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师古不泥,善用其心—以《六国论》为例谈借古典名篇学习议论文写作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3

师师古不泥,善用其心—以《六国论》为例谈借古典名篇学习议论文写作要点

李琴

深圳市翠园中学

摘要:经典作品是创作者个性魅力、历史积淀以及时代发展的结晶。苏洵的《六国论》是多个版本语文教材中选入的经典名篇。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角度来看,如何在致敬经典的同时辩证看待文本,提高思维品质,获得多维成长,批判地汲取经典中的精华与智慧来滋养写作值得探讨。

关键词:经典 议论文写作 辩证思维

苏洵的《六国论》是评论史事和政事的典范性论述性散文,历来备受关注。茅坤评价它“能与《战国策》相伯仲”;唐德宜认为“气雄笔健”。文章分析战国时六国破灭的原因,善于说理,借古讽今,切中时弊。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我们至少可以借鉴以下几点。

一、态度鲜明,条理井然

议论文的写作主题和态度表现要像一颗太阳一样光焰明媚。不少学生在写作时深感“头难起,尾难落”,因为开头有太多的可能,一旦落笔,就意味着主题态度的基本定调。《六国论》开门见山,义正辞严,力排异议,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摆明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劈头四小句汇成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

白居易曾有言“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对于考场议论文而言,尤其需要快速入题、开篇切题,注意下笔就向主题靠拢,尽早亮出自己的观点态度,不转弯抹角,不拖沓冗长。在实际写作中,不少学生的作文开头或因引用材料不简练或因极尽铺陈不着边际等,存在着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入题太慢的问题。

“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谈及创作时特别强调了结构的重要性。日本的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这样写道:“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有次,阶梯之有依也。”写文章时,在立意既定的前提下,对文章的次序和布局应成竹在胸,即对如何开篇立意、如何衔接过渡、如何结尾收束心中有数。在论证思路上,苏洵就对秦国的态度,把六个国家从“赂秦”和“不赂秦”角度归为两个类型三种情况,并首先把火力集中在论述“赂秦”问题上,为六国的破灭立论。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曾这样的批评那些没有逻辑层次的文章:“好像议论文就是先有一个论点,然后铺开三个例子,四个故事,五个名言,最后得出结论,证明论点。”写作时就应该紧紧围绕中心问题,抓住重点和主要矛盾,同时又能把把关键问题同别的部分联结起来,指出它们的相互关系。该文在谋篇布局上可谓极具匠心,论证中心论点后,作者一方面总结历史教训,一方面讽谏北宋王朝。文章思路清晰,层次井然,畅达透辟。

二、纵横捭阖,方法灵活

北宋有谚语说:“苏文生,吃菜根;苏文熟,吃羊肉。”“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既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又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探讨,往往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甚至到达“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苏洵的《六国论》不仅层次清晰,而且摇曳多姿,纵横恣肆,起伏跌宕,具有不可挡之势。文章通过诸侯贿赂频繁与秦国侵略愈加厉害的对比、先辈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诸侯土地有限与秦国贪欲无限的对比,在数量上、程度上充分论述了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从而有理有据、雄辩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在论证方法上,本文还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因果分析和假设分析等多种论证方法。作者通过“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的情景回顾,让人如临其境,又引用古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为喻,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语言非常生动、贴切,充分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使抽象道理形象化,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晓畅,令人折服。“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运用假设论证,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下断语,语言严谨有分寸。“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通过类比论证,借古论今,寄寓了深情厚意。全文抓住一个中心问题,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持之有故,情理交辉。

2023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在技术的花园,挖自己的时间》有这样一个段落: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利用技术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不被技术所左右。最近,话题“莫言用ChatGPT给余华写颁奖词”登上热搜,但最终莫言没有念出来这段颁奖词,因为他认为“AI的写作就像一盘沙拉,没有独创性,更没有感情色彩”。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各种主义充斥其中,但不管如何利用技术,我们都应坚守自我,不忘初心,对技术不过分迷信,对生活保持热爱和关注,眼前有路,心中有诗,用技术的光去驱散生活的雾霾。

作者在此段提出解决办法,强调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两个方面,以引用古典诗句开头,以当下鲜活的例子展开论证,又通过通俗贴切的比喻结尾,掷地有声又灵动多变,论证深刻,说服力强。

三、心中有读者,笔下寄情思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应该具备读者意识,即写作中的对象意识。这就要求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论辩的对象。苏洵在《六国论》中说:“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假想读者可能会这样发问。这其实就是作者对读者心理的揣摩,故意借论敌的口吻提出质疑并回答,让其口服心服。就像再多的白天鹅也无法证明天鹅都是白的,没有严谨地从反面进行论证,造成了人们在发现澳大利亚之前对于天鹅颜色判断的长期失误。在后文中,作者还继续主动导读者思考“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一“何哉”就展示了作者的对象意识,这种审辩式思维和读者意识很值得学生关注。

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文章中穿插的“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绘,读之令人唏嘘感叹,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在夹叙夹议的字里行间,作者对不同国家的态度分寸也是拿捏得十分到位。如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作者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情悲理壮,感人至深,引人深思。

具备“读者意识”,有助于选择恰当的写作内容与合适的交流姿态以及语言形式,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如2017年的高考优秀作文《江山如此多娇,与尔一竞风流》的片段:

是的,我选择了“高铁”作为第二个关键词,希望它让你认识中国的另一面。在新时代,中国已经具备了雄厚的综合实力,她栉风沐雨地走了太久,终于积蓄了足够的力量。百十年前,我们痴痴地想着“山的那一边,是什么”,湍急的河流使隔岸的人儿咫尺天涯;百十年后,高铁线路网在祖国大地上纵横交错,在崇山峻岭间尽情翻舞飞旋,高铁的脚步走到了哪里,各地的人民就畅游到哪里,再不用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宽慰。朋友,下回让我们一同去领略“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惬意吧!

作者通过“百十年前”中国人因交通阻碍而咫尺天涯与“百十年后”高铁的出现可使人们畅游各地的纵向对比,论述高铁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论述时充分考虑到“外国青年朋友”这一特定的读者对象,引用为人熟知并不艰涩,字里行间又洋溢着自豪感。

苏洵的《六国论》也并非无坚不摧,无懈可击。从逻辑上来说,也有颇受争议之处。战国时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本来很纷繁复杂,不能简单归因。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秦王朝覆灭,以六国衰亡为铺垫。作者认为六国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清代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分析燕、赵、齐后亡的原因时认为主要与当时“远交近攻”的策略有关,他指出:“后赂者先亡,而不赂者后灭,本以地之远近递及,非以赂不赂故分先后,亦自然之势也。”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把燕国灭亡归为“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也并不客观。秦兵旦暮渡易水,荆轲刺秦实乃兵不利战不善背景下迫不得已的办法。秦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某单一因素的作用。

当然,六国破灭究竟是什么原因本来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作者为何坚定地认为是“弊在赂秦”呢?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其在《六国论》中所选的事实乃是基于自己的写作立场,观今鉴古。作者未必不知道经济、军事等是六国灭亡的更深层原因,隐去部分事实和开篇力排众议可能正是不想纠缠于此。苏洵在《上韩枢密书》中明确说到:“洵著书无他长,及言兵事,论古今形势,至自比贾谊。所献《权书》,虽古人已往成败之迹,苟深晓其义,施之于今,无所不可。”可见,作者更关注文章如何服务于现实。面对北宋现实,作者敏锐嗅到危机所在,忧思不尽,谈古论今,纵横对比,讽喻现实写下了这篇名文,其中渗透着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浸润着拳拳爱国之情。从这个角度上看,“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话语的年代。”(福柯)借六国旧事针砭当下,在对前车之鉴的沉重悲叹和后事之师的告诫中,作者期盼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文章合为时而著”,这又何尝不是心忧天下?

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为写作意图的文章。作为论说文,苏洵《六国论》的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全文纲目分明,结构齐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关系明晰,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理出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在传承与反思中对比分析,品味理解。比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既要看到烛之武兵临城下时一言九鼎的机智善辩,也应思考秦穆公态度转变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样的文言经典还有很多,学习这类经典作品时,既不能局限于事实本身,纠结于文章论证上的破绽,也不能因浮云遮望眼,认为文章无可挑剔。苏洵的《六国论》不失为一篇难以企及的经典作品。作者借六国故事告诫北宋最高统治者牢记前车之鉴,可谓用心良苦,这也是《六国论》千古传诵、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苏洵抽丝剥茧、层层剖析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给当世启示,予后人警醒。面对古典名篇,不妨学习前人所言“浚而求之”“博而证之”“引而伸之”(王夫之《读通鉴论》),既能够深入探究文本又能用开放的眼光思辨,不局限于文本漫溯,实现对经典文本的批判式借鉴融合,这对思辨性写作颇具价值。

新课程标准针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作了明确如下要求:“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阅读古今中外典型的思辨性文本,学习并梳理论证方法,学习用口头与书面语言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驳斥错误的观点。”议论文聚焦逻辑性与思辨性,以批判思维对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观点进行思考有利于达到深度学习和综合生成。辩证分析,不偏不倚,师古不泥才能真正让经典滋养写作,走进当下的生活,写出有见识,有思想深度同时又关照现实,具有情怀温度的文章。

参考文献:

[1]谢澹.从《六国论》谈古代名篇的思辨教学[J].语文学习,2018(8):63.

[2]邹振江.《六国论》之品读、解析、学习[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4):27.

[3]黄邵震.《六国论》“形”“义”辨[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