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考

谢金汗

重庆市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温泉片区管理所 重庆400000

摘要: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乡村建设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以及当前政府工作的要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在土地规划编制中,要综合考虑当地具体情况,保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按照既定原则,落实相关工作,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需求。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1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内容

1.1合理规划安排建设空间

1.1.1宅基地

宅基地的布置必须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国家政策和每个宅基地的面积标准,依据当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变化趋势,来合理地确定宅基地用地面积。在确定宅基地用地面积时,对农村内的闲置土地、闲置宅基地进行充分地利用,尽可能地集中规划宅基地。在确定宅基地位置时,要按照生活便利、居住环境良好、便于农业生产、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从而便利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安排。在人口多、经济集中的城镇,可以根据道路交通产业布局的特点,来进行宅基地的规划布局,从而实现宅基地的经济价值。在宅基地的布局上,也可以根据当地特点对建筑的风格和高度进行设计。

1.1.2公共用地

农村公共用地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设施用地、道路交通用地、绿化用地。公共基础设施用地例如农村卫生院、学校、村委会、供水与电信设施等;道路交通用地包括村间道路、内外交通道路等;绿化用地包括公园、道路绿化等。在进行编制该规划时,以农村实际人口数量为基础,根据规划要求,结合当地的经济条件、文化环境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规划。

1.1.3经营性建设用地

在对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划时,要按照集中布局与节约利用的原则进行合理的规划,不占用农村生产用地与生态用地,要落实经营性建设用地管理原则,结合乡镇产业发展、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情况,充分考虑经营性用地的占比。

1.2合理规划安排农业空间

1.2.1耕地保护

实行耕地保护责任制度,严格遵守耕地红线,做好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与划定的工作。耕地保护内容主要包括对永久性基本农田的保护与一般农田的保护。对耕地的划分是首先通过对耕地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再根据评价的结果,结合实际耕地的坡度、邻接情况,最后充分考虑产业需求、村民意愿、生态保护等因素。对稻田、沟渠、运河、道路等进行综合的整治,整治后达到优质、高产、肥沃标准的耕地,应当优先划为永久性基本农田,同时要公开永久性基本农田的确切位置,设立统一的保护标志与界桩,使其不被占用或者调整。

1.2.2林地保护

在对林地保护区进行划分时,要考虑当地发展对林地的要求,对林地保护利用的结构与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对林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适当加快植树造林的步伐,实现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些村庄以林业为主要产业,要严格按照持续利用、优化产业结构、科学管理的原则,同时结合当地林业发展实际情况,对林业用地进行合理规划,保证规划切实可行,使林地资源能够稳中有升,村庄林业产业能够健康发展,村民收入能够持续增长。

1.2.3其他农业用地

根据乡村农业生产发展的用地需求,对草地、水域与农业生产用园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与农业用地效率。除此之外,根据相关部门的管理要求,对生产设施用地、配套设施用地以及附属设施用地进行合理规划,防止农业生产用地被擅自转为建设用地。在一些村庄内存在一定规模的湿地,要对湿地生态功能进行充分考虑,从而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1.3合理规划安排生态空间

1.3.1生态空间布局

农村最宝贵的财富是优良的生态环境,这是它区别于到处都是钢筋水泥的城市的最大优势。这些乡村特色生态功能应作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内容,采取规划措施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优化乡村生态空间布局。在总体布局上,要有序地进行结构优化,对农业用地与生态用地的保护红线进行划分,从而构建出合理的城镇化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在需要进行水土保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体地块,要切实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对于出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的区域,应将其划入生态用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1.3.2生态用途管控

在对生态空间进行布局规划时,要对生态空间利用区域进行严格的管控,防止将生态用地非法转为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当生态空间需要占用土地时,必须走法律程序再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为了避免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生态空间实行承载力控制。

1.3.3生态维护修复

倡导开展生态环境的维护与修复以及提升生态功能的活动,积极促进建设用地有序地从生态空间内退出。针对乡村内的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对受损土地进行修复,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优化策略

2.1细化规划方案

在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要根据之前的规划中缺少的细节问题,对现在编制的规划进行及时的补充与细化,使其更具有指导意义与规范作用。在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正式实施前,要对农村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防止土地利用规划与实际土地利用情况不一致;在规划中要体现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因而要明确乡村的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及布局,保证土地利用规划与产业用地保持一致。

2.2规划有效衔接

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在编制规划时,要保证各个规划之间能够有效地进行衔接,避免出现规划错误与使用矛盾的情况出现。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将农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生态规划以及产业规划融合在一起,为确保各个规划能够协调运行,在编制各个规划时,要提前沟通与对接;通过将景观风貌、生态修复、土地整合、工业用地、村庄建设、耕地保护等农村土地规划利用高度整合,充分体现土地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如果各项规划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要根据现有土地资源情况分析矛盾类型,采取科学措施予以化解。实行部门联动机制,各部门参与土地规划编制。

2.3注重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指标。在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中,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变现有土地资源规划的思路,从而营造出更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对农村的林地、农田、道路等进行综合的治理,在土地专项规划中,明确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指导土地资源的综合治理;实施生态保护,因地制宜加强土壤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土地资源修复,综合治理废弃、闲置、散乱的农舍,从而改变农村面貌;落实耕地增减政策。占用耕地时,要实行“占多少,补偿多少”的政策,使耕地面积不被侵犯。

2.4鼓励公众参与

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关乎乡村的经济、村民的利益,因此,在实际规划中,应该鼓励村民参与,积极听取村民的意见,使土地规划得到村民的认可,在规划实施中可以减少阻力。国土部门树立公众参与的正确认知,在宣传、规划、基层调查等阶段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让村民了解政策。鼓励公众通过社会调查和走访参与土地规划。农民作为农村土地资源的受益人,对于土地资源的规划有知情权。鼓励村民参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可以避免社会矛盾。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乡村振兴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在编制土地资源规划时,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个方面,保证规划方案的科学合理,使其能够适应乡村经济建设的需求,充分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丽芬.乡村振兴战略下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要点分析[J].中国地名,2020,(03):74-75.

[2]李荣欣.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04):107-108.

[3]林忠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

[4]金磊.浅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思考[J].智能城市,2018,4(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