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化土地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2

沙化土地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探析

赵富贵 杨凌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710082;2.中陕高标准农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12100

摘要沙化土地种养结合是一种促进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重要策略。在这种模式下,通过引种耐沙作物、培育草坪和牧草,可以改善沙化土地的质量,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畜牧业发展。为了推动这一模式的实施,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技术手段和措施支持、经济激励和政策支持、知识普及和教育培训,以及持续监测和评估。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实现沙化土地种养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生态循环的形成。

关键词:沙化土地;种养结合;农业生态循环模式

课题基金: 有限空间内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构(DJNY2022-57)

一、引言

沙化土地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导致土壤逐渐贫瘠、开裂并丧失可利用价值的土地。沙化土地的扩展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沙化土地种养结合是一种应对沙化土地问题的策略,通过引种耐沙作物、培育草坪和牧草,实现土地修复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探析沙化土地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以及其实施中的关键要素。

二、沙化土地问题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挑战

  1. 沙化土地对农作物种植的限制

沙化土地的形成是由于土壤侵蚀和持续的风沙活动造成的。沙化土地对农作物种植产生了一系列的限制。首先,沙化土地的土壤质量下降。由于风沙的侵袭,沙化土地中的土壤养分、有机质等重要营养物质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贫瘠化。养分贫瘠的土壤对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无法提供足够的养分支持作物的生长。其次,沙化土地的水分保持能力较差。沙化土地由于风沙的侵蚀造成土层疏松,水分渗透性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大幅度降低。这使得沙化土地在干旱季节缺水更为严重,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最后,沙化土地还存在沙尘暴风险。沙化土地表面的沙层易受风力侵蚀,一旦遭遇气象条件不利,沙尘暴就会形成,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沙尘暴不仅破坏农作物的叶面结构,还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导致作物受灾甚至死亡[1]

  1. 饲草资源匮乏对畜牧业的影响

沙化土地的普遍存在导致了饲草资源匮乏,给畜牧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首先,由于沙化土地的土壤质量降低,草地的生长条件恶化,导致饲草生产的减少。沙化土地上的植被覆盖度低,缺乏养分和水分,使得草地的生长受到严重限制。这导致了畜牧业饲草资源的供应短缺,使得牲畜饲养面临困难。其次,饲草资源匮乏对畜牧业的经济可行性造成了挑战。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足够的饲料供应,其中饲草是主要的饲料来源之一。当饲草资源稀缺时,养殖者不得不转向其他昂贵的饲料替代品,增加了养殖成本,降低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最后,饲草资源匮乏还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养殖者为了填补饲料缺口,常常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的过度利用和退化,进一步加速沙化土地的扩展。这形成了恶性循环,使得沙化土地的程度进一步加剧,从而加重了饲草资源的匮乏。

三、沙化土地种养结合的实施策略

  1. 技术手段和措施支持

沙化土地种养结合的实施策略之一是通过引种和培育耐沙作物、草坪和牧草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沙化土地的修复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引种和培育耐沙作物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耐沙作物是指那些能够适应沙质土壤环境、抵抗旱灾、耐盐碱的作物。通过引入耐沙作物的品种,能够在沙化土地上种植成功,并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例如,苜蓿、刺梨等耐旱耐碱的作物被广泛应用于沙化土地修复中,其深根的特点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养分利用效率。另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引种和培育耐旱的草坪和牧草。沙化土地中草地的恢复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引入适应沙质土壤环境的耐旱草坪和牧草,既可以提供牲畜的饲料资源,又能改善土壤质量、保护地下水资源。例如,沙狐草、扁玉叶等草坪和牧草的引种和培育在沙化土地修复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畜牧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

  1. 经济激励和政策支持

为了推动沙化土地种养结合的实施,经济激励和政策支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农民收益和给予土地补贴,可以有效激励农民参与种养结合,推动农业生态循环的发展。首先,提高农民收益是关键。由于沙化土地的特殊性,农民在种植耐沙作物和培育草坪、牧草方面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合理制定价格政策,确保农产品的合理价格和农民的收入,对农民参与种养结合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给予土地补贴是重要的政策支持。沙化土地修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激励农民参与沙化土地的种植和养殖,在政策层面应该提供土地补贴,降低农民参与种养结合的经济风险。这可以通过政府出台相关土地补贴政策,支持农民在沙化土地修复和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建设中的投入,并通过补贴方式鼓励农民进行长期的耐心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持续监测和评估是确保沙化土地种养结合实施策略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对沙化土地种养结合的进展和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优化种养结合模式,提高沙化土地修复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1. 知识普及和教育培训

为了推动沙化土地种养结合的实施,知识普及和教育培训起到关键的作用。通过提升农民的技能和意识水平,可以增强他们参与种养结合的能力和积极性,推动农业生态循环的发展。首先,知识普及是重要的一环。对于农民来说,了解沙化土地修复的科学原理、种养结合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向农民传授与种养结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包括种植耐沙作物的栽培技术、草坪和牧草的养护管理等。其次,教育培训是提升农民技能的关键。通过开展专业培训课程,提供实际操作指导,帮助农民学习和掌握种养结合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这可以包括现场示范、实操训练等形式,让农民亲自参与种植和养殖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最后,还应该加强与农民的交流与合作,鼓励他们分享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通过组织交流会议、农民合作社等形式,搭建农民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学互鉴。这不仅可以加强农民的技术交流,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种养结合的合作氛围。

  1. 持续监测和评估

持续监测和评估是确保沙化土地种养结合实施策略有效性的重要环节。通过跟踪沙化土地修复效果和模式优化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推动农业生态循环的持续发展。首先,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是必要的。这包括对沙化土地的动态变化、种养结合的经营状况、农业生态循环的效果等进行定期监测和数据收集。通过采集土壤质量、作物产量、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数据,能够全面了解种养结合的实施效果,并为进一步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其次,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是必要的。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评估种养结合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揭示其优势和不足之处。持续监测和评估还可以借助科技手段进行。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沙化土地的分布、变化、修复效果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3]

结语

沙化土地种养结合作为一种促进沙化土地修复和农业生态循环的策略,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引种耐沙作物、培育草坪和牧草,沙化土地的质量得到改善,农作物产量和畜牧业发展水平也得到提升。然而,要实现沙化土地种养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提升农民的技能和意识水平,持续监测和评估实施效果。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才能推动沙化土地种养结合的发展,实现农业生态循环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梅,韩柏,邬晗等.沙化土地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1(23):159-160.

[2]陈珊,韩辉,张兴等.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探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0(02):63-65.

[3]张院萍.生态种养循环的典型范式——林-草-鸡生态种养循环现场观摩会在北京举办[J].中国畜牧业,2017(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