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庸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1
/ 3

浅议中庸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李倬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省昆明市 650504

摘要: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其中,中庸之道作为其核心,从古至今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但在当代中庸时常被视为无所作为、消极保守的代名词。本文通过从中国哲学史角度探寻中庸的本意,思考当下社会当代人对中庸的错误理解与运用,理解中庸之道的重要意义,对于素质的培养、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儒家 中庸之道 现代意义

一、儒家中庸之美

(一)中庸思想的形成发展

1、中庸的释义

关于“中”,《说文解字》认为:“中,内也”,即里面、中心的意思。唐兰认为“中”是一面旗帜[1],代表的是具有抽象、标志性或是模范作用的人或物,能够把群众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从而引申出“中央”、“中间”的意思。而雷庆翼认为“中”的本义是事物的中点或中部[2],有平衡和中央的意思从而引申出“正”,即不偏不倚的意思。后来“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引为遵守、符合某项要求或规则标准。

而关于“庸”,王夫之《读四书大全》卷二[3]:“若夫庸之为义,在《说文》则云:庸,用也。《尚书》之言庸者,无不与用义同。”在这里“用”通“庸”,用就是能够做,可以做,因此可以把“庸”视为使用、施行、平易可行的意思。

2、中庸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中庸”是儒家的基本思想观念之一,《中庸》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并为后世儒家编入《礼记》成为儒家基本经典之一。但在中唐之前,《中庸》并未受到充分地的重视,直到宋代才有儒家和佛家的大力推崇,至朱熹把《礼记》编定为《四书》之一,才确立了其在儒家经典中的特殊地位。

唐宋时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一个阶段,表现为佛教与道教势力日渐增强,形成了儒家与道家斗争激烈且愈演愈烈的局面。从小被儒学熏陶韩愈极力推崇孔孟之道,为了弘扬儒学对道教和佛教进行过猛烈的批判,并在吸收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道统,开创道统观先河,主张仁义道德应一脉相传,以求恢复儒家的统治地位[4]。韩愈所著的《师说》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程朱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朱熹在《中庸章句》序篇中指出:“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就能达到万事万物和谐发展的最高境界,并将其给予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高度赞扬。朱熹在受到韩愈等人道统观影响的思想基础上,同二程等人提出了理学新思想,在探讨天人合一的同时提出并论述修身养性的观点,对于现如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深远的意义。

(二)中庸思想的含义

中庸之道本质上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合。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中庸所提倡的的两大内容。中庸思想强调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并强调以己度人、和而不同的人际交往方式,旨在说明矛盾的统一和均衡的把握以达到人与人的和谐;而人与社会的和谐正是中庸所说的要保持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共处的表现。

在古代儒家将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并对个人的性格养成和处理人际关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个人修养方面,儒家提出“君子慎独”,主张个人即便在独处是也应保持谨慎戒持,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孔子也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观点要求人们学会自省,促使人们正视、反省自己,发现自身的缺点加以改进从而达到自我的提升。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儒家提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用来告诫人们在与遵从中庸之道的君子相处时应真诚以待;而在对待背离道德的小人时,应保持中庸的立场,不与其过分纠缠,但也要正直、直率地指出对方的不足,坚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态度。最终从修养自身内在品德出发,外化到其他人或事物中,在利人中成就自我达到“化物至诚”的最高境界。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中庸思想同样适用于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首先,中庸之道在治理国家方面有重要体现。古时,舜在治世治民中运用“执两用中”、“允执其中”的原则,通过中正调和的方式和合理适度的政策治理国家;孔子提出“为政在人”来强调执政者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理政和民生福祉的关系,主张适度宽柔的政策,反对严苛的刑罚。当今社会,“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对于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具有现实意义。

二、中庸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一)“和而不同”的和谐原则

西周末年史伯最早把“和”与“同”的看做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并加以论述,他认为“同”指的是几个事物简单的叠加、拼凑,而“和”则为事物之间的关系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能催生出新事物。后来,晏子用“烹调羹汤”的举例来说明矛盾犹如各种调料放置在锅中,加之特定火候的条件,从而达到一种“相济”、“相成”的和谐状态,而并非简单混合、折中。孔子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史伯晏子的思想,提出“和而不同”的理念并运用于其的教育实践。一方面,孔子将“叩其两端”方法用于教学,这种方法与苏格拉底“问答法”类似,主要通过反复诘问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使学生学会从整体上分析,从思考事物的矛盾中获取知识,克服疑难。另一方面,孔子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是“中庸”矛盾方法论在其教学理念中的重要体现,他善于寻找学生领悟与懵懂的状态之间关键节点,从而在恰当的时机加以启发,循循善诱达到一种举一反三的效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求知欲。另外,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原则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抓住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教育,这一教育原则在当代素质教育中同样适用。

(二)“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

“过犹不及”被视为中庸思想的一般方法论,孔子认为“过”与“不及”为事物的两端,而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把握两端,取其中间。矛盾及矛盾的两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不能为主体所创造或消灭,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解决矛盾也并不是简单的进行调和与折中,而是强调人们要抓住矛盾的关键点或规律性,即对于事物“度”的把握是否达到一个恰到好处、适中的状态。毛泽东同志指出:“‘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作两条战线斗争,去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过与不及乃指一定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当其发展到一定状态时,应从量的关系上找出与确定其一定的质,这就是‘中庸’。”[5]因此,“中庸”可以视为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中庸思想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把握事物的“度”并用以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在适当的时机促成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三、中庸思想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一)当代人对中庸之道的误解及原因分析

1、当代人对中庸之道的误解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伴随而来是功利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使得人们在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时往往会忽略精神文化的投入和对自身道德品格的修养。

从个人角度看,现如今,国家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年轻一代也面临着由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与挑战,由此带来的“躺平”文化在年轻人中受到追捧。这种消极价值观容易使年轻人面对工作、学习不思进取、生活安于现状,并导致许多年轻人为逃避就业压力依赖父母“啃老”的现象。其次,随着人们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使用率不断提高,一些无良媒体通过对新闻热点事件报道断章取义的方式刻意制造流量和话题博人眼球,于是许多人在缺乏法治意识和思辨能力的前提下容易被他们引导,肆意对新闻热点事件评头论足、批判他人甚至挑起对立。另外,时代的发展也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比起传统的纸媒,许多人越来越习惯如“抖音”、“微博”等微阅读方式带来的短暂视觉冲击,这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难以静下心来思考与学习,并营造出一种“浮躁”的社会氛围来强调对物质的追求,这些使得当代人离中庸越来越远。

从当代社会、国家发展层面来看,现如今一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如毁林开荒、过度放牧使森林和草地遭到严重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沙漠化、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其次,十八世纪以来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伴随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急剧增加,不仅使全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使得人类面临资源短缺和枯竭,并且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另外,当代国际社会所面临的贫富分化、信任危机、冷战思维、零和博弈、单边行动、热点争端冲突与局势动荡等问题,从根本上表现为人类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国家的合理关系的问题。因此,践行中庸之道对于人类当前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全球性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2、当代人误解中庸之道的原因探析

中庸之道在春秋时期正式被孔子提出,发展至今,它的本意一直饱受争议,而发生改变的转折点便是宋代程朱理学出现。当时他们身处的社会环境与春秋时期有巨大改变,朱熹将“中庸”视为折中调和,这也是后人开始对中庸本意开始产生争议的来源。从宋代开始,社会上出现了“愚忠、愚孝、愚贞、愚节”的观念,这些观点和现象到了明清晚期更为显著。忠孝思想源于儒学,中庸也强调要明白事理再去做事,当出现“四愚”时,反映出中庸思想由于曲解与腐化已经逐渐失去其原本的含义。

而在近现代社会,一方面,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庸之道在20世纪初受到了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曾被曲解为折衷主义、平均主义、庸俗主义、妥协主义、投降主义等,造成人们对于中庸的理解走向平庸化,并且由于时代产生的特殊革命环境,当时对于“中庸”的批判是缺乏理性思辨的。另一方面,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现代西方哲学及马克思主义者对“折衷主义”的批判性认识,导致这一时期人们在审视传统文化时对“中庸”的认识发生偏向。而如今,学界对“中庸”的理解依然存在争议,认为中庸之道在践行过程中带来的更多是消极的一面,对中庸思想缺少全面客观的评价,并且当代哲学史论著与教科书大多把“中庸”解释为调和矛盾,折衷主义。另外,现代社会人们在物质层面的到得到满足之后,倾向于将精神追求寄托于传统文化并企图从中获得启示,但在后现代思潮冲击下人们在精神层面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日渐式微,这些原因中庸之道被简单理解为折衷主义式的“和稀泥”。

(二)中庸之道对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在中庸之道里,以“中”为“本”,以“庸”为“用”,便可看出中庸之道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关切,要求人们秉持平和中正、与时俱进的态度来使用中庸之道,使其在认识与践行方面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1、个人意义

学习中庸之道对于社会个体而言具有对内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由内而外规范言行举止,进一步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在个人格培养方面,儒家以培养文质兼备的“君子”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认为道德高尚的人应具备内在仁义道德的质,外在应培养具有礼乐修养的文,二者缺一不可,才具备成为“君子”的条件。其次,关于德行的修养,儒家进一步对“君子”提出“克己复礼”的要求,也就是要求人们依照中庸之道在自身欲望与理性寻找一个平衡点,节制有度,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在言行举止方面,儒家提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主张先是以严格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的规范,进而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其次,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上,儒家贯彻中庸之道的“和为贵”理念,以促进人际交往之间的和谐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从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凝聚力,促进国家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坚持“和为贵”的相处之道,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妥协、折衷,面对背离中庸之道的思想行为,应当直言不讳,用自身的德行去感染他人。从实现人生价值方面,儒家主张辩证地看待“人定胜天”的观念,主张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补充先天条件的不足,并强调注重内在道德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而不是执着于外在的条件和环境。而相对于那些无法改变的条件,应该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通过扬长避短来更好地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

2、社会意义

从社会治理方面看,“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强调推行“仁政”,即养民、富民、惠民、施恩于民。“爱人”及“仁政”思想对于我国当代社会治理具有借鉴意义,集中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而奋斗,致力于推进社会长治久安。其次,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在当今变革动荡的国际社会中,并没有像一些强国实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而是强调国家之间的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构建和谐的外交关系。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来看,儒家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求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认识、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并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其次,在现今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局面下,儒家所提倡的“取物以节”、“欲速则不达”的思想符合我国目前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扭转过去为了发展片面追求速度不顾质量向自然无节制索取的行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推进文化自信层面角度看,一方面回归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回到过去,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特点,如中庸之道中“慎独、忠恕、至诚”等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能够为最广大人民所接受和践行。另一方面,人们在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时,需要采取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态度,取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去其糟粕,让传统文化能够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 郑先兴.论中庸[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46-52.

[2] 中庸全鉴 / (战国) 子思著 ; 东篱子解译. -- 2 版. -- 北京 :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4.1 ISBN 978-7-5180-0163-7.

[3] 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45-146.

[4] 雷庆翼. “中”“中庸”“中和”评议 [ J]. 孔子研究 , 2000.

[5] 韩愈的道统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王平川,刘淑霞.唐都学刊 . 2006(04)


[1] 郑先兴.论中庸[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46-52.

[2] 雷庆翼. “中”“中庸”“中和”评议 [ J]. 孔子研究 , 2000.

[3] 郑先兴.论中庸[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46-52.

[4] 韩愈的道统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王平川,刘淑霞.唐都学刊 . 2006(04)

[5] 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