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治效果及预后康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治效果及预后康复的影响

第一作者:陈萌  通讯作者:廉婕

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对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4,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34,急症护理路径),对比急诊时间及住院时间、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急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研究组护理2h胸痛缓解、ST段回落及心肌酶谱回落率均较高,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提高救治效果,缩短恢复时间,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急诊时间;救治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急且进展迅速,是诱发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典型的表现是心律失常、持久性胸骨后疼痛甚至休克等。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需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为其提供有效的急诊护理,在短时间内对患者施救并配合护理干预以挽救其生命安全[1]。近些年,临床护理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在急诊心梗患者的护理中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为其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次研究主旨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采取急诊护理路径的救治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4,男18例,女16例),年龄及均值46-70(56.85±1.58)岁;研究组(n=35,男17例,女17例),年龄及均值45-72(56.95±1.66)岁,一般资料P>0.05。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监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发病到入院12-24h;(3)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史;(2)凝血功能障碍;(3)合并多器官衰竭。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给予常规护理,持续心电图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标,遵照急诊科常规流程配合医生诊疗,根据患者病情将其送往专科治疗。

研究组:该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干预。

(1)建立急诊护理小组,护理人员需具备丰富的急诊心梗护理经验,熟悉护理流程,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可评估危险因素并处理突发事件。制定明确、清晰且合理的急诊护理工作程序,定期总结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急救护理的实效性与可持续性。总结近几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经验制定护理路径表,及时骨各项指标的时效性。

(2)急诊护理路径:接到急诊电话后询问患者情况并对病情做出初步判断,提前准备好急救设施与药品,患者入院后立即接诊,快速评估并进行分诊,若患者生命体征指标高度不稳定则先抢救后诊治,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开启绿色通道先抢救、检查、办理住院手续后收费,提前准备好急救相关的仪器设备与物品。2min内进行病情评估并给予吸氧(给氧量在3-5L/min),为患者测定血压、血氧,4min内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及时将急救药物输注患者体内,观察用药反应,如是否存在呼吸抑制等,5min内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指标等检测,完成床旁心电监护,结合患者各项体征监测情况评估疾病的风险因素,确保医嘱得到有效执行,密切配合医生各项抢救工作,需要做手术者通知医生准备手术并将患者送入介入室,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冠状动脉压等指标。

(3)救治后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缓解其负面情绪,待患者可下床活动时可陪同其在病区内缓慢行走,若出现乏力、心悸等则立即停止活动。

1.3观察指标

(1)对比急诊时间及恢复时间。

(2)对比护理2h救治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检验数据,计量资料表达与检验使用()与t,计数资料表达与检验使用(%)与x²,P<0.05说明有意义。

2 结果

2.1对比急诊时间及住院时间。

研究组急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见表1。

1对比急诊时间及恢复时间(

组别

分诊时间(min)

急诊停留(min)

急诊救治(min)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34)

2.39±0.42

18.57±1.42

60.32±3.11

12.14±1.06

研究组(n=34)

1.18±0.34

9.58±1.23

36.12±2.52

8.67±1.13

t

13.057

27.903

35.252

13.059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对比护理2h救治效果。

研究组护理2h胸痛缓解、ST段回落及心肌酶谱回落率均较高,P<0.05,见表2。

2对比护理2h救治效果[n%]

组别

胸痛缓解

ST段回落

心肌酶谱回落

对照组(n=34)

7(20.59)

9(26.47)

12(35.29)

研究组(n=34)

17(50.00)

19(55.88)

22(64.71)

6.439

6.071

5.882

P

0.011

0.014

0.01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发病率与致死率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该疾病需争分夺秒快速恢复缺血心肌的有效供血以缓解症状,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2]。近些年,临床急诊护理中对急诊心梗患者制定了严格且规范的急救流程,急诊护理路径将临床护理经验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能够更清晰的了解患者的护理进程,通过专业的医护技术为患者提供规范、快速的诊疗,有助于对患者病情早识别并早治疗[3]。急诊护理路径能够从患者接诊、分诊、检查到治疗给予无缝隙衔接,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风险防范意识,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4]。接到急诊电话后询问患者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并给予院前指导,患者入院后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开启绿色通道能够以患者生命安全为中心,遵循先救治后缴费的原则缩短患者等待救治的时间,快速完成血尿常规、影像学等检查,为患者制定急救方案,可弥补常规急诊护理的不足,确保护理措施程序化与系统化,协调急救护理环节,缩短患者候诊、抢救、用药等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改善其预后[5]。本次研究中采取急诊护理路径的研究组急诊救治时间较短,救治效果较好且恢复时间较快,P<0.05,分析原因考虑是通过对急诊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其专业水平,更加明确自身职责,充分调动了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减少了以往护理流程中断、职责不明导致的不良事件,有效避免了各种急救环节中的危险因素,提高抢救效率,加快患者心肌功能的恢复并挽救其生命安全[6]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在短时间内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救治时间,加快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 陈琴.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治效果及预后康复的影响[J]. 循证护理,2022,8(23):3254-3256.

[2] 唐绍辉,易婷,陈煌,等.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负性情绪和预后质量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21,42(10):1259-1263.

[3] 尹玥,党永霞. 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3):213-215.

[4] 李冰冰.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6):760-761.

[5] 孙香君,祖晓军. 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和预后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5):592-594.

[6] 胡芬.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对抢救效果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3):4213-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