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差异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4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差异研究

张阔

河北地质大学研究生学院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 要

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含义的基础之上,建立了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得到2005、2010、2013、2018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运用ARCGIS对这几个年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进行了表达,得到了其空间特征:总体上呈现中东部高,南高北低的趋势。安徽省各地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且水平较低。安徽省市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时间维度特征为:2005-2018年从时间维度上看,安徽省大多数各地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总体来说水平依然较低。各地市应该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城镇道路发展战略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空间特征;时间特征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差异研究

1 引言

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人口从2005年的45906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73111万人,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36.22%发展到2013年的53.73%。有专家学者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1。然而,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城镇化增长速率过高和蔓延式空间扩张,给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社会稳定等带来了严重的危害2。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城镇化水平较低,且滞后于工业化[3-5]人口城镇化滞后问题。其次,城镇空间无序扩张及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另外,一些地方城镇化和工业化没有有效协调和同步发展,城镇化的产业支撑能力不强;一些城市承载力不强,城市病问题突出;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矛盾突出等问题。因此,我国需走一条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学术界对于城镇化水平的研究是比较多的,但是针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比较晚。我国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的研究,包括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6-7]、内涵[8-11,]、特征[11-14]、动力[14]、推进机制[15]、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16]以及其与低碳经济的关系[17-18]等等。(2)不同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的研究[19](3)不同尺度范围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研究。分别从城市群角度、城市角度、县域角度以及单个企业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尺度范围新型城镇化的侧重点[20]。由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研究不足,本文旨在分析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时间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指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提出发展建议。

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

随着安徽省城镇化快速推进,截止到2015年底,安徽省城镇化率达到47.84%,比2000年城镇化率的27.81%高出20.03个百分点,15年间平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加速度。但2013年,以常住城市人口计算的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同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城镇化率5.89个百分点。2018年,安徽省城镇化率49.2%,低于全国城镇化率。由此来看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仍然落后全国水平,徽省城镇化水平有待于提高。因此,加快安徽省新型城镇进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研究区域为安徽省16个省辖市。

2.2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自《安徽省统计年鉴 2001》、《安徽省统计年鉴 2006》、《安徽省统计年鉴 2011》 以及《安徽省统计年鉴2018》及2001、 2006、2011、2014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3 指标体系构建

3.1 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大致有四种观点:(1)认为新型城镇化是集约利用资源、促进人口地域和劳动力职业有序转移、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适宜居住的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1]。(2)认为新型城镇化突破传统城镇化的生产要素约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消除传统的城乡社会经济利益矛盾[22]。(3)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和文化结构等城镇化的结构转型和创新[23]。(4)认为新型城镇化重在城镇功能的提升,谋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24],不仅强调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且也注重了生态效益。

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不断学习、总结和汲取国内外城市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并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2 指标体系构建

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应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公平性、层次性、可比性、可操作性。这样才可以较客观的评价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新型城镇化

内涵,在参阅前人研究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6] 的基础上,选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资源3个方面选出10个指标,构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1)

1 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经济发展

人均GDP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比

非农产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

社会发展

乡村从业人员比重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城乡居民消费比

人均道路面积

环境资源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燃气普及率

生活垃圾处理率

3.3计算方法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计算,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个数重要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即用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代替原来较多的变量指标,而且使这些综合指标既能尽量多地反映信息,同时又是彼此独立。其优点在与可以消除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计算可采用spss进行。

4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演变

借助SPSS17.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安徽省各地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表2),利用ArcGIS 软件选择Jenks 最佳自然断裂法,将各市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从高到低分为四类,最后选择手动(Manual) 分级法,从高到低划分各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为四类,得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图1-4) 。(说明,由于选用的中国市域行政图不是最新的,天长市应属于县级市,所以应包含在滁州市里;巢湖市2010年被划分给合肥、马鞍山、芜湖三市,所以没有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表2 安徽省各地市不同年份新型城镇化水平


2005年

2008年

2013年

2018年

合肥市

0.333

0.724

0.824

0.360

淮北市

0.194

-0.203

0.032

0.170

亳州市

-0.459

-0.313

-0.250

-0.521

宿州市

-0.576

-0.588

-0.396

-0.375

蚌埠市

0.069

-0.018

-0.206

0.007

阜阳市

-0.576

-0.787

-0.843

-1.239

淮南市

-0.008

-0.279

-0.259

-0.334

滁州市

0.584

0.402

-0.027

0.291

六安市

-0.356

-0.543

-0.652

-0.077

马鞍山市

0.489

0.448

0.809

0.586

芜湖市

0.658

0.755

0.822

0.293

宣城市

-0.202

-0.115

-0.081

0.044

铜陵市

0.588

0.515

0.900

0.501

池州市

-0.503

-0.389

-0.151

0.184

安庆市

0.253

0.382

-0.375

-0.146

黄山市

-0.489

0.008

-0.146

0.257

1 2005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2 2010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

3 2015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4 2018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

4.1 2005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

4.1.1 安徽省市域间新型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且城镇化水平较低

由图1表明安徽省各市域相对高值水平区和相对低值水平区数量较多,相对中等水平区的市较少。高值区域主要有:东部的滁州,东南部的芜湖、马鞍山、铜陵;低值区域有,南部的池州、黄山,西北部毫州、阜阳、六安,北部的宿州。城镇化水平相对中等的和相对较低的市域数量不多。这种空间格局反应了2005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上差异较大。

4.1.2 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和西南部,较低区集中在北部和西北部

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市域主要是人均GDP高、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高、人均绿地高的地区。例如芜湖、铜陵、马鞍山。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市域都是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城市,比如说亳州市、黄山市,但这些城市环境质量都是较优的。

4.2 2010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

4.2.1 城镇化水平高值区和低值区在减少,相对中等水平区和相对较低水平区在增多

从图2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相对高水平区由原来的4个减为2个,分别为芜湖、合肥。原因可能是由于马鞍山、铜陵作为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新型城镇化水平相对低值区由原来的6个,变为现在的3个,分别是池州、阜阳、宿州。2010年的黄山、亳州新型城镇化水平相对提高可能是由于,它们利用自身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城镇化速度加快。新型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与2005年相比来说,安徽省市域城镇化水平差异相对缩小,但水平较低。

4.2.2 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向中部聚集的趋势

新型城镇化水平基本上呈现出以合肥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趋势。相对与2005年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的中心在中东、西南部来说,相对中等水平区,高水平区在向中部地区集中。

4.3 2015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

4.3.1 从整体上看,新型城镇化高值区在增加,低值区在减少

高值区主要在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几市。图3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相对低值区有

2010年的3个减为2个。而宣城、淮北新型城镇化水平从相对较低值区提高为相对中等区。安庆、六安有原来的相对中等区,变成了相对较低值区和相对低值区。

4.3.2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出西低,中东高,南北较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从整体上来看西部六安、阜阳、安庆新型化水平偏低,而中部合肥、东部滁州、东南的芜湖、马鞍山高值区向中部集中。北部地区相对较低区中有淮北相对中等值区,呈现交叉分布。

4.4 2018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

4.4.1 新型城镇化水平高、低值在减少,相对中等、相对较低值在增加

从总体上来看,有图42013安徽市域新型城镇化水平,高值区、低值区在减少,而相对中等水平区和相对较低值区在增加。高值中心主要在马鞍山、铜陵、合肥、芜湖。相对中等水平区自北向南,跳跃分布有淮北、滁州、宣城、黄山。低值区由2010年的2个减少到了一个,即阜阳。从总体来说,中东部和南部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

4.4.2 市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相对缩小,但仍然存在

200520102015年相比较而言,安徽省市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整体来说相对降低,但水平依然较低。图42018年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来看,相对低值水平区数量在减少、相对高水平值区在减少;但是,相对中等水平区、相对较低水平区数量占大多数,在空间上向中、东、东南部集中。这也表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还是存在的。

5 大多数地市城镇化水平变化不大,但也有个别地市有所变动

综合2005-2018年来说,高值水平区主要有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分值一般都在0.333以上。低值区主要有亳州、宿州、阜阳、六安,分值一般都在-0.25以下。高值区基本上仍是高值区变化不是很大,低值区基本也是如此。但也有其他地市城镇化水平有所提升,宣城、池州、黄山。近十年来城镇化水平整体来看有所提升,主要是由于宣城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员之一,近年来城市化速度加快。池州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抓住这个契机新型城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黄山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并且黄山旅游资源丰富国际旅游胜地。由此黄山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进程加快,水平也有所提高。

5.1 安徽省近十年来新型城镇化水平较低,且各地市之间的差异较大

2005201020152018年的安徽省市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得分来看,在0分之上的城市较少,其主要有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北、滁州等,这些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分值都是正值;也有一些城市波动较大,如安庆、黄山,得分也有从0分之下向0分之上过渡,城镇化水平有相对较低水平向中等水平过渡;在0分之下的城市数量较多,有亳州、宿州、阜阳、六安、宣城、池州,城镇化水平得分较低。整体来看,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相对降低,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有所提升。就图5整体来看,我们可以估计近十年来,安徽省各地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较低,并且各地市的差异仍然较大,但有相对缩小的趋势。

6 结论与讨论

论文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析法分析安徽省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新型城镇化特征,可得出如下结论:(1)安徽省16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太平衡,整体水平不高,高值在减少,低值在减少,之间的差距相对减少,但仍然存在。(2)总体上呈现中部较高,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这与安徽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现状总体相当。(3)安徽省2005年-2018年的各市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布局特征的不同,反映出安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阶段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空间发展趋势。各地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各地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本文相对于其他的新型城镇化研究的长处在于,不仅分析了空间维度的变化特征,也对时间维度进行了分析。当然,由于新城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本文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准则层、指标层不太完善,研究选取的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也有一定的不足,研究方法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选择安徽省作为案例区,范围较大,所以研究的尺度也可以进一步缩小。

参考文献:

[1] 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3):28 - 39.

[2] 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J].城市规划学刊,2007(10):14 – 17.

[3]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重庆: 西南农业大学,2005.

[4] 王成吉.加快城镇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1( 3):156-158.

[5] 张洁云.城乡一体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 1):63 -68.

[6] 常益飞.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以甘肃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0.

[7] 张协嵩.闽侯县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8] 常益飞.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以甘肃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0.

[9] 张协嵩.闽侯县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

[10] 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 9):1462-1467.

[11] 杨晓东.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探讨——以陕西榆林为例[J].中国市场,2010( 42):21-37.

[12] 郭小燕.世界新型城镇化趋势及其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1( 2):33-35.

[13] 张岭峻,笪晓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甘肃为例[J].城乡建设,2010( 10) : 20-30

[14] 刘维新.城乡一体视野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J].上海城市管理,2009,18( 1):11-14.

[15] 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经济地理,2010,30( 12):1972-1977.

[16] 苏荣.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崛起新跨越[J].求是,2008( 13):24-26.

[17] 吴德慧.关于河南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思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 5):36-39.

[18] 唐娅娇,李晓燕.低碳路径下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1( 7):199-200.

[19] 仇宝兴.新型城镇化带动西部大开发——以南疆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0(2):6-14.

[20] 刘静玉,刘玉振 , 邵宁宁, 郭海霞.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5):143-147.

[21] 程必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兼论成渝试验区的发展思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98-102.

[22] 曹萍.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4(6):58-60.

[23] 陈永国.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J].商业研究,2006(16):143-145.

[24] 张静.走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J].经济问题探索,2004(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