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气象服务现状探索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9
/ 2

公共气象服务现状探索研究

李晓冬

河北省定州市气象局    河北  定州  073000

摘要:公共气象服务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指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气象服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气象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公共气象服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气象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积极探索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探索研究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气象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内在要求。我们作为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标,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李晓冬

(一)公共气象服务现状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一是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的需求不相适应,灾害性预报的准确率不高,特殊天气预报能力较弱,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专业服务产品精细化严重不足, 服务缺乏针对性;二是气象现代化体系中业务、创新、人オ三者不平衡,科研与业务服务结合度不高、人才结构与工作实际不适应,各个方面优秀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气象科研实际应用不够;三是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制约气象事业快速发展。
(二)改进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改进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措施主要是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优势,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

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是提升服务水平、业务能力的正确方式和有效途径。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气象预测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气象业务为基础,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步伐。完善公共气象服务流程、服务规范,质量考核和效益评估,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围绕强化气象基础能力建设,大力提升气象精准预报预警能力,开展暴雨、强对流天气等灾害性天气客观化方法研究及应用,智能网格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1公里,0至12小时时间分辨率达到1小时。完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灾害性天气监测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提升暴雨预报预警能力。推动气象精细化服务发展,构建“云+端”气象服务新业态,探索气象数字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方式和运行机制。依托信息发布平台,努力实现气象预报、气象预警、气象实况、生活气象指数及时推送,使气象服务产品自动感知、智能研判、精准推送,形成智慧气象服务。

2、继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突出保证基础业务质量稳定。
继续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加强规章制度执行,提高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感;继续加强学习和岗位练兵,练好基本功。抓好日常仪器巡视维护、观测发报、报表审核、网络维护等关键环节,继续完善基础业务流程,搞好质量控制。组织制定和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急需的规范标准,积极研究开发气象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加强探测业务及保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规范预警信息发布,灾情直报流程及制度。健全应急响应机制,落实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加强预案演练,全面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3、继续抓好气象服务,突出气象防灾减灾
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是党和国家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以赴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以"一年四季不放松,一个过程不放过” 为宗旨,努力实现气象服务“无所不在,无微不至”,做到服务准确、及时、优质、高效,切实当好决策气象参谋。要始终坚持以需求为牵引,全面做好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气象工作的首位,秉承气象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的根本宗旨。毫不放松地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切实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作为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首要任务。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工作。提高科研与业务结合能力,促进内在质量的稳定提高。
4、加强为“三农”服务,突出特色服务。
把服务“三农”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水平,着力增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接收能力。提升气象信息和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协理员队伍。加强农业气象业务能力建设,促进农业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发展。加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警和病虫害气象服务。以农网、先锋网或政务网为依托,全面实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强农村气象信息员(协理员)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培训,使气象信息员成为气象信息通讯员、气象灾害预报与警报接收传播员、气象灾情收集报告员、乡镇自动站日常巡视和维护管理员。

5、加强科技服务,突出部门合作和社会管理
与发展改革、建设、规划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推动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突出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继续加强地方气象规章建设,依法履行气象信息发布、防雷安全、气球施放安全、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防灾减灾等社会管理职能。加强与职能部门合作,依法加强防雷社会管理,进一步规范防雷安全检测、雷击风险评估、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等,加强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学校、社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雷减灾宣传教育。

6、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助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认真落实气象系统双重财务管理体制,持续增加地方财政投入,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政策供给,将我市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气象预警能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等气象事业发展所需地方财政投入纳入年度预算安排,支持气象部门在全市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积极发挥作用。

结论:总而言之,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是促进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尽管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许多挑战需要持续努力解决。气象部门应当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充分利用公共管理和公共气象资源,建立完善的气象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公共气象服务的综合实力,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苹,叶泓麟.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12):232.

[2]陈结连,黎欢兴.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未来发展方向及思考[J].吉林农业,2019(08):106.

[3]张英波,董学飞,于智慧.新形势下发展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和分析[J].农家参谋,(31):133
[4]白秀芳.新形势下发展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J].农技服务,(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