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金融支持探索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3
/ 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金融支持探索与对策

卫芬

旬阳市乡村振兴局 陕西省安康市 725700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不断发展,同时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发展,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乡村振兴同时也是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基于此,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是地方各级政府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金融;对策

引言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发展乡村产业经济首先要解决农村地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金融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驱动力。探究如何推动数字金融更好地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对于有效发挥数字金融优势,持续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金融支持兴的内在逻辑

农村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反过来乡村振兴推动着农村金融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但是,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中,农村地区资源外流严重、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农村信贷供求不平衡导致乡村振兴中无法满足农村居民旺盛的资金需求,由此可知,金融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升,且必须认识到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展开,在立足实践需求和人民至上的基础上,农村金融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而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使得农村金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实现农村金融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最终有利于农村金融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协同发展进步。

此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个整体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对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进行区域性研究,即分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而不是仅局限于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某一方面,即经济、文化、收入等,否则会造成同质化的金融措施服务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从而降低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整体效果。

2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突出问题

2.1农村金融立法较少,资源分散

虽然国家在2021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该法对改进、加强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和服务给予了法律保障,但是细化的以农村金融促进条例形式的法律法规还没有成型,农村金融立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2.2农村金融产品较少,供给有限

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面向农村提供的个人贷款产品、企业贷款产品较少,农户信贷业务规模较小,农村金融供给非常有限。

2.3经营管理风险较大,基层金融人才匮乏

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和村两委职能交叉严重,在资金使用、人员配置和功能发挥等方面重合度高,经营管理上也往往延续村两委的管理模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日常经营管理决策受村两委或村干部束缚过大,而村两委基层事务繁杂,对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的关注和投入不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遍缺乏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大学生村官等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人才很难参与到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造成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风险较大。

3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3.1完善相关金融支持主体制度,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完善乡村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主体法律制度关键在于将金融机构作为乡村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主体,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对金融政策乡村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金融机构在金融支持上的价值。由相关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活动对于金融机构关于金融支持的方法、模式、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从而保障乡村产业发展金融支持顺利进行。在相应的金融支持主体法律制度的指导下,对乡村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资金规模、用途、使用、评估都作出明确的规定。该进行立法,通过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促使政策性金融机构履行相应的义务。

另外,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和“三变”改革情况,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股金理财、股权融资和涉农增值配套服务,实现农村集体经济资产保值增值。其次,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对经营性农村集体经济,重点进行资产保值增值、扩大再生产的金融产品创新;对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重点进行开发性资金需求产品创新,并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对以各类合作社为主的其他形式的农村合作型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农业园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户”“批发市场+商户”等链式融资模式,为其扩大经营规模和资金周期性周转提供信贷支持。

3.2扩大产品服务覆盖范围,丰富支持产业融合发展的业务模式

一是推广整村授信。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发展整村授信模式。例如,邮储银行加强内外部数据整合,通过“党建+信用村”“产业+信用村”等方式,推进以“信用村”建设为抓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定。

二是拓展整链服务。在“整村授信”的基础上,部分商业银行不断拓展内涵和外延,积极探索以产业链为单位的整体授信和服务模式。例如,为支持茶产业发展,湖北鹤峰县在茶产业发展中大力推广“整链授信”,持续推进“1+N”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强带弱、大带小、一带多,满足茶产业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2023年前4个月,鹤峰县各大银行共发放茶产业专项贷款1.59亿元,全产业链支持茶叶企业、种植户、加工户等100余家。

三是探索集群批量准入。部分商业银行利用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能够聚集带动数量众多的乡村产业经营主体作用,为不同客户群体制定整体服务方案。例如,农业银行山东分行推广集群授信模式,对每类客户统一准入标准、调查要点和审贷尺度,探索构建针对产业集群的专业、高效营销模式,截至2022年末,共审批乡村振兴重点产业集群授信方案194个,合作额度364亿元,打造了曹县电商、青州花卉、寿光蔬菜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示范样板。

3.3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

增加金融有效供给,优秀的人才队伍是基础。各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县域支行机构及人员队伍建设,鼓励新入行员工在县域支行跟岗实践,为有志从事乡村振兴的骨干开放绿色晋升通道。金融机构要发挥与地方政府、企业、农村合作社之间的联动作用,打破传统培训模式,按照“项目+团队”模式,以项目为带动、以团队为主体,协调各方力量,围绕丰富农村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进行重点项目攻关,加强农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结束语

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全面推进,实现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但是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农村金融服务与产品要不断推陈出新,要利用好金融手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充分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要在政府引导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鼓励市场力量积极参与到“三农”工作发展和建设方面,构建普惠性、多样化金融服务供给体系,以差异化金融手段服务于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乡村振兴,以此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高鸣,宋洪远,江帆.金融支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优化[J].农村金融研究,2022(2):3-12.

[2]王益君,娄晨雨,张於琛.农村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区域性研究[J].产业济评论,2023(1):171-188.

[3]温涛,何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逻辑转换、点突破与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23(1):9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