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例育龄妇女乙肝两对半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200例育龄妇女乙肝两对半调查分析

李建钦

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福建  厦门  361026

【摘要】目的分析本地区200例育龄妇女的乙肝两对半调查报告。方法选取本地区200例育龄妇女,纳入时间:2022年5月-2023年5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LSA)检测育龄妇女乙肝五项对照表的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200例病患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b)阳性者79例,占比39.50%(79/200)。五项全阴者71例,占比35.50%(71/200)。乙肝感染者50例,占比25.00%(50/200)。基于年龄阶段统计,20-29岁:乙肝感染者占比该年龄阶段人数的13.33%(6/45),30-39岁:感染率占比20.00%(16/80),40-49岁:感染率占比37.33%(28/75)。结论随着育龄妇女年龄的增加,乙肝的患病率也提高,因此,需对其进行预防教育,加强干预,实现优生优育。

【关键词】乙肝两对半;乙型肝炎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

我国为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其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危害。在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中,母婴的垂直传播占比比较大,而且对母亲伤害较大,加重妊娠反应,提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因此,加强对育龄妇女的乙肝检查,预防乙肝的传播是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本地区200例育龄妇女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乙肝的预防和防治通过依据,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本地区200例育龄妇女,年龄为20-49(30±5.84)周岁。调查取得本人及其家长的同意。

1.2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检测,仪器:杭州优米仪器有限公司-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试剂盒:R&D Systems公司生产,受检妇女空腹采集静脉血2管,3mL/管,分离血清后置于-20℃的冰箱待检。检测流程由专业技术检验人员严格按照具体说明书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

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0.5ng/mL),乙肝表面抗体(抗-HBs≥10mU/mL),e抗原(HBeAg≥0.3Ncu/mL),e抗体(抗-HBe≥1.5Ncu/mL),核心抗体(抗-HBc≥0.1Ncu/mL)[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х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00例育龄妇女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

本次受检育龄妇女的检测结果的表现模式共5种:模式一:五项全阴者71例,占比35.50%;模式二:HBsAb阳性者79例,占比39.50%;模式三: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为阳性)24例,占比12.00%;模式四: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为阳性)26例,占比13.00%。见表1。

表1 200例育龄妇女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例,%)

模式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人数

-

-

-

-

-

71(35.50)

+

-

-

-

-

79(39.50)

+

-

+

-

+

24(12.00)

+

-

-

+

+

26(13.00)

2.2不同年龄段感染差异分析

20-29岁:共45人,乙肝感染者6人占该年龄阶段人数的13.33%,30-39岁:共80人,感染16人,感染率占比20.00%,40-49岁:共75人,感染28人,感染率占比37.33%。乙肝感染以36-49岁年龄段多见,表2。

表2不同年龄段感染差异分析表(例)

年龄段

感染人数

非感染人数

20-29岁

6*

39

30-39岁

16*

64

40-49岁

28

47

注:与36-49岁进行对比有差异,*P<0.05。

3讨论

乙肝病毒在我国横行肆虐,对社会及家庭均产生了很大的经济与心理负担。此外,其对肝脏的损害也不可忽视,主要后果会造成肝硬化等相关疾病。在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中,母婴垂直传播为其中之一,因此,为了维护新时代的健康,对育龄妇女进行乙肝检查具有一定的重要性[3]。本研究对200例育龄妇女进行检测,为临床研究提供帮助。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200例病患中。五项全阴者71例,占比35.50%。提示其对乙肝的抵抗力较差,建议接种乙肝疫苗,提高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HBsAb阳性者79例,占比39.50%。为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和痊愈的人群,其主要分布年龄较低,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可能相关。乙肝感染者50例,占比25.00%,大三阳24例,占比12.00%,小三阳(HBsAg、26例,占比13.00%。其中,在感染人群年龄阶段差异上,年龄与感染率成正比。需要进行治疗,并对未感染的患者进行预防,避免将乙肝病毒通过母婴传播(宫内传播+产时传播+水平传播)到胎儿体内

[4]。若对乙肝孕妇生育的胎儿,出生1天内注射乙肝疫苗以及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可大幅度降低母婴垂直传播机率。同时,提高乙肝方面的预防及管理措施[5]

综上所述,育龄妇女感染乙肝后进行生育,对母婴的危害损伤巨大,应该加强预防宣传和提高接种疫苗的普及度,增强防范意识,提高新生儿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缪宁,王富珍,郑徽,等.中国2013-2020年乙型肝炎发病情况估算和病例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9):1527-1531.

[2]贾继东,侯金林,魏来,等.《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新亮点[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0,28(1):21-23.

[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2020)[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36(7):1474-1481.

[4] 朱义玲,甘建和,赵卫峰,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的水平及与乙肝表面抗原滴度的相关性[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0,20(5):493-497.

[5]  张雯,彭琼. 乙肝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与肝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25(2):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