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技术的不足与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环境检测技术的不足与应对措施

俊杰

广州市水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510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大了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环境质量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开展环境检测工作时,环境检测技术是基础同时也是关键性手段。因此,科学有效的运用环境检测技术十分关键。本文分析了环境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问题分析;措施优化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物质需求都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也使得环境保护工作成为当前社会关注重点之一。而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并将现代化理念应用到实际生产活动当中去,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健康发展进程。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污染现象,不仅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损失,还会威胁到国家安全稳定。

1环境检测技术的概述

1.1环境检测技术的定义

环境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环境中的污染物、噪声、气象等进行实时、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环境的污染情况和变化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分类

首先,大气环境检测是环境检测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大气污染的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大气检测技术包括气体浓度检测、颗粒物浓度检测、气象要素监测等。其中,气体浓度检测主要是检测大气中的污染气体浓度,如SO2、NOx、O3、CO等,这些气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对它们的监测非常重要。颗粒物浓度检测可以监测大气中的PM2.5、PM10等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非常大。气象要素监测主要是监测大气中的气象参数,如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这些参数对天气预报和环境监测都非常重要。

其次,水体环境检测也是环境检测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水是人类生命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而水体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水体检测技术包括水质检测、水量监测等。水质检测主要是检测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这些参数可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水量监测主要是监测水的流量和水位,这些参数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非常重要。

2环境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

2.1检测设备管理体制缺失

要想提高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效率,就要保证相应检测设备处于高效运行状态,才能获取稳定的数据信息。然而,目前部分地区对于环境检测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盲目使用固定设备开展检测处理,甚至会出现检测设备闲置等现象,降低使用率的同时也增加了资源损耗。另外,部分地区环境检测实验室条件落后,设备管理不规范、设备品种不完善,这就会对阶段性环境检测工作的效率造成影响,由于对设备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就使得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无法全面落实,长此以往也会增加设备故障率。

2.2检测标准有待优化

对于环境检测工作而言,环保部门要结合对应的环境指标完成环境检测分析和评估,若是检测结果不满足要求,则判定区域性环境污染。但是,目前许多地方性环境检测机构还是采取旧的指标体系,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为没有及时更新环境检测标准,就会对环保工作的落实和开展造成影响。

2.3环境检测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在环境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的素质也会对最终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但是目前部分地区依旧存在检测人员素质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检测机构对于环境检测结果更加重视,却忽略了人才培养和技术指导,加之准入门槛较低,就使得整体检测队伍的综合水平无法达到相应标准。除此之外,环境检测资金结构不合理也会对设备的使用效率造成影响,无法购置适配的设备,使得相应的检测工作无法落实,也会直接影响环保工作的开展。

3环境检测技术的优化处理措施

3.1完善执法机构

基于环境检测管理控制要求,为进一步优化环境检测质量,要对执法机构予以全面升级,建构更加贴合管理标准的机构管控体系,发挥相应机构单元的作用,从而实现多元管理的目标。一方面,要对环境检测部门进行机构的梳理,有效降低冗余分支,并且保证相应机构组成人员充分掌握环境检测技术要求和规范,以确保具体检测工作的落实和开展都能围绕我国环境检测要求陆续展开,提高执法机构的综合水平。另一方面,要落实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处理机制,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打造更加规范可控的管理平台,并完善执法流程,为环境检测技术性监督管理控制创设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要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和指导,确保其充分掌握最新的环境检测技术方案,更好地应用和规划相应的技术处理环节,维持可控化应用效果,为环境检测控制工作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3.2优化环境检测技术

基于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要求,在提高技术处理水平的过程中,要建立更加可控的技术优化升级方案,确保相关部门在检测技术落实的过程中充分重视技术要点,严格遵循环境检测技术的规范标准,为检测技术综合化处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首先,要明确不同环境检测技术的优势和作用,结合环境检测要求以及环保标准选取适当的技术方案,并且主动积累工作经验以充实环境检测技术处理体系。比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自动化处理设备被广泛应用在环境检测方案中。低成本传感器能更好地完成大气环境检测,包括金属氧化物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PID、光散射颗粒物传感器等,依据技术设备的应用要求,选取适当的处理方式,利用污染物走航检测、网格化微站检测、化工园区执法检测、化工园区检漏检测、船舶排放无人机检测等方案,就能最大程度上提高环境检测工序的规范性,更好地优化环保管理效能。其次,强化环保执法力度,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更好地优化环境检测技术的应用效能,在提高环境保护以及环境治理水平的基础上,为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同进步提供支持。最后,要积极研发新型检测技术,将相应检测方式和处理流程予以融合,并且积极吸纳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以及环保要求实现技术升级,最大程度上建构科学可控的环境检测技术方案,优化检测效率,满足环保控制工作的具体要求。

3.3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检测质量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实际开展检测工作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并且还要不断的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这样才能够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引进先进设备来辅助检测工作,从而提高整体的检测水平,使其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化。另外,还需要注意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及时更换老化或者损坏的仪器设备,避免出现故障影响检测效果。此外还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明确每一位检测人员的职责范围,一旦发现有不规范行为就要严肃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要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教育,让他们掌握最新的检测方法以及技巧,从源头上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并加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和保护力度。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污染物处理效率以及效果,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分析,以便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实现资源化利用。

参考文献

[1]郭亚玲.水环境检测以及治理的办法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2(10):41-44.

[2]张绿雅.气相色谱-质谱联合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2(20):131-133.

[3]孙景颐.生物检测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及研究[J].清洗世界,2022,38(09):78-80.

[4]李继武.光谱分析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前景研究[J].环境工程,2022,40(09):3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