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李想  李新娜  石雅静  刘佳  翟晓剑

(辽宁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辽宁省本溪市  117004)

摘要:东北抗联精神是我国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人民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扬。作为大学生党员,更有责任和义务以“红色”的东北抗联精神为主导,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激活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流淌在青春的血脉中,塑造新时代的抗联精神,让党的事业传承千秋万代,焕发出绚丽光彩。

关键词:东北抗联精神;红色基因;大学生党员

一、激活东北抗联的红色基因

在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战斗中,东北抗日联军面对极端险恶、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日寇重兵围剿,夏有蚊虫叮咬,冬无棉衣御寒,战士食不果腹。但这并没有磨灭抗联战士们的意志,反而激活了他们血脉中的红色基因,焕发了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化危为机、转危为安,他们用雨水雪水解渴,用树皮野菜充饥,保持着顽强的斗志,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以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坚贞不渝的革命壮志,与日寇殊死搏斗,用奋战到底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打击和牵制了数十万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必须大力弘扬践行东北抗联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将东北抗联的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

(一)我校设立并入选“全省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筑梦空间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组成专门力量从申报优势、基地特色等方面,深入挖掘我校近年来全省党建工作示范校创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党员教育培训扎实深入等工作的特色亮点。尤其是学校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辽宁东北抗联精神研究中心、辽宁省东北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和东北抗联精神育人基地“筑梦空间”,大力弘扬和传承抗联文化精神,凝练抗联育人特色,打造党员教育培训的辽科特色品牌,扎实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情况。深入开展调研,加强抗战遗迹保护开发,组建课程研发团队,打造东北抗联精神党性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东北抗联精神现场教学基地,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阵地。

我校筑梦空间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传承教育讲话为指导,以东北抗战为历史背景,以东北抗联为主要元素,以辽宁本溪地区为阐释重点,以东北抗联精神育人为思想文脉,面向我校校内师生和国内外受众建立的,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宣传地,也是我校立德树人的第二课堂、实践和创新的展示基地、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筑梦空间以近四百平方米的历史浓缩,集中展示了本溪地区抗战抗联、抗联精神内涵、师生艺创作品和我校育人成果四个板块内容,汇集了历史图片、英烈事迹、文物实物、艺术作品、影像资料等综合资源,砥砺参观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历史,筑梦前行!

(二)参与我校人文艺术学院重走抗联路党日活动——“探寻红色基因,传承抗联精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党的奋斗历史,讴歌党的光辉事业,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先进本色,不断强化党性教育,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了解了东北抗联历史,在重温历史中对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此行不仅是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更是一次精神的冲击和心灵的洗礼。

我们前往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进行参观学习。陈列馆以东北抗联重要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战役为线索,通过大量的史料、照片、图表、文物、实物以及抗联浮雕、场景复原等陈列形式全面、真实、准确、系统地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杨靖宇、李兆麟、赵尚志、赵一曼、邓铁梅、冷云……一位位抗日英雄的高大形象和英勇壮举活生生地再现在大家面前。老师和同学们多次被抗联将士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所感染,被他们为了民族大义舍小我而保国家的牺牲精神所深深感动。

(三)参与校团委编排的大型抗联音乐剧演出——民族脊梁

我校为推动东北抗联文化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育人实践成果,努力将东北抗联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系统的革命传统教育优势,以原创音乐剧《民族脊梁》的创新形式将红色资源融入历史教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该剧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辽宁本溪地区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人民解放而战的恢弘历史画卷,综合运用歌曲、舞蹈、乐器等艺术形式,将思想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相结合,生动阐释了“爱国情怀深似海、革命理想高于天、英勇斗争血染地、坚韧不拔志如山”的东北抗联精神内涵。该剧是一部极具本溪满族特色并洋溢着英雄主义的现实主义音乐剧,是我校深度挖掘东北抗联文化、打造红色党建教育载体的创新之举。以大力弘扬抗联精神、牢记爱国使命为宗旨,通过继承和发展抗联歌曲,让东北抗联精神成为振兴东北的强大精神力量,让东北抗联精神成为东北人民心中不朽的篇章。

三、红色基因塑造新时代的东北抗联精神

(一)争做时代先锋,吹响新时代抗联号角——抗疫精神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并迅速蔓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再次激活了我们血液中的红色基因,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我也以志愿之身份,贡献青春之力量。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就要尽自己所能,挺身而出,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责任与使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大学生党员的青春担当。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是白衣执甲、冲锋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昼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前沿的科研人员,是站岗值守、无私奉献在基层的疫情防控志愿者。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广大青年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深情勉励他们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鼓舞和激励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青春力量。与祖国同行,用实际行动塑造出新时代的东北抗联精神。

(二)时代青年勇担当,防汛之力永传承——抗洪精神

2021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河南多地受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最是风雨考验人,最是风雨见精神,新时代抗联精神在延续,社会青年勇担重任,人民子弟兵、消防员、党员干部等各界人士汇聚起强大力量,用实际行动构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堤坝,在抗汛救灾中彰显青春的情怀与担当力量。抗战时期,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和生命培植光大了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抗联精神,激励一代代青年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新的征程上,青年党员干部要紧握时代的“接力棒”,继续传承抗联精神,以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挺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民族血脉中红色基因塑造了抗洪精神,愈发厚重、历久弥新。无论洪水怎样肆虐,无论多少艰难险峻,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团结奋进的步伐。伟大的抗洪精神在风雨历程中不断散发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参考文献:

[1]彭宝乐,李中华.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03):20-22.

[2]李馨,张建华.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J].大学,2022(06):53-56.

[3]何伟志.传承东北抗联精神[J].中华魂,2022(01):71.

[4]王潆晗.继承和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J].新长征(党建版),2021(12):18-19.

[5]彭筱媛,吴明泽.地方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转化路径研究——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例[J].大学,2021(4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