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探析

李彤 肖昆

山东昌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综合经济的提升,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视力度,要求建筑企业明确当前具体的安全管理现状,对建筑工程的各项条件以及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由此逐步制定一系列的解决措施,明确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积极采取合理的管理方式,确定具体的管理方向,满足建筑施工的整体要求,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开展,城镇建设规模也不断壮大,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拔地而起,同时,施工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据统计,近年来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仅次于矿山行业,位居第二,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降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建筑施工现场具有复杂性、联动性、特殊性以及高危性等一些显著特点,建筑施工中任何施工环节、任何施工步骤发生异常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主体结构施工、水电工程、施工人员技术操作、机械设备的状态、自然灾害、预警处理措施和管理流程等任何环节出错都有可能会导致轻型或重型安全事故发生。施工现场具有高危性与复杂性,建筑企业更应着重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明确建筑施工安全标准、人员安全责任、安全制度与安全监管,可以极大增强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化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减少现场事故的发生概率。

1.2有助于提升项目经济效益,规避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出现的不必要损失

安全事故不仅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同时还会导致施工造价失控,面临的赔偿和直接经济损失往往较大,如此必然严重影响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应该引起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围绕常见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精细化把控,确保所有施工任务都可以规范化落实,由此减少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保障项目高效有序执行,最终形成良好的工程造价控制效果,提升经济效益。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整体的管理机制尚未完善,完整的制度直接关系到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然而,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无法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导致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合规操作或是违反相关规定,进而导致安全隐患出现,使危险性增加。

2.2安全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缺陷

安全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内容。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技术管理上存在一定缺陷。一是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施工中缺乏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这助长安全事故的发生。老旧的施工技术本身存在诸多弊端,如果施工人员不能迎合时代发展潮流采用安全系数较高的新型施工技术,便有可能导致安全问题。二是技术管理水平低,技术管理不当。现代社会对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要求持续提高,一些企业虽然拥有了较高的施工技艺以及先进的机械设备,但是在技术管理方面依然属于“弱势”群体。例如,技术管理目标不明确、相关技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

2.3人员风险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还可能来自于施工人员,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首先,在技能方面,如果施工人员岗位匹配度较差,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和能力,尤其是在一些特种岗位,一旦施工人员的技能不达标,存在滥竽充数现象,会增加后续施工操作中出现偏差的概率,造成安全事故。其次,在意识层面,以往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错误操作往往都是无意识的,如果施工注意力不集中,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马虎大意的心态,在执行一些高风险施工任务时,甚至存在侥幸心理,如此也就必然增加安全事故的概率。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健全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全面、系统且细化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可重点制定标准化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施工绩效考核制度、安全施工预警制度、施工人员培训制度以及安全管理保障机制。安全标准化体系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十分重要,建筑安全施工企业也应在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引导下制定标准化工作制度、管理流程以及管理规范。与此同时,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将安全施工落实到现场每一位施工管理者及施工人员。此外,要逐级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让每位职工明确安全施工的目标与责任。科学的绩效考核能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积极性,故应建立安全施工绩效考核制度,将安全施工与施工人员绩效挂钩。关于安全保障制度的制定,要从人身安全保障、设备安全以及技术安全保障层面进行落实。另外,还要加强对施工以及施工管理过程的监督,加大违法处罚力度。除了要发挥建立单位的监督作用之外,施工企业还应建立内部监督小组,落实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以及全过程监督,以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地实施。

3.2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时代下,建筑企业应当充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符合时代的发展标准。因此,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合理运用相关技术开展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效率与施工管理水平,为施工人员创造安全的作业环境,为建筑施工的开展提供助力。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管理人员根据相关技术对施工安全进行分析,并与实际标准进行对比,可以快速明确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出安全漏洞,有助于管理人员采取适宜的管理方法,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对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监控,促使管理人员对各个环节进行把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缩小安全事故的影响范围。此外,建筑企业还需运用信息技术创建管理平台,强化各部门之间的交流。针对施工内容以及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探讨,由此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内容,促使其满足施工安全的整体需求,减少安全风险的发生。

3.3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

首先,要严格落实员工安全教育、持岗上证、培训等相关规定,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实际管理中,要注意在员工入场、重大活动、节假日、开复工等时间节点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针对具体项目建立安全教育台账,注意及时更新。针对特种作业人员,要展开专项教育,并建立相关教育台账。各施工班组都要严格落实班前会议制度,项目管理人员负责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同步做好教育记录。其次,现场安全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安全发展年、安全达标创优、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最后,要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会议,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领导小组会议,至少每月组织一次安全例会,详细分析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研究并解决突出的安全问题。

结束语

当今时代背景下,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于打造建筑施工企业良好形象、降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以及提升建筑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等有着促进作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烦琐复杂的工程,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应意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途径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皇甫原良,张勇.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17):228-229.

[2]郑广锋,赵岚.试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J].建筑安全,2009(11):195-196.

[3]梁小华.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2(8):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