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在财务环境变化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创新能力在财务环境变化的应用

孙俊杰

中国银行大连西岗支行 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人类不具备鸟类的飞行功能,但却设计出了飞机、火箭,比鸟飞得更高更快;人类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不如很多动物,但能设计出汽车、火车,比任何动物跑得更远更快;人脑的记忆和计算能力有限,但可以设计出记忆、运算能力无比强大的计算机。可见,人的脑子不是主要用来记忆和计算的,人类正是利用自己最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自己机体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和延伸,使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创新,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振兴与进步的灵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是我们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能力  财务管理  改革开放40年

一、改革开放40年后,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金融市场变化的影响

第一,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资金供给的增加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为我国企业筹资,投资和规避风险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组合方式。第二,金融创新丰富了金融工具品种,拓展了金融服务范围,但同时也派生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表外风险等等新的风险,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规避风险将成为入世后企业财务管理最重要课题之一。第三,国内外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我国金融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进一步规范,必将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只能凭借其良好的经济效益、看好的市场前景与持续高速的增长而获得资金,况且企业筹资有时还要受到各种保护性契约条款的限制。

(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40余年,后续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其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贸易结构的调整。加大力度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我国产品可在世界贸易组织的100多个成员国(地区)中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这无疑将使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活动更加频繁而复杂,经营管理的全球化将迫使企业包括财务战略在内的所有战略做出重大调整,促使我国企业必须对财务战略重新做出选择。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对我国原有一些受保护的部门和资本及技术密集型部门将产生较大的冲击,而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已形成规模经济且技术成熟的部门则将从中受益,这必定会影响到我国企业资金运动的方向及规模,一些资产素质较差的企业加速倒闭,一些企业为了强化和重塑其竞争优势而进行内部重构,或者采取并购、重组等方式实施外部扩张。

(三)法规、财税环境变化的影响

为了避免商业伙伴间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世界贸易组织有一套各成员国必须恪守的,涉及贸易、结算、财务等诸多方面的规则。我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同样受到规则的约束,改革开放40年后,尤其我国正在加大世界贸易的往来,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那些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抵触的条例将逐步被修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如果不熟悉这种变化后的新的法律法规环境,可能导致财务决策失误,可能招致不必要的处罚或诉讼,甚至可能将自己推入破产或被恶意并购的深渊。

(四)人才环境变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40年后,企业间人力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企业过去“物美价廉”的人才优势在改革开放持续40年后,新的人才机制中迅速消失,外资企业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丰厚的薪金待遇,对于我国企业中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如何留住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甚至吸引国外管理人才流入,从而在这场中外人才争夺战中获胜,成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此外,世界贸易的扩大,推动了企业财务国际化进程,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规范外,还须熟练掌握和运用外语、计算机知识,具有全局观念、组织协调能力、对资本市场的敏锐洞察力,要有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总体较低,提升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将成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对策

(一)全方位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面对新形势,企业应树立以下观念:第一,财务管理战略国际化观念。第二,资本多元化观念。第三,人本化财务管理观念。第四,风险防范观念。

(二)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的层次。企业要想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的新环境中做到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效率,必须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层次。第一,财务管理内容上的拓展。第二,财务管理方法的更新。第三,财务管理手段的改良。

(三)建立独立高效的财务管理组织。改革开放40年之后,由于财务管理的环境和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加上企业实施外部扩张战略促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更为突出,因此在企业内应专门设置财务管理机构,以专司财务管理之职。此外,企业要迅速整合财务资源以便对市场做出反应,首要条件就是相关财务信息可以在企业内部直接、及时、准确地进行传递,传统的“金字塔”式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显然已不合时宜。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种中间层次较少,结构紧凑而富有弹性、反映灵敏、高效快速的新型组织机构。

(四)构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重心应从传统的物质资源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管理,构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机制。建立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机制,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人事与财务相结合的制度化管理;企业按自身规模和管理特点划分为若干财务管理层次,赋予各层次管理者对等的财务和人事权责并予以制度化。

(五)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国家和企业应该双管齐下。对于国家而言,一方面应该建立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体系,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对财会人员进行适时的知识更新;另一方面,严格执行《会计法》关于财会人员在职培训的规定,强制财会人员接受后续教育。对于企业面言,其途径主要有:第一,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外语、写作及计算机操作及运用能力;第二,鼓励财务人员接受函授、远程教育,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三,鼓励财务人员思考和创新,为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创造条件;第四,对财务人员进行阶段考核,竞争上岗。

总之,走教育创新之路,实施创新改革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上个世纪末出现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么一点: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不可能持久地繁荣。我们的金融人才,应该要审时度势,根据社会需要,认清社会潮流,在创新改革理念指导下,有意识地对工作进行创新和改革,不仅全面确立了国际金融的主体地位,而且在促进本国经济繁荣上奉献出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