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6
/ 2

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杨朝铭余实  许海峰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一般以书面及口头传达为主,随着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加大,施工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施工管理工作变得越加复杂,这种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需求。所以,需要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以实现建筑企业的高效管理,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交流,以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与效率。下面就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项目管理;应用措施

1导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迎来了全新的市场,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项目规模也越来越大,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但与此同时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得建筑工程企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需要着眼于内部,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从多方面实施系统化管控,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于当下的需求,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效益最大化,推动建筑工程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2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

2.1具有良好的良好的科学计算能力

科学计算是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应用,可对建筑工程中复杂的结构、参数等进行统筹管理,并以良好的科学计算能力支撑结构与参数的复杂运算。例如,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利用BIM技术对建筑进行三维仿真建模,利用三维模型与预设的结构规则对建筑结构进行碰撞测试,检验出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二维平面建筑结构图难以从二维层面计算、检测出结构构件的碰撞与冲突问题。相比较传统的依赖二维图纸与工作人员的经验知识主观评判建筑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利用BIM技术对建筑结构三维模型、属性参数等进行精细管理与科学计算,可使建筑结构碰撞检测与设计优化过程更加智能化、快捷化,极大地提高碰撞检测的准确性,较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设计合理性与实用性。

2.2便于建立施工管理数据资料库

信息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工程施工建设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创建完善的数据资料库,信息技术可以根据数据资料库的信息对施工建设的质量和进度等多种内容开展详细的分析,一方面能够提高施工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对施工进度和施工技术进行优化,整体工程建设的资料更为完善,也能够为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更利于为后期施工建设奠定良好的保障。

2.3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整体性和效率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也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质量管理,因此需要从整体上来进行全面把控,而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并不能达到这一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却能够从建筑工程中的各方面来实施有效的管理,如材料信息管理、施工监督信息管理、施工过程信息管理等,可整合各项管理措施,把控每一个施工环节,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相较于人为管理方式来说,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质量管理,能够快速采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以找到施工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3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加大信息技术的软件研发

第一,在质量管控方面,可在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中引入BIM技术,利用其信息化与协同性特征对建筑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仿真构建、模型碰撞测试与错误检查等;在设计阶段调整优化建筑设计方案,提高建筑三维仿真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并以此为交底依据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成效。第二,在进度管控方面,可在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中引入网络进度管理模块,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工作、机动时间、突发情况等进行管理;根据施工现场实时情况动态调整施工内容,并模拟施工进度与完成情况,将施工进度管控在合理范围内。第三,在工艺控制方面,可在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中引入3DsMax、AutoCAD等软件的核心功能,对深基坑设计与计算、建筑施工模板设计、工程策略、大体积混凝土体量测算、大型构件吊装自动化控制、管线设备安装等进行三维仿真与精准分析,确保施工工艺高质量实施。

3.2完善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

建筑工程具有体量大、工期长、技术多样等特点,涉及诸多人力、物力、财力的统筹调度。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需要将建筑工程实施的全过程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进行组织、管理后,纳入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中。例如,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流程,包括进度计划、资金规划、质量安全、物资调配、设计变更等均需要纳入建设工程管理系统中,利用同一个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式应用,优化各环节的作业顺序与流程关系,将这个重要的工程要素高度集成,形成良好的闭环管理机制。

3.3创建信息基础

建筑企业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建设,施工单位要建设完善的资源共享架构,确保信息数据能够互相,对此,要对信息系统进行重视的同时保障管理人员对软件和技术的重视,能够利用其完善施工信息,进而为施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也能够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提升奠定基础。

3.4完善信息门户,创造良好的应用条件

为了在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中,有效应用现代信息似乎,应不断地完善建筑工程信息门户。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转变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其功能性十分强大,不仅能够将建筑工程中的所有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还能通过分析、储存,来帮助相关人员全面了解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从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各项信息,满足工作人员的各种信息需求,大大提升了质量管理效率。建筑工程信息门户的建设,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基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创造良好的信息管理平台,贯彻落实建筑工程建设工作,实现网络化管控。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创建完善的数据信息库,要求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管理人员等积极配合,共享各项工程相关信息。可对工程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处理,根据参与方的需求,传送信息内容,使之掌握建筑工程相关情况,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门户来发布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各项信息,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消除实际管理中的信息壁垒,协调各参与方的关系,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成效。除此之外,还应当在实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时候,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定期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之掌握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相关操作行为,从而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可根据建筑工程企业的实际情况,配备适宜的新型设施、设备,确保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从技术、技能等方面来进行推广和宣传,制定科学的信息技术标准,规范现代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具有较多的优势和价值,能够提高施工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也能够为整体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对此,建筑企业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管理效率的同时为自身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保障。企业也要对其技术应用的优势进行了解,将其技术的优势充分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武锋.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1,(01):166-167.

[2]陈红彬.分析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筑,2020,17(24):197-198.

[3]张国谨,胡桄.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业,2020,(08):177-178.

[4]褚凌南.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0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