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柴发电机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济柴发电机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景向军

天津大港油田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天津300000

摘要:由于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会由于温度应力而出现温度裂缝,进而影响结构安全。因此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好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减少因为混凝土水化热可能导致的有害裂缝。下面,文章就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分析济柴发电机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希望可以提升工程整体质量。

关键词:发电机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

1工程概况

DBL-DS场站位于尼日尔沙漠DBL区块,新建5台济柴发电机为DS站及周边井场供电。

图1工程概况

2本工程混凝土浇筑采用C30混凝土

由于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进行各方面充足的准备工作。

2.1材料准备

本工程混凝土由实验室出具,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用料控制。施工前对所有材料进行检验,并保证粗细骨料符合设计要求且没有杂质,水泥在保质期以内,混凝土的供应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连续不间断。

2.2机械设备及人员准备 

1)具体机械设备及人员准备参照上文施工前准备

2)劳动力进场后,项目安全部门必须对各工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项目技术部以及专业工长要对参与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详尽的质量技术交底,并作好书面记录。 

2.3混凝土拌合配比及浇筑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具体配合比根据现场实验室出具配合比报告参照实行。C30配合比:水泥350KG,砂子705KG,碎石1199KG,水143KG,减水剂3KG。

2)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根据整体连续浇筑的要求,结合实际结构的尺寸大小及混凝土供应条件等情况,根据规范要求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如下图2),以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和施工质量。

图2推移式连续浇筑

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

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搅拌采用的是750型强制式搅拌机一台,另外备用一台500型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机为电力带动。在搅拌过程中,注意水泥不得有结块现象,控制好和易性。搅拌现场放置塌落度筒不定时抽查塌落度。

混凝土的运输:由装载机从搅拌站将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在此期间应具有规定的坍落度。拌好的混凝土要及时浇筑,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120min,必须于初凝前浇筑完毕;运输到浇筑地的混凝土若发生凝结,不得使用。

3)混凝土养护

①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关键性工作,养护的目的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和防止有害裂缝的产生。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度控制在涉及要求的范围以内。对大体积混凝土面,一般在混凝土表面抹平后应立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以防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干缩缝,对拆模后的混凝土基础顶面及侧壁使用毛毡进行包裹,并持续浇水养护。根据温度情况可在塑料薄膜上进行覆盖毛毡,并进行保温养护。

②基础浇筑完成后,前三天为养护的关键时期,应连续昼夜养护72小时,夜间由力工带水罐车进行养护,每隔3小时浇水一次,保证基础表面覆盖毛毡、持续处于有饱和水的湿润状态。后续时间按照规定养护计划执行。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混凝土养护期为7至14天。

4)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根据规范要求和本基础的重要程度,由实验室确定留置10组混凝土试块。为保证在发电机设备吊装前监测发电机基础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为发电机吊装前期准备提供可靠的数据。

2.4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和防止有害裂缝产生的技术措施

1)对浇筑后的混凝土,在振动界限(即混凝土经振捣后能恢复塑性状态的时间)以前给予二次振捣,能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

2)对预拌混凝土提出混凝土配合比的材料质量要求,明确使用低水化热的PO42.5N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石子采用符合要求的级配碎石,粒径控制在5-30㎜之间,含泥量小于1%。细骨料采用含泥量较低的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5-3.2,含泥量小于3%。

3)掺加缓凝减水剂。

4)推移式连续浇筑,不留竖向施工缝。

5)振捣过程应连续,不得过震和振捣不足。

6)对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设专人用塑料布覆盖浇水养护。

7)混凝土浇筑时间应尽量避开当日的高温时间,根据现场条件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如加入低温水拌合混凝土。

8)为预防混凝土出现有害裂缝,应采取用塑料布、毛毡覆盖,持续浇水养护降温的方法进行处理,具体养护措施见混凝土养护的具体措施。

2.5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监测

1)测温措施:为加强混凝土内外温度的测试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测温时布设测试点进行24小时连续测温,以便根据温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布点方式及顺序:测点的布置以控制底板的中心最高温度,表面最低温度为准。

2)测温制度:①混凝土拌制过程应对使用的砂、石、水泥、粉煤灰、水等要进行温度测量,并做好记录,每班要对出罐温度进行测量。

②浇筑养护过程测温,浇筑后6小时开始24小时连续测温,前三天温升阶段2小时测一次,降温开始后可4小时测一次,14天后改为8小时测一次,每次测温同时测定大气温度并真实填写测温记录表。

3)根据测温来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混凝土表面与大气的温差

①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浇筑混凝土时两小时检查混凝土入模温度如发现与原控制温度出现较大的波动时要测量混凝土集料温度,找出造成波动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入模温度在原控制范围(主要措施是调整拌合水的温度)。

②监测混凝土内部(中心与表面下50mm处)温差:不能超过25℃。

③注意混凝土表面(表面以下50㎜处)与大气(混凝土表面外50㎜处)的温差:不能超过20℃。

④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1.5℃/d。

⑤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5℃。

要注意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大气温度之差过大,另外在洒水养护时水温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宜相差过大。

4)做好混凝土基础浇筑和养护期间的混凝土内外温度的测量和保温。

①大体积混凝土为防止由于内部温差超过25℃而发生裂缝,必须监测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并及时采取不同的保温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差不超过25℃,这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一定要充分准备、认真监测并做好记录。

②采用温度计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

测温孔的布置:平面点位控制测量共计三组,布孔原则为上中下。每个平面测点埋设上、中、下三根测温线,各测点平面距离约4m。

两边点设:设上、中、下三根。中间点设:设上、中、下三根

上下表面测点距底板顶、底面50mm,中点设在板厚的中间距离上表面1200mm处。

每点的温度计用塑料管套好,上下口密封严实,预先固定在底板钢筋上,以保护温度计不被破坏。

5)测点的布置:

表面温度测点,测点距上表面50㎜;中间温度测点,测点距上表面1500mm;底面温度测点,测点距下表面50㎜;测温线混凝土表面上予留大于200㎜以上即可。

所有测温孔进行编号以便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表面深度的测量。设经过培训,责任心强的专人进行定时测设并记录,作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依据。

在测温过程中,当发现内部温度差超过25℃应及时加强保温,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差应力和裂缝。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本次研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重点就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进行探讨,明确施工技术要点,希望能够提升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1):287-288.

[2]魏超.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21(2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