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宝患分泌性中耳炎症状有哪些?

/ 2

[1]宝宝患分泌性中耳炎症状有哪些?

税文军

成都市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733

某一天刘女士发现宝宝骚扰耳朵,且呼叫反应比平时迟缓后,带宝宝来到我们耳鼻喉科医生处就诊,医生仔细观察并检查了宝宝的耳朵后,发现宝宝的双侧外耳道轻度充血肿胀,少许耵聍,取出耵聍后可见双侧鼓膜呈淡黄色病变,鼓室有明显的积液,液平面形成,听力检查呈轻度传导性听力损失;同时检查鼻腔可见:双侧鼻粘膜轻度苍白、水肿,中下鼻道及鼻咽部可见少许分泌物潴留,提示宝宝可能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炎伴过敏等。医生告诉刘女士,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中耳粘膜的非化脓性炎症,临床上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外耳道轻度充血肿胀系患儿常骚扰耳部所致。医生建议刘女士给宝宝外耳道使用抗生素滴耳液,以减轻炎症症状,鼻腔滴用呋麻滴鼻液收缩剂及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如内舒拿;口服鼻炎药物,如通窍鼻炎颗粒;粘膜促排剂,如桉柠蒎;抗过敏,如氯雷他定糖浆等治疗,若鼓室积液特别严重者可要行鼓膜穿刺,甚至鼓室置管术等。刘女士听从医生的建议及安排,并按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剂量和频率,她也注意观察宝宝的症状变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复诊。

为什么会患分泌性中耳炎?

宝宝患上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宝宝的咽鼓管比成人较短、较窄,且鼓室与鼻咽部的位置更为接近。鼻咽部腺样体较成人肥大,这使得宝宝更容易将上呼吸道的病原体及分泌物(如细菌、病毒等)引入鼓室,从而导致鼓室粘膜反应,积液,咽鼓管功能障碍不易排出等。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抵抗力较弱,因此当宝宝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鼻窦炎等)时,病原体很容易通过鼻咽部咽鼓管进入鼓室腔,引起中耳炎。

宝宝的扁桃体在生理上与鼓室管相连,当扁桃体发炎时,会导致鼓室管阻塞,影响鼓室内积液的排出,从而引发中耳炎。一些特定的疾病或状况也可能增加宝宝患上分泌性中耳炎的风险,如过敏性鼻炎、鼻咽炎、遗传因素(腺样体肥大,鼻咽部狭窄)等。

分泌性中耳炎在宝宝中较为常见,因为宝宝的生理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条件也可能增加宝宝患上分泌性中耳炎的风险,如二手烟暴露、低温、湿度大、污染环境等。

听力下降是症状之一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儿童的咽鼓管较短、较窄,加上体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反应能力差,容易发生鼻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继而引起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鼓室粘膜黏液分泌过多的炎症,导致中耳腔内积液无法自咽鼓管排出,长时间积液后,会扩大中耳腔及鼓室,检查可见鼓膜约膨出,时间再长可致听骨连粘连形成黏连性中耳炎;干扰听力,引起听力下降。早期症状包括听力变得模糊、较小声音难以辨认、常常要求别人重复话语等,若不能及时治疗,会导致听力严重下降,严重者影响语言习得与发展。

耳部闷胀感,患儿搔耳

耳部闷胀感是分泌性中耳炎常见的症状之一。当宝宝患这种中耳炎时,耳朵内部的鼓室腔会积聚过多的液体,导致中耳与外界气压失去平衡,这使得宝宝感到耳朵内部有一种闷胀或压力感,就好像有东西堵住了耳朵一样。这种不适感可能会伴随着听力减退、耳鸣等症状,给宝宝带来一定的不适和困扰。

其次,患儿搔耳是宝宝自身对于耳部不适的一种自然反应,当宝宝感到耳朵闷胀时,他们可能会试图通过搔耳来缓解不适感。这是因为搔耳可以刺激耳部的神经末梢,引起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变,从而暂时缓解耳部的不适,宝宝搔耳还可能是因为耳朵内部的分泌物引起瘙痒感,搔耳可以减轻瘙痒感。搔耳并不是解决分泌性中耳炎问题的有效方法,反而可能加重炎症和感染的风险。因此,当宝宝出现搔耳情况时,家长应引起重视,勿让宝宝过度搔抓耳朵。

反应较以往迟钝

分泌性中耳炎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疾病,宝宝患上分泌性中耳炎时,中耳内的积液会对听觉传导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其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表现。

行动缓慢、反应迟钝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常见表现,这是由于中耳内的积液影响了听觉传导的过程,使得宝宝难以准确地接收和理解外界的声音,从而导致反应变慢。在日常生活中,宝宝可能会表现出较为迟缓的动作和行为,例如迟迟不愿意爬行、走路、唱歌或者参与交流等。

会出现耳痛和耳鸣

宝宝患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会出现耳痛和耳鸣的症状,这是由于中耳积液引起的压力变化和刺激所致。宝宝患上分泌性中耳炎后,中耳内的积液堆积会导致中耳内部的压力增加。这种压力变化可能会刺激鼓膜,引起一定程度的耳痛。宝宝可能会因为耳痛而感到不适,表现出哭闹、揉耳朵、不喜欢抚摸耳朵等行为。有些宝宝甚至会睡不好觉,因为仰卧时耳朵受压会加重耳痛的感觉。 此外,宝宝患分泌性中耳炎还可能会出现耳鸣的症状。

耳鸣是指在没有外部声音刺激的情况下,宝宝仍会感到耳内传来嗡嗡、响声等不同形式的听觉感觉。这是由于中耳内的积液或中耳组织的炎症刺激,导致听觉神经传递异常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耳痛和耳鸣可能是宝宝患上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但并非所有患病宝宝都会出现这些症状,因每个宝宝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有些宝宝可能只表现出偶尔的轻微耳痛或耳鸣,而有些则可能有严重的耳痛和持续的耳鸣。

面对分泌性中耳炎应该怎么做?

当宝宝出现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医生会通过仔细观察宝宝的耳朵、听力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如耳窝、咽喉、鼻咽等,来确定宝宝是否患有分泌性中耳炎。根据宝宝的具体病情,医生可能会采取药物治疗、洗耳、滴鼻、贴药、手术等不同的治疗方案。

根据医生的建议,给宝宝使用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过敏药物,收缩剂、促排剂等。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药物,并完成整个疗程,避免过度或不足。

可以用温湿的毛巾轻轻敷在患耳部位,每次敷10-15分钟,多次重复。这可以缓解宝宝的耳痛和不适,并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消退。 如果宝宝耳痛较为明显,可以给宝宝使用医生推荐的非处方止痛药或处方药物。但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剂量和频率。 如果宝宝鼻腔无特殊病变,可教会宝宝行咽鼓管吹张自行吹张法。给宝宝提供健康的饮食,增加免疫力。避免吃冷食物和过多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咖啡、糖果等,以减轻炎症刺激。

如果症状恶化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再次就诊。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家长应注意保持宝宝的鼻腔清洁,避免疲劳过度和二手烟暴露等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1]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