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及其预防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1

深静脉血栓及其预防护理

雷燕

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41400

深静脉血栓主要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管腔内出现不正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出现部分以及完全堵塞情况,出现这一问题后,假如未及时将其溶解,会导致人体血液回流出现障碍情况,部分严重的患者,血栓脱落后会导致肺动脉或者气分支出现栓塞情况,出现致死性在肺栓塞,所以一定要对深静脉血栓加以重视。

IMG_256

针对深静脉血栓这一问题,采取科学的预防护理措施,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保证患者预后能得到改善,对减少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医疗资源负担也具有重要帮助,那么该如何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工作呢?下面就有本人来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吧。

一、如何进行静脉血栓的预防呢?

(一)运用预见性思维,开展护理工作

为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护理人员就需要针对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对其进行整理,掌握其规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发生率。针对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深静脉血栓理论知识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纠正患者错误观念。使患者对深静脉血栓认知能更加准确,为保证患者能对自身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护理人员需加深患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面对存在意识障碍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基于循证理念,对深静脉血栓的可控危险因素进行整合,在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之前,采取针对性措施,对高危风险因素进行干预,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二)开展早期运动以及康复锻炼?

在患者手术后,积极进行运动干预,可提高患者下肢静脉血液的流动速度,从而能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此护理人员就需要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之后,由康复治疗师,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理疗方式,理疗方式主要就包括充气压力泵,足底静脉泵以及电刺激等等。在训练中需要拥有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训练内容主要就包括被动训练、主动训练。针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定期协助患者进行翻身,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早期锻炼,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患者的运动量。

(三)完成规范的静脉通道构建

对偏瘫患者,在患者治疗中首先选择患者健康一侧肢体进行穿刺,在穿刺过程中要避免下肢血管的使用,穿刺需要由血管远心端,到近心端的顺序进行,避免针对患者同一血管,进行反复穿刺,尽量应用留置针,在必要情况时可以考虑采用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四)进行饮食用药指导

在患者饮食方面,护理人员需要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计划,保证饮食富含纤维素,保证饮食的低盐、低脂、容易消化,注重新鲜水果蔬菜的食用,并且要求患者禁止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较强的食物,要求患者做到戒烟。在用药护理中,针对存在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原发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详细告知患者疾病的用药剂量、使用频率、用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针对深静脉血栓评分较高的患者,需要预防性的进行抗凝药物的应用,告知患者在用药后的注意事项。

二、出现静脉血栓时,该如何进行护理呢?

在血栓形成1~2周之内,这一时期最不稳定,非常容易出现脱落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制动,严禁进行肢体按摩,将患者患肢抬高20~30度,促进静脉回流,要做好保暖。假如在护理中,患者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这表明患者静脉回流受到阻塞。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表明患者存在感染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医生对患者进行处理,并且在护理中需要积极按照医嘱进行药物应用,对患者的各种并发症、不良反应加以关注,及时做好记录,向医生进行汇报。假如患者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症状时,就需要警惕患者存在肺栓塞问题,针对肺栓塞这一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患者高浓度吸氧,要求患者采用平换位,禁止剧烈翻转,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急救处理。

小结

综上所述,针对深静脉血栓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降低其发生率,这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作用,还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所以一定要对此加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