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9
/ 2

浅谈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陈昌源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省 710024

摘要: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近年来受到了影响国际工程业务也有了强势的反弹。由于国际工程项目建设面临的各类环境复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比国内项目更大的风险。因此涉及国际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国际工程风险管控体系,本文探讨了国际工程项目如何进行风险识别,并针对提出了部分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旨在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防范国际工程项目相关的风险提供帮助。

【关键词】国际工程项目  风险管理

一、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国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内外部因素和风险事项进行风险识别,主要风险如下:

(一)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东道主国家或国际社会的政治事件可能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风险。1、一些不发达国家存在内部军事斗争、恐怖主义袭击、国家政局不稳,民族矛盾突出等现状,影响工程项目履约;2、政府政权更迭时,政府可能会因西方大国背后操纵等政治因素介入中国在该国的重大工程项目从而导致项目终止,相关成本投入无法获得补偿,从而全额计提减值损失;3、工程所在国出台新的政治经济政策或政府财政赤字较高时,可能导致拒付债务等众多政治原因都将给国际工程项目带来风险。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国际项目所在国家及地区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和供需变化造成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如当地原材料、能源、配件等物资供应的充足性、稳定性及价格变化,劳务用工的充足性、稳定性及价格的变化,特别是工程所在国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将导致物价飞涨,这些因素都将未国际工程项目带来市场风险。

(三)汇率风险

国际工程项目汇兑损益主要包含两种类型:即期结、购汇损益;合同结算币种与支付币种差异形成的汇兑损益。在国际项目施工过程中,汇率的频繁波动可能会导致多币种之间换汇形成的汇率损失,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国家的货币抵御汇率波动能力很差。比如东南亚国家老挝,2023年疫情结束后老挝基普兑人民币汇率(约2500:1)较疫情发生前2020年老挝基普兑人民币的汇率(约1250:1)已经贬值了一半了。因此合同规定全部或部分以当地币结算支付的工程项目在当地币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往往面临很大的汇率损失风险。同时通常以美元、欧元或者当地货币支付,而人工费、物资、设备采购大部分发生在中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国际工程项目也会因合同币种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而存在汇率风险。

(四)税务风险

国际工程项目往往面临所在国较为复杂的税收环境。所在国税收体制的完善度、财务人员对所在国税务政策的理解的准确度、税收协定及免税条款的依据充分度以及外账核算的规范程度都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纳税行为不符合所在国税收法律规定,从而面临税务风险,最终甚至可能导致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巨额的补征税款及罚款。

(五)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的组织效能、项目管理现状、项目班子的履职尽责情况、知识机构及专业经验水平等企业内部管理引起的国际工程项目风险,如:项目班子管理水平不高,项目班子不够团结,建筑施工企业对国际工程项目的考核激励制度不完善,项目团队重进度轻成本,这些都有可能导致项目合同工期滞后、项目亏损。一旦项目管理不善导致核心合同条款违约将触发违约罚金甚至履约保函、保证金罚没的情况发生,给国际工程项目带来很大的风险。

二、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应对策略

进行了风险识别后,如何针对识别出来的风险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关键。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为风险应对策略提供支持。国际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应对策略如下:

(一)风险规避策略

国际工程项目所在国发生政变、战争的因素,企业建立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及时评估风险对项目实施的影响,采用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必要时候采用暂停项目、终止项目、撤离人员等措施。如东南亚缅甸国家,2021年的军事政变导致国家局势动荡,针对中国企业的盗抢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中国企业的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故此时应暂停工程项目实施,果断撤回相关人员,待日后该国局势稳定了再重启工程项目。

(二)风险分担策略

1、风险转移策略

国际工程项目可通过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企业对转移后的风险不再拥有所有权,比如国际工程项目应注重相关保险的购买,应为境外的资产以及职工的人身安全、意外伤害保等购买足额的保险。在原材料、设备采购中通过合同约定采用到岸价方式交货,约定未交付前货物风险由卖方承担,从而通过合同约定转移风险。

2、风险对冲策略

为减少国际工程项目汇率波动风险,企业应采用各种手段,通过资产组合的使用、多种外币结算的使用、多种经营战略、金融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对冲。

(1)多种外币结算的使用体现为:国际工程项目对分包单位、供应商采用主合同相同的外币进行结算,在订立工程项目相关的采购或施工分包合同时,约定支付币种与主合同币种保持一致,这样即便外汇及应收账款等外币货币性资产发生了不利的汇率变化,应付账款等外币货币性负债的偿付伴随的汇率风险都是由供应商或施工分包商来承担,这样便能进一步降低国际工程项目的汇率风险。

(2)金融衍生品对冲风险的形式主要有:远期合约、期货、期权、互换交易、套期保值。比如通过远期结售汇合约的主要目的是将未来汇率锁定在一个固定水平交易,通过提前锁定汇率,能够有效规避汇率出现不利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

(三)风险降低策略

1加强保函、保证金的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国际工程项目时,在合同谈判时应尽量争取降低保函、保证金的比例。其一:针对预付款保函,约定最高担保金额不应超过业主已支付减去已扣回的预付款金额,保函额度应随着预付款项的逐步扣回相应的降低担保额度或者重新开具减额保函,从面避免超额担保的问题;其二、严格控制保函期限,避免开具无固定期限的保函,保函到期后及时收回保函,以及时释放保证,避免超期担保、境外业主恶意兑付保函等问题。

2加强境外纳税管理

完善国际工程项目税务筹划水平,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在决定在境外国家开展工程承包服务之前,应首先详细了解该国的法律法规、税务政策等相关信息。为全面、准确的掌握情况,可通过当地咨询服务公司等途径快速获取所需的信息,避免因信息的不准确盲目进入新的市场而可能出现税务方面的风险。其次还应加强境外纳税筹划管理,重视外账处理的规范性,可通过聘请当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外账处理,避免外账处理不符合税法规定产生的税务风险;充分利用国际税收协定及税收优惠政策合理避税,在商务谈判过程争取项目打包税或税收减免;在固定资产进出口过程中采用更加合理的报关方式;在项目所在国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注意完税证明等资料的取得,做好国内抵扣工作。只有加强税务筹划管理,才能更好的防范范国际工程项目税务风险。

3、认真履行合同

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的规定和要求,加强国际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针对合同中主要风险点在前期策划阶段就加以识别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履行合同义务,做好与业主的沟通,并且应注意自身利益的保护,保留项目执行过程中有利的书面证据,如设计变更单、会议纪要等,增加与业主商业谈判的筹码。在工期滞后情况下及时取得业主顺延工期的批复,避免业主对我方工期滞后的反索赔等风险事件的发生。

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的走出去,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些国内主要的建筑施工企业更是将成为国际领先的建筑服务承包商作为自身的战略目标。然而由于国际工程项目的承包面临的环境远远比国内工程项目复杂且多变,面对政治风险、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税务风险等国际工程项目的固有风险,建筑施工企业更应做好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控工作,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风险管控与内部控制制度,重点做好风险识别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从而提升企业抵御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的能力,避免和降低各类风险发生给建筑施工企业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