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流程模式的改进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1
/ 2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流程模式的改进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周丽赟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 急诊科 200940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流程模式的改进及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本院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摸球分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抢救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进后的抢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在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心电图监测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心力衰竭、室间隔穿孔、心包炎、休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抢救护理流程可缩短临床急救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对挽救患者生命发挥积极影响,值得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流程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重,患者必须接受急救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在此过程中,急救治疗固然重要,但通过临床科学护理提高急救效率和安全性,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1-2]。据此,本次试验选择80名对症者,以分组方式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流程模式的改进方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20-2021期间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病历资料齐备;病史清晰;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剔除有其他重大疾病或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选出的80例患者参与摸球,对照组40例,男女1:1;(65.11±3.44)岁。观察组40例,男女1:1;(65.19±3.42)岁。择取80名患者家属,根据患者分组方式进行分组,男女1:1,(39.11±6.45)岁,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操作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抢救护理流程:即接诊后立刻出诊,给予患者体征监测和心电监护,到达医院之后联系相关医师会诊,根据手术情况安排住院,提前准备手术,完成其他基础护理事项。

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进后的抢救护理流程:(1)强化急救护理培训:为确保急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应当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实践演练急诊护理流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尽可能提高个人工作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2)指标监测和上报:达到现场之后尽快建立静脉通路并完成心电图监测,责任护士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跳、脉搏、血压、意识等),判断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并将相关影像学检查汇报医生,并遵医嘱给予患者急救护理措施。(3)开辟绿色通道:转运患者的途中和急诊科联系,开通绿色通道,同时安排专人值守,保持绿色通道始终畅通,提前做好准备,患者到院后立刻协助转运,急诊预检护士应在2-3min内完成病情初估并分诊到对应急救室。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心电图监测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抢救时间,时间越短表示临床急救效率越高。②记录心力衰竭、室间隔穿孔、心包炎、休克发生例数,计算比值,均计入并发症发生率计算,比值越低表示急诊护理安全性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处理计数(χ2)和计量(T)资料,差异显著(P<0.05)。

2结果分析

2.1临床急救时间

表1结果:观察组心电图监测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表1临床急救时间记录表 [X±S](min)

组别

例数

心电图监测时间

建立静脉通路时间

分诊评估时间

抢救时间

观察组

40

4.72±1.19

4.26±1.27

1.28±0.08

36.46±1.18

对照组

40

6.56±2.41

6.18±1.31

2.44±0.18

38.18±2.17

T

-

4.3297

6.6554

37.2454

4.4040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并发症发生率

表2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心力衰竭、室间隔穿孔、心包炎、休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并发症发生率记录表[n(%)]

组别

例数

心力衰竭

室间隔穿孔

心包炎

休克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0)

0(0.00)

0(0.00)

1(2.50)

2(5.00)

对照组

40

2(5.00)

3(7.50)

2(5.00)

2(5.00)

9(22.50)

χ2

-

-

-

-

-

5.1647

P

-

-

-

-

-

0.023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重,缩短临床急救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关键。

常规抢救护理流程内容单一且方法简单,无法全面应对护理问题,而改进后的抢救护理流程囊括培训演练、指标监测和上报、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是常规抢救护理流程的升级和补充,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具体来说:培训演练是改进后的抢救护理流程的前提和基础,旨在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可快速、规范、有效完成急诊护理流程,减少意外发生,提高急救效率,指标监测和上报可使主治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从而及时响应,正确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治疗安全性,开辟绿色通道可避免时间浪费,最大限度缩短抢救时间,从而保障抢救效果

[3-4]

上述试验结果指出,观察组抢救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可知改进后的抢救护理流程可缩短临床急救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巨大,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君娅.急诊介入护理流程对提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9):5520-5523.

[2]雷军,罗尧岳,刘晓,姚硕,彭娉婷.基于失效模式联合效应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流程风险管控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9):3595-3599.

[3]邢翠翠,刘银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实施优化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1,7(19):36-38.

[4]翟佳,林静,齐静.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校医,2021,35(06):449-45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