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刘颖

(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1.引言

中国正在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也是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的重大战略调整,其中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就是以刺激国内消费作为主要拉动力的经济,国内消费就是这一阶段经济的顶梁柱,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据相关数据表明2010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 2019年这一比重为57.8%,可见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近十年来,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约为6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75%,更低于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这说明我国消费水平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此外,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消费结构需求也发生改变,这对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与挑战,所以有必要开展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影响的研究,对于发掘我国消费市场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2.1数量逐年增加

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呈现不断加快的趋势,造成老龄化的主因是:人口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下降。据相关的文献表明:未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会更严重,据预测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约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中国在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2.2 老年抚养比高

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我国老年抚养比较大且增速快。老年抚养比从1982年的8%增至2017年的15.9%,表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负担不断加重,尤其考虑到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这就造成平均一对夫妻要赡养两对父母,给他们造成巨大压力和生活负担,造成整体社会养老负担的形势加重。

2.3区域差异大

虽然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整体老龄化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迁徙与流动,城市化水平不均匀等原因,造成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城乡和各地区差异也较为明显。

分析原因可知:造成全国人口老龄化城乡不均匀的最大的原因与人口的迁徙和人口流动有关。改革开放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远高于乡村,城市的就业机会多,人民生活质量高,加之户籍制度的改革下,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增强,大量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入城市,造成农村空心化严重,老年人口的比例上升,农村老龄化程度加深。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劳动力吸纳逐渐饱和以及城市压力的增大,农村迁入城市的劳动力人口会逐渐降低,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会随之减慢。

3.我国人口老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老年人有着和年轻人不同价值观、消费心理和消费心理,这体现在老年人对衣着、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各类产品的消费倾向和偏好往往不同于青年人群,并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消费市场的结构也在迎合老年人做出改变,使得消费市场结构发生调整。

3.1 基本生活资料消费发生转变

我国建国至1996年间,恩格尔系数基本维持在50%上下波动,但从1996年到2019年低,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降至28.2%,这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加之老龄化的程度的加深,消费者日常消费中的食品消费和衣着消费下降,基本生活资料消费开始由量变转到质变,基本生活资料消费发生转变。

3.2 交通支出和通讯支出不断增长

近年来,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旅行需求,不仅促进了老年旅游团的兴起,也拉动了对交通设施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和老年人对移动娱乐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得移动通讯类的消费支出持续增加。

3.3 医疗支出和文教娱乐消费支出连年增加

随着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不断下降,催生了医疗服务和照料、护理服务等行业的兴起,尤其是老年人多数罹患慢性疾病的困扰,老年人对医疗消费的需求日增。老龄人口的增多,加上老年人有着较多的空闲时间,老年旅游团、集体活动、老年教育日渐流行。目前来看,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国内文教娱乐消费的主力军。

4.我国老年人消费结构现状

4.1 基本生活资料消费结构滞后。

2018年,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7.6%和30%,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可见我国消费结构组成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养生、保健品虽种类繁多,但价格高昂;市场上适合老年人养老型住宅较少,供需失衡。基本生活资料消费结构未能及时应对老龄化发展做出调整,整体消费结构滞后,这势必将会影响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4.2文娱消费比重较低。

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中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11.4%,相比韩国约22%、日本约16%、美国约18%,存在不小的差距。考虑到我国近年来迈入老龄化社会程度加深,老年人对精神文化方面需求理应日益增长才对,但事与愿违,我国文娱消费比重并不高,目前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文娱形式,拘泥于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网络平台,传统的戏曲、武术、京剧等占比太少,且发展缓慢,跟不上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娱需求,造成老年人文娱消费比重较低。

4.3 医疗保健和医疗服务消费比重偏低

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会对医疗保健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但是从2018 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来看,目前的医疗规模和医疗服务并不满足当下的我国人口的医疗需求现状,特别是农村老人收入低、医疗保健意识淡薄,急需医疗上门服务和医疗知识的普及。除此之外,城镇人口普遍存在医疗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这都造成了我国医疗保健和医疗服务消费比重偏低的局面。

5.对策建议

5.1培育老年消费市场

市场应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和消费倾向,推出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发展适合老年团体的文娱产业,大力发扬线上和线下的传统文娱形式,如京剧、戏曲、杂技、相声等;健全医疗服务和医疗保健业,特别在疫情之下,老年人急需的上门医疗服务业,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体检、上门医疗服务等

5.2 提高医疗知识水平和保健意识

首先是提高老年人的医疗知识水平,许多老年人缺乏基本医疗常识,对体检和看病存在很大认知误区,甚至下意识排除,在乡村表现特别突出,大多数老人缺乏基本医疗理念,更没有保健意识,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医疗行业的发展,因此医疗行业新需求建立在老年人对医疗水平和保健知识新的认知水平上,这一部分亟待政府去加强教育。

6.结语

我国目前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国人口老龄化有规模巨大、老龄化速度快,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另一方面我们应该重视老龄化对经济产生的正面影响,促进“银发市场”的开发、提高老年人的医疗知识水平和保健意识,对提高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增长渠道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刘利. 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结构:基于CFPS2016数据验证 [J]. 统计与决策, 2020, 36(14): 70-4.

[2]刘铮. 消费视角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0, 07): 26-7.

[3]田志奇. 人口老龄化与消费结构升级——基于省级数据的经验分析 [J]. 商业经济研究, 2020, 10): 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