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中绿色通道联合个体化预警评估护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小儿高热惊厥中绿色通道联合个体化预警评估护理的应用

王琨

山西省儿童医院   山西太原  030013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高热惊厥中绿色通道联合个体化预警评估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择2022年7月至2023年我院80例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绿色通道联合个体化预警评估护理,将两组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救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中实施绿色通道联合个体化预警评估护理,可有效缩短急救和住院时间,另外还可减少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患儿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绿色通道;个体化预警评估护理;应用效果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发烧引起的面部、姿势等部位的肌肉出现强直性、痉挛性的抽动,患儿还会出现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口唇青紫等不适症状[1]。因为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热会引起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增快,患儿血流循环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会增加人体耗氧量,神经系统受到刺激,骨骼肌群就会出现不自主收缩,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患儿的大脑神经还很容易受到损伤[2]。为了减少该疾病对换儿的不良影响,促进患儿康复,本次将研究,小儿高热惊厥中绿色通道联合个体化预警评估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2022年7月至2023年我院80例高热惊厥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女为22:18例,年龄范围为1~8岁,平均年龄为(4.55±0.63)岁,观察组男:女为21:19例,年龄范围为1~7岁,平均年龄为(4.13±0.59)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一致,可对比(p>0.05)。

1.2排纳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诊断标准;(2)入院时最高体温≥39℃;(3)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1)并发重症心脑血管疾病;(2)伴有肝、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性疾病;(3)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4)中途自愿退出者。

1.3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快速了解患儿状况,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对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观察组:绿色通道联合个体化预警评估护理,详细如下:(1)绿色通道:将患儿送至医院后,尽可能将预检分诊耗时控制在30s内,尽量简化常规检查,为患儿家属提供绿色通行卡,方便其快速挂号并领取特殊药物,加速患儿急诊检查进程。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严格遵医嘱实施药物治疗,将急救室的温度及湿度调整至有利于降低患儿体温的最佳状态,并可通过温毛巾擦浴及额部冷敷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监测患儿病情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引导患儿多饮水。(2)个体化预警评估护理:科学构建小儿高热惊厥预警评估系统,根据患儿事假状况对其实施综合评估,并据此划分预警风险分级。根据患儿状况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护理需使患儿头自然偏向一边,松解患儿衣服,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对持续高热患儿及时进行退热;二级护理通过温水毛巾擦浴进行物理降温,监测患儿病情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引导患儿多饮水、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三级护理注意观察患儿体温状况,并及时对其进行降温,提高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便对患儿确保更为优质的护理。

1.4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急救和住院时间。

(2)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其中包括惊厥、抽搐、发热等不良状况的发生。

1.5统计学分析

以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²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急救和住院时间

观察组急救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急救和住院时间±s)

组别

n

急救时间(min)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40

20.13±3.66

11.91±2.34

观察组

40

13.57±3.08

7.22±2.69

8.673

8.320

p

<0.001

<0.001

2.2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

组别

n

惊厥(s)

抽搐(h)

发热(d)

对照组

40

45.31±5.67

30.12±3.77

3.06±0.57

观察组

40

32.28±3.95

23.36±3.92

1.98±0.36

11.926

7.861

10.132

p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在急性发作期的话,处理不当会导致患儿出现误吸的情况,患儿在抽搐时,可能会导致呕吐物误吸的情况,加大患儿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3]。同时还会对肢体、口腔和牙齿造成损伤损伤,热性惊厥如果反复发作,控制不当,可能发展成无热惊厥,即癫痫,或部分孩子本身是特殊体质,出现热性惊厥,为患儿影响较大[4]。同时该症状若持续时间较长,还可能会导致患儿脑缺氧状况的发生,对其神经系统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全程绿色通道护理为当前急诊护理过程中使用率较高的护理模式,其关键就在于为患儿在救治过程中创建最为快捷、高效的护理对策,促使患儿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针对性护理与治疗,帮助其病症得到缓解

[5]。个体化预警评估护理通过对患儿状况进行评估,将其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针对不同级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可更加具有针对性,确保患儿可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热惊厥患儿采用绿色通道联合个体化预警评估护理,可有效减少急救和住院时间,加快相关临床消失,对患儿的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丹,代彩彩.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小儿高热惊厥院前急救中的效果[J].贵州医药,2022,46(8):1335-1336. 

[2]王菁.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应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评价[J].婚育与健康,2022,28(8):5-6.

[3]肖爱新,谢海枫,郑才,等.急诊小儿高热惊厥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22,30(12):126-128. 

[4]许稼强,刘岩.基于预警机制的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病情转归及复发情况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2):4002-4004.

[5]朱亚琼,朱晓宇,弋曼.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小儿高热惊厥停止时间及退热时间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3):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