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滑坡治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滑坡治理措施研究

赵耀璐

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80

摘要: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滑坡治理也受到更多人关注。因此,基础建筑、矿山开采等是引起滑坡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随着冶金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加大,更是推动了矿山开采的规模和力度,对当地地质造成极大扰动,加大了滑坡地质灾害的出现几率。基于此,为了提高边坡稳定性,保障矿山开采的顺利进行,为冶金产业提供更多资源支持,需要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有效治理,提高边坡稳定性和抗滑性,保障周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滑坡治理;措施

引言

经济的发展使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应用优势逐渐凸显,伴随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逐渐增大,人与自然之间产生发展失调问题,加大了边坡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灾害将给周边环境与基础设施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但相比其他自然灾害,边坡地质灾害具备特殊性,若能够深入分析影响边坡地质灾害的因素,科学设计并选择有效治理方案,则可以进一步提高灾害治理效果。因此,针对边坡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建设相应的辅助工程,配套选择切实可行的治理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滑坡地质灾害的危害

一般情况下,两种地区容易发生山体滑坡:一是山地地区,二是丘陵地区。我国西南及西北地区的地质条件特殊,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如果出现山体滑坡,大量的山体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滑动。滑坡的山体存在大小差异,大的山体通常可以达到几百万立方米。如果出现较大的山体滑坡,且山体下存在村庄,那么村庄整体都可能被掩埋。对于易发生山体滑坡的地区来说,山体滑坡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山体滑坡是备受瞩目的地质灾害,应重视山体滑坡的趋势和状况分析,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应对方案。

2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2.1岩土、岩体结构因素

边坡稳定性受到其自身岩体、岩土物质结构的影响。岩土结构较为复杂,包含很多沁水物质、黏土矿物等,还包含一些石英、滑石片岩和泥灰岩等层状结构的岩石,以及强化风岩、坡积土岩和全风化岩等,也有很多泥质填充物、破碎岩石等物质,由于岩土构成较为复杂,很容易受到溶蚀、风化侵害,降低其自身抗风能力,一旦出现积水,就会引起滑坡灾害。岩石完整性与岩体结构息息相关,一旦岩石失去完整性,其自身抗剪强度降低,出现岩体孔隙,就很有可能引起滑坡问题。

2.2外部进水

滑坡灾害的发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其通常发生在雨季。水工建筑滑坡灾害多发生在两个时期,一个是蓄水初期,另一个是库水滑落期。由此可见,水对边坡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在水的作用下,滑动带土石强度会不断降低。另外,水不断地冲刷边坡,使坡脚遭到严重破坏,进而导致滑坡灾害。水库蓄水也会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导致边坡失稳,进而导致滑动现象。

2.3自然因素

大风、降雨是引起地质灾害的关键性因素。当风力较大时,对边坡岩体造成严重风化,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中,在外界作用下容易引起崩塌事故。降水较大的情况下,山体表面的大量雨水,造成坡体含水量增加,加大岩体自重,在雨水长时间侵蚀作用下,土壤被软化,土壤的抗剪能力降低。地下水会引起静动水压变化,引起山体滑坡。地下水、泥质岩层泥化和软弱岩层软化,都有可能加大滑坡危害。地震的发生会加大边坡岩体的松动程度,降低岩体结构的抵抗力,甚至出现岩体结构断裂现象,形成滑坡。

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滑坡治理措施

3.1设置挡土墙

在对滑坡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挡土墙有效提高治理的效果。挡土墙可以在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减重,二是排水。设置挡土墙的方式通常在一些大型的滑坡治理工程中被广泛使用。在一些中小型滑坡治理工程中,挡土墙可以与支撑渗沟配合使用,从而有效保障边坡的稳定性。挡土墙的设置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在此基础上确定好挡土墙的尺寸、高程及开挖范围,再进行修建工作。在修建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采用分层错缝的方式进行砌筑,一定要保证各层横缝的厚度均匀。当砌层没有凝固时,一定要尽力避免发生震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块石及条石挡墙对使用的石料是有要求的,一定要保证其上下面平整,保证其厚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当墙后原地面横陡坡为1∶5时,相关人员需要对填方基底进行有效处理,处理操作完成之后再进行填土操作。上述操作是为了避免填方出现原地面滑动现象。在一般的滑坡治理工程中,大都采用混凝土或者浆砌石挡土墙,结合近年来在全国实施的滑坡治理项目,挡土墙起到了固定滑坡前缘坡体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坡脚前缘因应力集中、雨水冲刷而发生的局部滑动。挡土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锚杆(索)格构等搭配使用。

3.2利用排水沟渠有效排水

水是引起边坡滑坡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结合边坡地形结构,建立截水沟,减少地表水对边坡的冲击,把地表水引导到其他区域排放,减少流经边坡岩体的地表水或雨水,可以有效控制边坡岩土含水量,降低其自重,保障岩土体结构的稳定性。建立排水沟渠,对地表水进行排除,降低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需要对排水方向、截面大小进行合理设计,排水沟参数与山体设计息息相关,其深度、宽度、坡度分别需要控制在0.5m、0.4m、1∶3。结合实际需求对其形状进行优化设计,如树枝形状排水沟、环形截水沟等,从而加大吸水量。如果山体地下水量较大,需要利用盲沟排出,以保障整体岩土结构的稳定性。

3.3修建减压脚

滑坡地质灾害的影响巨大,若未能及时控制,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并引起其他问题。通常情况下,山体滑坡是岩体抗滑力较小引起的,修建减压脚是有效的山体滑坡治理措施。修建减压脚将山体驱滑段的土体或岩石移到另外的位置,即移到山体的阻滑段。通过该方式可以达到降低山体下滑力的目的,因为山体下滑力小于山体抗滑力时,山体滑坡的发生率会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修建减压脚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开挖岩石或土体的量进行合理控制,一方面需要考虑山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需要考虑相关的法律法规。全面考虑之后,确定开挖岩石或者土体的具体数量。

3.4设置抗滑桩

在相关的实践环节,应考虑抗滑桩设置的要求和标准,这是稳固边坡非常有利的措施,因此需要重视细节,关注一些基本标准。设置抗滑桩也是滑坡治理的有效方式。相关人员可以结合治理工程的实际情况,将桩体嵌入滑动面的下部位置,有效避免坡体出现滑动现象。相关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桩身类型,可以选择混凝土桩,也可以选择钢管桩。抗滑桩一般应用于浅层及中层滑坡治理工程。

结语

为了提高边坡稳定性,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大对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力度,做好全面准备,明确影响因素,科学计算,对排水系统、减重反压、预应力锚杆技术、组合梁技术和抗滑桩等进行合理利用,强化对坡体的防护作用,保障边坡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邱金波.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02):32.

[2]杨作青.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及滑坡治理措施[J].四川水泥,2021(01):93-94.

[3]杨胜贵.对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设计的探讨[J].冶金与材料,2021,41(04):161-162.

[4]冯宗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J].中国金属通报,2021(14):263-264.

[5]李燕.地质灾害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及滑坡治理措施[J].城市建筑,2020(24):167-168.

[6]李二涛.关于地质灾害滑坡治理工程中抗滑桩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0(13):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