其能够以积极心态来面对治护工作开展;指导患者的家属人员、朋友及社会人士给予其心理上的关怀,鼓励患者家属尽量给予患者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和在不同时间段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也可定期组织患者参加病友交谈会,交谈会中,可让成功治愈的患者向其分享治愈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问题,如何自己克服或自我调节的方法,以此来增强和建立患者在治愈过程中的自信心;(2)健康宣教:经收集患者病情信息、个人资料、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情况等信息后,制定出健康宣教内容,主要包括疾病发生机制、治疗措施及护理内容等;(3)用药干预:除了向患者讲解遵医嘱用药重要性,还需对患者家属展开用药指导,促使其监督患者服用药物;在发放药物时,可通过采取个性化标签、不同颜色标记等方式做好药物标记工作,有利于患者记忆,确保其准确服用药物;(4)饮食指导:叮嘱患者主要食用清淡、易于消化类食物,合理控制每日能力摄入,确保所摄入营养满足机体所需,多吃新鲜果蔬,不可吃辛辣、刺激类食物,且禁烟、禁酒。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统计血压水平变化,指标包括舒张压与收缩压,分别在施护前后各进行1次评价;(2)统计焦虑抑郁症状,评价量表选取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量表临界值分别为50分及53分,得分越高则显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数据处理

所有涉及的数据均以SPSS24.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描写方式为百分数,检验以χ2值对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指标

通过对施护前两组血压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施护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对比施护前后组间各项血压指标(SX±,mmHg)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值

例数

25

25

-

-

舒张压

施护前

98.64±5.17

99.32±4.98

0.474

0.638

施护后

90.35±4.19

82.17±3.65

7.360

0.000

收缩压

施护前

147.87±4.62

148.11±4.37

0.189

0.851

施护后

139.27±4.90

132.49±3.87

5.429

0.000

2.2心理状况

通过对施护前两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施护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情绪评分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对比施护前后组间心理状况(SX±,分)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值

例数

25

25

-

-

SAS评分

施护前

62.27±3.93

62.38±3.64

0.105

0.917

施护后

47.11±3.53

41.08±2.17

7.276

0.000

SDS评分

施护前

65.87±2.09

66.12±2.16

0.416

0.679

施护后

49.04±3.21

44.25±2.38

5.993

0.000

3讨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内科最常见的慢性病,长期以来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治疗和护理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整体治疗及护理质量。老年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的发病率较高,而且患病因素比较复杂,严重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有效地控制血压,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相关研究证明,患者的血压与情绪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临床中需要对高血压的患者采取正确的治疗,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变患者不良情绪,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手段。

本研究中,经比较常规护理与强化心理护理在高血压老年患者治疗中的施护效果差异性,结果发现施护后观察组舒张压水平为(82.17±3.65)mmHg、收缩压水平为(132.49±3.8)mmHg,低于对照组(90.35±4.19)mmHg、(139.27±4.9)mmHg,且观察组SAS评分为(41.08±2.17)分、SDS评分为(44.25±2.38)分,低于对照组(47.11±3.53)分、(49.04±3.21)分,经强化用药干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生活干预等措施,有利于稳定患者情绪,帮助其形成科学、规律性作息的同时,还能提高其依从性,按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将血压控制于正常范围内,以此来实现改善患者生活品质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治疗,除了及时提供有效对症治疗以外,还需结合患者护理需求及年龄特点,重视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展开有效疏导干预,避免因患者不良情绪影响到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起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冯蔡莲,梁倩,梁论好,等.心理误区分析联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3):37-39.

[2]张崇兰.个性化积极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1,16(18):183-185.

[3]王光凤.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9):151-152.

[4]肖艳艳.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价值及对血压的改善作用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5):70-71.

[5]赖舒玲.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0):79-81.

[6]谢美丽,金爱莲,徐彩红,等.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2,49(5):937-940.

[7]熊丁洁.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4):544-545.

[8]李海棠.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现代养生B,2015(11):196.

[9]陶群书.浅谈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7(24):176.

[10]游小彧,洪美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8):1018-1020.

[11]林娴.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效果评价[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6(1):121-122.

[12]秦立英.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效果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21(16):207.

[13]伍克芳.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SCL-90心理评分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6):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