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压力性损伤培训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PBL教学法在压力性损伤培训中的运用

韦微

  贵州省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贵州省 贵阳市  550000

摘要目的 研究在压力性损伤培训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法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日共计15名护士,在2022年1月-2022年7月对护士采取传统教学,选择同时间段内ICU危重患者221例,设为参照组。在2022年8月-2023年2月对护士采取PBL教学法,选择同时间段内ICU危重患者22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运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考核成绩以及干预措施执行正确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护士进行压力性损伤培训时,采用PBL教学法,运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PBL教学法;压力性损伤培训;教学效果

前言:压力性损伤是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而引起的局部缺血、缺氧引起的皮肤损伤。近年来,压力性损伤作为ICU质量监测的一项敏感指标,用于衡量和评价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日常护理实践中,有效评估压力性损伤至关重要。在传统教学应用中,过于重视考试,许多护士缺乏规范操作能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1-2]。因此,迫切需要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对压力性损伤的能力。本次研究采用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法在压力性损伤培训中的运用价值,现汇报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日共计15名护士,男女比例为2:13,年龄26-36岁之间,平均年龄(31.00±1.67)岁。选择2022年1月-2022年7月ICU危重患者221例,设为参照组,男女比例为105:116,年龄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47.50±9.17)岁。选择2022年8月-2023年2月ICU危重患者220例,设为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05:115,年龄21-76岁之间,平均年龄(48.50±9.17)岁。对于以上两组一般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出,P >0.05。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根据压力性损伤临床表现及防治特点制作教学模具进行教学。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法,具体:一是授课老师选择和教学内容相符合的两个 “案例”作为讨论主题。二是明确压力性损伤鉴别要求,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护理计划。三是资料收集,分为两组,各小组成员举手表决选出一名小组长和秘书,通过专家咨询、文献查找、经验判断等途径,分别对两个案例进行信息查找和资料收集。四是各小组对各自的案例进行分析,教学老师引导组员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讨论。各小组将讨论结果及制定的护理计划在教学模具上开展实施。五是重组优化,通过小组讨论和模拟实施后,小组成员做出临床诊断,并根据诊断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六是小组长在全科学习会议上汇报讨论结果。七是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针对案例给予点评。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1.3.2比较两组护士考核成绩,包含理论考核、技能考核,100分为每项满分。

1.3.3比较两组护士干预措施执行正确率,科室临床质控小组根据压力性损伤质量控制核查表对本科护理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对干预措施及时性、有效性、科学性、规范性进行评价后计算得出。

1.4统计学处理

采统计学软件:SPSS26.0,计量(±s)表示,t检验,计数%表示,2检验;P<0.05说明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见下表1。

1 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对比(n%

组别

发生例数(n)

发生率(%)

参照组(n=221)

16

7.23

观察组(n=220)

6

2.73

2

--

4.737

P值

--

0.030

2.2对比两组护士考核成绩

观察组考核成绩较高,P<0.05,见下表2。

2 两组护士考核成绩对比(±s,分)

组别

理论考核

技能考核

参照组(n=15)

65.00±9.56

76.00±3.01

观察组(n=15)

85.00±9.45

95.00±2.13

t值

5.762

19.956

P值

<0.001

<0.001

2.3对比两组护士干预措施执行正确率

观察组预措施执行正确率高于参照组,P<0.05,见下表3。

3 两组预措施执行正确率对比(±s

组别

正确率(%)

参照组(n=15)

67.86±4.54

观察组(n=15)

86.36±3.89

t值

11.984

P值

<0.001

3讨论

局部皮肤长期受压,造成缺血缺氧,继而形成压力性损伤[3]。由于危重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俯卧位通气等诸多高危因素的影响,发病率高。在护理实践过程中,需要护士对皮肤损伤性质鉴定及时、准确,临床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护士水平提高。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向其充分展示知识,方法也相对简单,难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可以有效解决疾病的复杂特点,引导自主学习,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4-5]。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低,考核成绩以及干预措施执行正确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采取PBL教学法,运用效果显著。PBL教学法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讨论,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完成教学过程。以护士为教学重点,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压力性损伤培训中,有助于提高运用结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党振娟,张彩宏. PBL教学法结合案例引导法在护士技能规范化培训应用效果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21,34(6):105,9.

[2]胡新,邵小玉,刘侠. PBL教学法在ICU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与可行性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9):319-320.

[3]郭彤,刘心菊,谭春丽,等. 案例培训模式与多元化培训模式结合在护士压力性损伤预防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1,35(3):186-187.

[4]蒋丰亦,黄峻,应燕萍,等. 改良PBL教学法在ICU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2(8):128-130.

[5]黄萍珍,颜溶溶,蔡珊红. PBL教学法在ICU护士的在职培训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7):99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