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1
/ 2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策略分析

李敏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在新时期信息快速交互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英语语言能力的增强对推动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和增强中外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成为我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实施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重要举措与方式。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新世纪的提出,对于人才培养的主体在实践运用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世界信息与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的各行各业对全方位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做出全新的改革创新,并逐步开启能够适应国际交流发展的应用型英语人才。目前,国内高校塑造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转向于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构建现代大学教学模式和体系。

大学英语是全校性的通识教育必修课,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的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程团队结合学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其英语知识、综合能力与素质结构要求,结合学生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和人才市场的就业需求,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和思政融入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和应用能力。

1.明确多层次课程目标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团队梳理并优化了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目标与支撑内容及要素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对毕业生的英语能力的培养要求将大学英语的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知识培养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培养目标。其中,知识培养目标定位在能够掌握教材中单词和短语的发音、意思和用法,熟悉精读课文的大意、主旨和文章结构,掌握其中涉及的英语语法知识、长难句分析方法、常用句子结构的用法和相关的写作技巧,能够与所学专业结合,获取所需的英文素材以及阅读国际期刊、把握所学专业的国际动态。能力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所学词汇、短语、句子结构和跨文化交际知识等应用到口语和书面表达中,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对所学专业中涉及的知识点利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等。而情感培养目标则贯穿于课程始终,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强化文化自信;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爱国情怀、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主动担负起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2.营造实践教学环境

培养应用型人才,重点是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上要充分认识到验证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开展实践教学,同样也是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结合,为未来工作能力奠定基础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根据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与教学设计,结合各个专业特点以及学生未来主要的就业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不断调整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目标、模式与方法、实践教学的投入、培养环境和教师发展等要素。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展的实践教学环境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即为教师的参与,再次过程中,需要将教师的发展和组成作为整个工作的重要环节。调动大学英语教师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深入参与各项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教研室内部积极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思想理论的分享讨论会,传递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与能力组织结构。在教学模式改革上,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吸引社会行业专家和人才参与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也积极与校外企业联合,增设行业导师机制,实施协同育人机制,增加学生实践机会与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企业行业前沿发展结合,开展创新创业,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产学研用结合作为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突破口。

3.加强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应用型人才培育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高校英语课程本身就是国内与国外文化的链接部分,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势必会与国际接轨,加强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世界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养成客观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应制定具有专业特色性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融合英语教学改革和前沿课题,引导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在英语学习中加入思政的教育,能够给予学生更大的文化冲击感,也是增强对国家、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中,通过中西文化对比,了解中西方文化,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了解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差异以及发展趋势,在纵横比较中学会分析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意识与愿望,培养学的生思想觉悟和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对国家、民族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

4.结语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应用型人才作为国家未来发展中的强大力量,是教育改革的发展研究中不能忽视的一个方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是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满足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需求的有效途径。基于次培养目标,高校应加强重视和研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实现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层次化课程目标,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实践提供更多机会,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发展辩证创新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加直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人民日报,2016-12-09.

[2]赵岩,刘盈君.混合式教学在英语教育中的实践与发展—评《当代高校英语教学与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2021(7):130.

[3]张攀.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究[J].校园英语,2021(44).

[4]刘纯青,罗譞,易桂秀.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21(12).

课题题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2020年山东协和学院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理论实践研究专项,项目编号: 2020GD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