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如何开展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护理

陈琳  尹梦霞 冯东梅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2750

脑血管意外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而做好康复护理工作,可有效减少脑血管意外复发率及后遗症,促进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那么,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护理如何进行?针对这部分患者是否要进行心理护理?

1 什么是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又称之为脑卒中或中风,其是因为脑动脉血管病变,引起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继而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并伴随有肢瘫、面瘫、言语障碍等局灶症状。脑血管意外病死率致残率较高,可分为出血性与缺血性两类。出血性脑血管意外主要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脑充血,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栓塞、脑血栓以及脑缺血发作等。

2 自诊要点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自觉头晕头痛,肢体出现麻木感,行走时重心不稳,部分患者会出现吞咽不畅症状,这些症状持续时间在半小时到24小时之内,此种情况下患者一般有意识障碍。

(2)脑血栓形成。在出现脑血管意外前一些患者有短暂性缺血发作史,一般发作与安静或是睡眠时,一些患者会有前期症状,如神志不清、头晕、肢麻,之后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失眠等症状,随后症状会呈现出加重趋势。

(3)脑栓塞。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失语或者头痛、呕吐、偏瘫,但这些症状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恢复。

(4)脑出血。脑出血发病较为突然,一般会发生于患者过度紧张、用力或是情绪激动时,具体症状与患者出血量以及出血部位有关,多数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的现象,数小时后内会出现意识障碍、偏瘫,之后会陷入昏迷,肢体抽搐。

(5)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发生在患者日常生活或是劳作中,患者会突然感觉到剧烈疼痛,之后会自觉脖子僵硬,内心烦躁,怕光,也会有恶心呕吐的症状,一些患者情况较为严重,所以意识也会出现障碍。

3 如何开展脑血管意外患者康复护理工作?

科学康复手段可使脑血管意外并发症得以减少,一般康复护理程序可分为急性期与恢复期。而在这其中慢性恢复期又可分为卧床、坐位以及步行期,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应结合其不同病期及状态。
3.1急性期康复护理

一些重型脑卒中发作患者意识障碍明显,因其病情容易出现变化,所以医护人员对其发病后症状进展要密切进行关注,特别是脑出血患者。急性发作期间患者卧床无法活动,因此会出现呼吸道感染、精神衰退以及褥疮等合并症,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并将康复重点放在后遗症减少方面。

(1)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变形。对于意识丧失的患者,要做好对病情的密切关注,侧卧时要避免患肢受压,应将仰卧位作为偏瘫患者主要体位,此卧位时患者各种反射最活跃,有利于体位对称性的维持,但选择这一体位时也要避免肩手综合症。其次,可协助患者被动活动,避免其出现膝关节变形或是肌肉萎缩。对于没有意识障碍的脑梗塞患者,可与次日被动活动,对于脑出血患者可在其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被动活动。夹板固定肢体可定期取下,取消后可进行被动活动,从大关节向小关节逐渐进行,对于指关节、踝关节的功能训练要引起特别重视,同时也要可有节律的对患者上下部进行按摩。

(2)预防感染。可与每两小时更换患者体位一次,为其进行拍背,同时还要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要抬高患肢,在输液时要尽量选择上肢,如发现患者出现静脉炎应及时进行理疗。此外,要定期为患者翻身,避免其出现皮肤感染和褥疮。
3.2恢复期

在恢复期要将床旁功能训练作为重点,做好对患者的帮助和指导工作,使其能逐渐由卧位转变为坐位立位,之后在家属帮助下站立行走。

(1)运动训练。指导患者患肢被动活动。练习翻身、躯体移动,可在家属协助下训练起坐,或是自主抓住床栏杆进行活动。、

(2)坐地耐力训练。一些患者长期卧床或是因自身身体状况不佳,在突然坐起时出现不适症状,如呕吐、眩晕、冷汗,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应做好对患者的辅助工作,可通过活动靠背床来对其展开训练。在开始时可将床头升高30度,之后于每天增加5度,直至逐渐升为80度,坐立时间可从五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半小时,甚至是一小时,在经过10天训练之后,可对坐起时间及次数进行增加,也可鼓励患者借助扶拦杆支撑坐起,直至可以独立坐起,增加其户外活动时间。

(3)上肢训练。训练患者写字、用餐、洗脸刷牙、解衣扣等。

(4)步行训练。体疗师应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使其从扶床站立开始逐步行走,同时对起膝关节强直、足下垂引起的不良步态进行纠正。

(5)生活能力训练。应引导患者对依赖心理进行消除,树立起恢复自信心,减少卧床时间,利用多种形式加强上肢功能训练。

(6)语言训练。脑血管意外患者大多数都会伴随有语言障碍,为了使其能快速恢复语言能力,要结合其具体情况进行语言训练,以强化患者语言能力,为其今后生活和与他人交流奠定基础。
     (7)出院指导工作。脑血管意外患者家庭某些部位需进行改造,如家中应配备坐式便器,去除门槛,抬高床头,增加扶手。同时家属也要进行相关护理知识学习,引导患者参与康复训练,使其能尽快融入家庭和社会生活。

4 脑血管意外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脑血管意外发病后有必要进行心理护理。对于一些发病后神志较为清醒的患者,首先会出现恐惧情绪,之后再逐渐转变为绝望、烦躁、悲观,进而对治疗和生活丧失信心。心理发展与脑发育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心理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疾病恢复,在出现脑血管意外后,由于生理变化,患者出于经济方面的担心等,都会导致其心理出现较大浮动,像这种心理变化会贯穿于疾病始终,因此在脑血管意外治疗中也要高度重视心理护理工作。首先,医护人员及家属对患者一定要热情关心,加强交流,避免患者出现孤独感,丧失生活勇气。要多鼓励患者,使其能树立起治疗信心,可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家庭活动中,走出家门,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在康复中有进步时便要给予其鼓励,也可培养其兴趣爱好。患者出现较大情绪波动时家属应耐心倾听,而不是一味劝解,以发泄患者心中的苦闷。

总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十分关键,关乎患者恢复程度以及今后生活质量,因此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患病状况、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康复护理工作,以减轻患者后遗症发生几率,促进其各项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