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提升我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袁绍明

中共安仁县委党校,湖南 安仁 423600

〖摘要〗文章调研了安仁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分析了安仁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安仁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层中医药  服务能力提升  调查  建议

为切实提高安仁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特开展本次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

当前县城中医药服务能力较强。中医院是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区域中医药诊疗康养中心,内设15个临床科室,其中骨伤科、脑病科是省级中医重点专科,针灸推拿科、肿瘤科、儿科被纳入湖南省十四五重点专科,特色诊疗受到群众信赖,拥有制剂楼,六种特色制剂获得省药监局和省中医药局审批,其中镇咳宁、补血口服液的效果特别好、销量相当大。县城侯龙归中医馆是一个中医全科医院,院长侯龙归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紧密结合,针灸与中药并施,治病与育才并举,在省内外办班多期,学徒二百多人,具有一定影响力。此外,县城还有老中医自己开诊所或药店坐诊,如周春安、陈小平等,群众能够得到较好的中医药服务。但是乡村中医药服务能力总体严重不足。乡镇卫生院都建设了中医馆,硬件设施比较齐全,但软件设施和人才相对缺乏。城关、关王、渡口等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运行相对正常,但其他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二医院没有中医科,只有中医门诊,执证中医师只有1名。村卫生室只有极少数中医药服务能力出色,如华王乡茶叶村唐华南诊所,中医药服务水平较高,名声在外,周边乡镇乃至周边县病人慕名而来。大多数村卫生室缺乏中医药服务,一些村卫生室只提供公卫服务和基本药品,个别村卫生室平日看不到人,不能正常提供服务。

二、我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

1、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费得不到保障

乡镇卫生院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全额财政拨款得不到有效保障。安仁县对在编基层医护人员经费预算为4.5万元每人每年,而保障基层医护人员基本工资和“五险两金”需要每人每年8万元左右,缺口3.5万元每人每年。当前,因城市虹吸效应,更多农村人大小病都往县城甚至省市医院跑,基层业务量不断下滑,收入得不到保障,负债增加,工资难保障,当前问题特别严重的有第二人民医院(负债4千多万,工资保障有困难,4年没绩效)、龙海卫生院(负债400余万,工资难保障)等。

2、基层中医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乡镇中医药人才工资保障不到位,导致人才大量外流。调研发现龙海、华王等乡镇卫生院懂中医特色诊疗如针灸推拿的中医人员仅有1人,能开中药方的医师也很少,基本上以西医为主。当前,临时性聘请中医院医生坐诊存在不少弊端,如习惯看检查结果,开的部分药卫生院没有,要求患者到中医院检查拿药,乡镇卫生院在当前运营困难的情况下,对此情形极为反感。

3、医保政策对中医药服务支持还不足

当前医保政策对中医药服务存在不少不合理的限制,如做针灸每天只能两个项目,而病人可能是多种疾病,需要两个以上的项目,难以科学全面施治;对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诊断结论认可度极低,而习惯性认可西医仪器检查结论;针对住院治疗要求过高。由于乡镇卫生院离患者家近,多数患者不留院过夜,白天诊治晚上回家,又没有日间诊疗政策,按照住院政策进行的诊疗人数自然很多,而医保住院政策严格,住院数不能超过床位数,超出床位数的住院按照套取医保资金论处,2021年医局查处永乐江镇卫生院追缴70多万、查处龙海卫生院追缴30多万元。现卫生院基本暂停了住院业务,医保支付占比仅为4.18%;医保起付线从100元涨至200元,门诊共济政策在村卫生室诊疗难以享受,现实状况降低了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安仁县共有249个村卫生室,现只有关王居委会卫生室、洋际乡一个专治蛇咬伤的卫生室被纳入了国家医保系统,看病能享受门诊共济政策,试点推进中存在不少困难问题。

4、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接受程度还不高

总体而言,当前西医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医已经成为了弱势行业,市场化导向致使医院不愿发展中医药服务,力推大检查、大输液、手术治疗等,治病效果明显,收入不断增加,工资福利待遇有保障。而中医主要采用望闻问切、针灸推拿、方剂治疗等,收益自然不高,以致医院开展中医药服务积极性不高,服务能力不断下降,久而久之群众对中医药服务信任度越来越低。

5、部分乡镇卫生院内部管理效益很低

调研发现一些乡镇卫生院内部管理不善,导致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如某卫生院服务收入只有25%归服务人员,75%归医院统筹,乡镇卫生院收入还比不上镇上卫生室收入。某卫生院因为社会关系复杂,存在不做事或少做事的情况,但工资福利待遇也一点都不能少,管理难度大。

三、提升我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

1、切实落实乡镇卫生院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属性。建议县委落实乡镇卫生院在编在岗人员基本工资、“五险两金等基本费用全额财政拨款,确保乡镇卫生院去市场化,实现运营正常化。针对二医院地处乡镇和运营困难现状,建议降格为安平镇医院,与安平镇卫生院合并,纳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运营收入按照合理比例分成,一半归单位用于绩效考核奖励,鼓励多劳多得,一半归财政减轻财政压力。

2、壮大我县基层医卫人才队伍并优化人才结构。建议县卫健局稳定定向委托培养力度,壮大基层医卫人才队伍;规范强化规培,培养更多乡村全科医生;鼓励中医师带徒培训,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技术培训,邀请侯龙归办班带徒培养安仁乡村中医师;鼓励支持“西学中”,给予学习中医的西医医师适当的奖励;开展社会化招聘,针对非医学专业人员、康复理疗人员的招聘要放低学历等门槛。建议成立安仁县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合理调剂乡镇中医药人员;支持返聘退休人员坐诊;规范县级医院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多点执业。通过多种途径壮大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才队伍,确保所有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正常运营,让越来越多的村卫生室能够常态化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

3、强化医保政策对中医药服务支持鼓励和保障。中医药服务在疾病预防、治未病方面效果明显,因此,建议县医保局优化医保政策大力支持中医药服务,逐年提升中医药服务在医保总支付中的占比;争取实施乡镇卫生院日间诊疗医保政策和拓展中医药服务项目,制定并实施执证中医师诊断结论认可制度;争取乡镇卫生院住院起付线降至100元,科学合理确定中医药服务项目价格;争取县医保资金适当超额使用,避免结余被全市统筹。要择优将中医药服务能力强的中医馆、诊所纳入医保门诊共济付费范围,同时进行适当限价防止暴利。提高医保支付基层服务占比,落实分级诊疗制度,重点向基层倾斜。目前医保政策已经支持居民在村卫生室诊疗享受门诊共济政策,建议县委将门诊共济政策落实到每个卫生室作为重要民生事项高度重视抓实抓好,县委领导亲自督办,由县卫健局负责落实,县医保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全力配合,采取过硬措施,给予适当资金支持,确保全县绝大多数村卫生室能进入全国医保系统,方便城乡居民在村卫生室诊疗享受到门诊共济政策。

4、加强中医药文化特别是神农药文化宣传教育。建议县融媒体中心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促使全县人民认识、认同、接受并使用中医药,逐步形成中医的主导地位。建议县委宣传部牵头建设神农中医药博物馆,为中医药文化宣传打造一个永久基地;建立安仁县中小学中医药教育制度;开展中医药知识进社区、进机关单位活动,如开展中医义诊;为中医药文化宣传提供重大节日表演的大舞台。建议县中医院强化中医院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推广,引进或培养专业宣传推广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