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临床依从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3
/ 2

叙事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临床依从性的影响

冀云雪

山西省儿童医院  山西太原  030013

【摘要】目的:分析叙事护理对小儿肺炎临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家长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叙事护理,能提升患儿临床依从性,减轻家长焦虑情绪,更易被家长所认可。

【关键词】小儿肺炎;叙事护理;临床依从性;焦虑情绪

肺炎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在小儿中发生率较高,该病起病突然,进展迅速,若不能及时治疗,可能造成严重后果[1]。对肺炎患儿治疗期间,不仅需要准确用药,还需辅以有效护理干预,帮助患儿减轻心理压力,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同时和患儿家长建立良好关系[2]。近年来,我院不断对小儿肺炎护理措施进行优化,最终制定出叙事护理干预方案,且取得理想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4例肺炎患儿,随机分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8岁,平均(5.23±1.24)岁;病程1~10d,平均(5.23±1.34)年;观察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9岁,平均(5.30±1.15)岁;病程1~12d,平均(5.31±1.58)年;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遵医嘱为患儿用药,期间对患儿病情变化、情绪变化密切观察,告知不可乱动,要听护士的话配合治疗。嘱咐家长在旁观察,辅助治疗的进行。

观察组行叙事护理:

(1)提前沟通:和患儿及家长做好沟通,说明叙事护理的意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以患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耐心解答患儿对这一护理措施的疑问。

(2)鼓励倾诉:鼓励患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说出自己的生病经历、感受,探索患儿注意的内容、情绪状态,对患儿状态及时评估,了解其是否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一旦发现这些不良情绪,及时告知患儿,提醒其有这些情绪,并且让患儿把这些不良情绪想象成一只小动物,教会患儿慢慢接纳自己的情绪,并加以改善。

(3)引导想象:让患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或英雄人物,鼓励患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人物所发生的事情,对其中人物的勇敢表现进行重点询问,引导患儿想象,这个人物若处于自己的情况下,会如何做,鼓励患儿向英雄人物学习,如学习配合治疗、听医护人员的话按时服药,不哭闹等。

(4)及时肯定:当患儿的行为发生变化,表现良好时,护士要及时对患儿进行肯定和表扬,鼓励患儿继续坚持,并且通过真人说教、微信视频介绍、成功治疗病例介绍等多种方式,增强患儿信心,让患儿坚持改变自身行为方式。

1.3 观察指标

(1)对患儿临床依从性进行评估,主要从用药态度、服药行为两方面入手,总分100分,分值80分及以上为完全依从,60~79分为基本依从,不足60分为不依从。(2)对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及满意度展开评估,前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7分及以上为有明显焦虑情绪。后者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最高100分,分值越高,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患儿临床依从性

观察组患儿临床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患儿临床依从性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基本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n(%)]

对照组

32

13

9

10

22(68.75)

观察组

32

16

13

3

29(90.63)

Χ2

4.730

P

0.030

2.2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

护理前两组家长HAMA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焦虑情绪及满意度评分(±s,分)

组别

HAMA

满意度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6.87±1.23

4.69±1.03

82.36±9.88

观察组

6.89±1.18

3.07±0.62

88.57±9.25

t

0.066

7.623

2.596

P

0.947

0.000

0.012

3 讨论

肺炎会给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伤,在疾病影响下,患儿本身承担不同程度的不适,再加上治疗的影响、对住院环境的陌生,很多患儿就诊期间,会出现哭闹、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导致依从性不高。常规护理以观察病情、遵医嘱用药为主,在提升患儿依从性方面缺少关注[3,4]

我院近年来对部分肺炎患儿实施叙事护理干预方法。叙事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理念,是借助现代心理学来提升干预效果的方案,这一理念认为,人不会被疾病彻底操控,而是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院在实施过程中,结合肺炎患儿的年龄特点,采取鼓励患儿倾诉、引导患儿想象英雄人物等方法,让患儿自己讲出身体的不适感、内心的焦虑感,并通过从英雄人物学习中获得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

[5]。通过这样的方式,患儿能够纾解内心的不良情绪,同时还能意识到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另外,护士还需及时对患儿的行为转变情况进行观察,当发现患儿良好行为时,要不吝表扬,这样才能激发患儿的主观能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观察组患儿临床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叙事护理能够提升患儿的配合度。另外,观察组家长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正是观察组家长看到了患儿的变化和护士的努力,因此对护理工作更为认可。

综上所述,对肺炎患儿实施叙事护理,能提升患儿临床依从性,减轻家长焦虑情绪,更易被家长所认可。

参考文献:

[1]郗萌萌.在肺炎患儿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01):168-170.

[2]杨阳,孙伟丽.标准化前瞻性护理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作用分析[J].中国标准化,2022(24):311-313.

[3]康敏,曾莎,钟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联合全胸振荡排痰机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12):1739-1740.

[4]高贵菊,王芳,赵芳.心理护理措施对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2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