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留园理景手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0
/ 2

苏州留园理景手法研究

王志明

身份证号码:340223199407083536

【摘 要】  苏州园林常被认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作品,而留园则是具有代表性的苏州园林之一。区别于徽派建筑以直观的外形,白墙灰瓦的建筑特征诉说徽州历史文脉,苏州园林则是以抽象、隐晦的方式反映地域文化特征。本文以留园为例,从园林中庭院、建筑、花、木、水、石等元素出发,试图从具体的理景手法的角度来理解苏州园林更深层次的魅力,从而为园林景观设计实践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 留园  理景手法

1 留园概况

  留园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经清朝多次修缮扩建,现占地23300平方米。园区由四部分组成,其中央为寒碧山庄,是留园的精华部分并经营时间最长。东、北、西部分别于光绪年间增设。按建造年代和主题,花园部分可分为园林中部的山水景观、东部的庭院景观、北部的山林景观和西部的田园景观。在总体布局上,兼顾四个部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设置空间互补性的主题和类型,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2 庭院与理景

2.1 庭院的概念

  庭院是连接园林和建筑的过渡空间,通常由厅堂和廊道、山石、植物等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1]。留园的庭院空间是由尺度各异的院落和开阔的自然园林组成,两者之间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2.2 庭院与主园的关系

  以留园中部庭院为例,其主要构成元素包括山石、水体、花木和建筑。其中,山石和水体是主体景观,建筑只占据了少部分空间。该庭院的建筑和主园中的山体都具有游赏功能,都是体量庞大且能够游观的实体,能够分割空间,同时也是重要的景园背景屏障。在庭院中,游客可以沿着曲折的土山漫步,欣赏水体和建筑。因此,庭院与整个园林环境的协调是必不可少的,其并不是主园中独立的小院落。        

3 游赏视线与交通流线下的理景

3.1 游赏视线下的理景

在较小的庭院空间中创造丰富的视觉场景,是庭院理景中较难处理的问题。例如从入口、曲溪楼、清风池馆、远翠阁、闻木择香轩、涵碧山房、到明瑟楼,针对这一浏览路径,可以分析出几个规律。首先,在一个空间变得开敞之前,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收束和酝酿过程。其次,空间的开敞程度越高,其之前的收束过程往往就越漫长。最后,空间的开敞与收束转折点常常是游线的分支点。[2] 留园在造园时,运用空间序列关系和精心设计游赏场景,例如通过石景和植被的遮挡,引导游人欣赏园中的微景。在通廊中观景,六扇窗花分割画面,框出多幅图景,而每个窗花分割得到的竖框又能组合出不同的画面,让观者在坐、立、行、卧时获得不同的视觉体验。这些设计引导游人流线,提高游园体验,营造了一个变化多样的世界。

3.2 交通流线下的理景

园林中有多种元素可以用于交通组织,如廊、小院、轩、园林小径、亲水石阶等。其中,廊、轩、小院通常被组合成环形流线,为游客提供清晰的路径引导。尽管园林小径在交通组织上与廊的功能似乎有所重叠,但它是实现空间层次和山水意境的必要手段,而亲水石阶则为空间的丰富度和活动性添加了更多的可能性。总之,在园林中,交通组织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游客的行进,更是为了营造空间氛围和美学效果,因此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元素的组合和设置方式。[3]

4 建筑形态中的理景

私家园林在我国古代造园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特征之一是以建筑物为主导,这在著名园林学者陈从周先生的《说园》一书中得到了印证。他指出:“必先造花厅,然后布置树石”。 [4]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留园的建筑布局尤为独特,重楼叠阁、装饰精良、雅致简远,建筑与庭院的空间组合极为巧妙。具体而言,留园的建筑布局可分为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五类。 [5]

4.1 厅、轩、馆

江南园林中厅堂建筑的布置有以下几点规律:(1)建筑体量较大,形式规整;(2)所处位置较为突出,既是观景的场所,又是园中的主要观赏建筑;(3)面朝南北;(4)厅、堂建筑周围的交通组织灵活,与园中各景区相连。而轩、馆建筑在江南园林中也有自身的规律:(1)体量中等,建筑造型灵巧秀美;(2)所处位置较为开阔,经常居高临下,并多处于成组的建筑群之中;(3)小庭院内堆叠花台、石峰,种植花木,构成幽静的环境,适合生活起居和会客之用。

4.2 楼

在苏州园林中,楼和阁因其高耸的形体,在园林中显得轮廓线突出,引人注目。一般来说,楼多位于园林的主景区,便于欣赏园外的景色。阁与楼相似,造型更为轻盈,多为重檐四面开窗。平面常作方形或多边形,屋顶则采用歇山式或攒尖顶式。随着时代的变迁,楼阁也逐渐连用。

4.3 榭

江南园林中的榭具有以下特点:建筑体量一般中等偏小,造型轻巧,临水面或花境而建。一般处于有景可观之处,并在临景观一面设美人靠,选址和形态通常因景而设。

4.4 亭

园林中的亭是一种小巧、简单、别致的建筑,它的选址非常灵活,几乎可以放置在任何合适的位置。随着园林艺术的发展,亭不仅仅是驻足休息、纳凉避雨的场所,更成为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

4.5 廊

留园的廊道是江南园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能形成一个环路,即使不是自成一体也会以建筑或其他有顶覆盖的结构相连,以避免中途中断。廊道的走向总是随着园内地形的变化而上下起伏,如果是平坦的地形,则会修建平地廊道,而在山林区域,廊道也会跟着地形的变化而曲折起伏。

5 花石水木中的理景

5.1水

留园中水体分为中部、西部、东部和北部四部分,其中中部水体是留园的精华所在。留园中心水域汇聚全景,水边环绕着廊道、人工建筑和自然山石,形成多样的视线关系。水池中有两个相连的岛屿,其中以大岛和小蓬莱为主,濠濮亭坐南朝北,曲折的岸线形成半岛和湾等多样的水体形态。水体是留园的精华,构成了多样的视觉景观。 [6]

5.2山石

  北侧的山体空间是留园中部水体的主要构景要素。当游人从南面观赏时,可以形成前水后山的整体景观。与西侧山体相通联,共同形成了水景源头的构思。折廊部分被屏蔽于山后,划分出另一层空间。山体本身为块状空间,空间较大,层层叠砌、复杂曲折。西部景区是以山石为主题,用土和石头交错搭建。山高七米,长六十米,南边有小溪,种植区域周围有不同层次的石头。中部山路弯曲有致,沿着水岸方向高低错落,山顶设有观景平台和可亭,旁边有两棵古老的银杏树。这个山和涵碧山房相对,有两条石径通往可亭和小蓬莱曲桥。

5.3植物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在园林中扮演着组织空间、创造意境和烘托主题等多种角色。留园庭园中,植物常常与山石地势相结合,以近距离观赏为主。多层次的搭配和种植形态优美的花木能够丰富景观,增添园林的美感。[7]。

5.4建筑小品

庭院中比较有趣的小品包括:圆月门、天井等。在园林中,建筑小品的作用不可小觑,它能够增添细节,丰富空间层次,使得整个园林内容更加多样化。

6 总结

本文以苏州留园为研究对象,从园林中庭院、建筑、花、木、水、石等元素出发,结合苏州地区自然与历史文化,分析了苏州园林中的理景手法。文章阐述了庭院与主园的关系、游赏视线下的理景、交通流线下的理景、建筑形态中的理景、花石水木中的理景等方面,全面探讨了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构建手法。文章呼吁我们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园林的理念与理法,基于传统并重新创造,对于传统造园理法进行继承与发展,以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敦祯.苏州古典园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盛迪平.留园研究[J].浙江大学.2009

[3]于跃.基于可见性的留园空间构形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2012

[4]陈从周.《说园》[M].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

[5]成婧欢.简析苏州园林之美[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6

[6]尹玉洁.基于空间结构分析探究留园造园理法[J].北京林业大学

[7]徐明.论植物主题造景及在江南地区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