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

/ 2

形成性评价在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

赵文 韩玉娇(通讯作者)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

2.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00

要】

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及护理医学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职业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系统的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专科基本特点及护理要点具备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为医学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护理人才在本单位的洋葱模型的基础上开展形成性评价在整个的护理工作期间对护士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测评以更好的促进护士的能力提升同时让护士及其带教老师能教学相长

关键词护理分层培训护士形成性评价

一、国内医院护理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大环境下护理工作人员的能力参差不齐三级医院更加注重对临床护士工作能力等多维度的培养而部分医院重视医生的能力培养及发展针对护士没有系统的培养体系只让护士完成本职工作或基础操作甚至有的知识或操作没有及时更新停滞不前缺乏与时俱进不能更好的培养全能型护理人才1

二、分层培训

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按照工作年限及工作能力分为CNO、CN1、CN2、CN3、CN4五个层级,不同的层级从医院护理部、科室层面都有不同的培训内容,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剥开深入,分层培训更有针对性,针对年资越低的护士先从基础开始学习,逐步学习。考核内容与分层培训计划吻合,科室制定各项考核内容的评分细则,包括理论与操作评分标准,让带教老师有标准可依,使考核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比性。在晋升层级时现层级的所有培训内容考核合格,如不合格则不能晋升。分层培训的考核评价指标包含四个维度,知识、技能、能力、素养,在护理部构建的基于“洋葱模型”的妇幼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总框架下,制定此培训及考核办法,力求做到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更加科学和实用,并且培养全能型护理人才【2】

、形成性评价

美国著名教育专家 Michael Scriven 于 1967 年在《评价方法论》中首次提 出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3虽然至今不同学者对形成性评价内涵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基本达成共识形成性评价区别于其他的教学评价方式是一种动态的全过程评价,是基于对学生日常学习全过程中表现的持续观察、记录、反馈和反思,以及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和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指导教师根据所制定的教学计划,通过全 过程评价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将评估结果及时向学生进行反馈,利用其反馈环节对学生进行针对 性的指导,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的教学计划进行不断调整以期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形成性评价是一个动态的多进程交互评价机制,主要目的是明确学习活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 体和积极参与者,同时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使教与学在不断的“评价—反馈— 改进”中趋于完善,以 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多元化、激励性、可行性和情感原则。形成性评价这一 概念由美国著名医学教育学家 Benjamin Bloom 于 1969 年首次引入医学教学领域,并首次提出“以培养能力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的概念,提出将形成性评价作为医学教育的主要评价指标4。20 世纪 80 年代,国 外对形成性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形成性评价与终 结性评价的区别上; 20 世纪 90 年代,大部分研究开始 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形成性评价;后经过 Benjamin Bloom 等专家的 多年研究和实践,形成性评价体系成为了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

应用反思

部分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多来源与“望文生义”或“口口相传”所以对形成性评价尚存在误解当前形成性评价在护理培训中的研究和报道逐渐增多,但实践中对形成性评价在认识、理解和分析上还存在误区,主要体现在将形成性评价等同于阶段测验或考核考试,仅重“评价标准”而轻“形成性”的过程在形成性评价在分层培训的应用中,大多数带教老师低年资护士的评价还停留在评分上,没有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深入分析,以及给低年资护士提供有效的个体化指导, 使低年资护士无法具体了解自己在学习实践中的不足和优势,这样的过程评价被认为只是一种“形成性方法的终结性评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实施过程中简单地将形成性评价理解为一种评价手段,评价策略过于单一,评价信息反馈往往仅停留在对低年资护士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对低年资护士后续学习的改进缺乏相应的指导措施;忽视评价策略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评价反馈没有较好的用于完善和改进带教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评价反馈的

低年资护士学习情况并未在促 进改善教与学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成性评价目前在分层培训中只是应用了两种工具mini-CEX、DOPS6】【7这种基于促进低年资护士发展的过程性评价需要耗费带教老师大量的精力及时间,目前临床工作中带教老师没有专职带教,需要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进行带教,因此临床培训中的形成性评价难以全程、即时开展 同时带教老师虽然进行了形成性评价的培训及学习,但是没有总的指导老师去查看临床带教老师具体是如何实施的,有没有将形成性评价正确的应用,部分老师缺乏思考,对于低年资老师存在的问题,没有从培训、管理、教学多方面去分析,未起到整改的作用。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特征不仅要求带教老师,还要求低年资护士积极参与到学习和评价的全过程中,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各种评价活动,并积极地进行多方面的评价8;而我国护士已经习惯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这是影响形成性评价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结与展望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护理工作人员培训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两者均具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的功能,不能互相取代,只能互相补充和结合。形成性评价的好处是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学习发展;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不强调成绩评定。作为一种强调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从传统的评价方法向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体系的转变,不亚于从传统课程向不断创新的新型课程转变带教老师及教学督导组老师应该制定一套适合本科室或本护理专业的形成性评价实施的教学策略,同时带教老师低年资护士改变在传统教学中的角色,在临床教学中通过不断优化基于形成性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强化师资培训强调过程及反思,才能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提高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魏申毅,李进,吕娟等.护士分层培训与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23,20(06):691-696.

【2】吴娟,何晓欢,张明黎. 浅谈基于"洋葱模型"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在新入职护士教学中的解读[J]. 健康必读,2021(13):246-247.

【3】SCRIVENM.Themethodologyofevaluation [J].AREAmonographseries on curriculum evaluation,1967 ( 1):39- 83.

【4】RAUF A,SHAMIM M S,ALY S M,et al.Formative assessment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concept,implementation and hurdles[J].J Pak Med Assoc,2014,64 ( 1):72- 75.

【5】 BELL E A,CLELAND J,GAMBHIR N.It clarified a lot:GPtrainees  as peer role players  in  a  formative  clinical  skillsassessment(CSA) [J].Educ Prim Care,2021,32 (2):85- 90.

【6】Winkler, Sandra, Julia Loboda, and Karin Pierer.Analyse Der Begleitenden Beurteilungen (Mini-CEX/DOPS) Im Klinisch-Praktischen Jahr an Der Medizinischen Universität Innsbruck(2012). Web.

【7】林川, 田玲, 刘俐, 冯露, 罗祥力, and 罗岳西. "以Mini-CEX为工具的形成性评价在妇产科本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Zhongguo Gao Deng Yi Xue Jiao You9 (2021): 72-73. Web.

【8】王雨艳,范仲凯,张欣.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育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