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的团体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的团体心理护理

吴伟风  刘贝贝(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210003

【摘要】目的:研究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的团体心理护理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定在2021.1月至2022.1月,研究对象为上述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抑郁发作伴失眠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将上述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接受团体心理护理,另外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分别干预后的睡眠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展开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护理用于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睡眠质量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抑郁发作;失眠患;团体心理护理

    临床研究得知抑郁发作的患者一般都存在睡眠障碍,且失眠也是患者想要解决的问题之一[1]。失眠是由于心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虽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但是同时也要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2]。团体心理护理就是一种有效的心理疗法,可改善抑郁发作患者的睡眠障碍,使他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3]。故本次研究中探索团体心理护理用于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的效果,现把研究得到的数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1.1月至2022.1月,这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是研究的对象,之后选用随机分组法,将全部的患者平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研究组,另外一部分为对照组,两组的人员数量相同,都是35例。有17名女患者和18名男患者的组别是研究组,有16名女患者和19名男患者的组别是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在24岁-70岁之间,平均的年龄是(45.25±8.25)岁,对照组年龄在25岁-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2±8.21)岁,通过完成两组一般资料的对比,得知P值大于0.05,有比较的价值。

1.2纳入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纳入的患者均处于抑郁发作的阶段;纳入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失眠症状;纳纳入患者在研究之初便已经签署相应的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无法配合治疗或者行动能力不强;存在意识障碍;入院前的三个月服用了对睡眠有影响的药物。

1.3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而研究组予以团体心理护理,具体的措施如下:先制定出团体心理护理的时间,对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的疾病程度有着大致了解。成立团体心理护理小组,组长和副组长要由取得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护理人员担任,成员为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具体的护理步骤如下:第一次护理:为患者讲解团体心理护理的规则,让他们了解此种护理方式的优势与意义,从而对团体心理护理形成正确的认知。在团体活动中成员间相互认识与倾诉,组长要在团体活动中插入性介绍抑郁发作的病因,转归及抑郁发作与失眠之间的关系,帮助患者认识失眠是抑郁发作表现出的症状之一,通过调整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以改善睡眠状况。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睡眠日记记录自己睡眠状况,睡眠日记要求后面每天记录。第二次护理:患者分享自己的睡眠日记,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分析睡眠日记中的三者的关系,让患者自我察觉出情绪与睡眠的关系;自我推荐一位成员进行自身不良情绪的叙述,说出自己当下的困境,之后让团体成员一同指出问题解决方案,从而让每位患者持有良好的心态关怀彼此、接纳彼此,使患者对自己的抑郁情绪存在缘由进行分析。结束时由组长在团体活动中介绍睡眠卫生知识,使患者形成良好的作息。第三次护理:对之前几次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患者分享睡眠日记,让成员们一同探讨睡眠的改善情况,从而了解到自我的进步,学习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睡眠限制疗法,即通过减少花在床上的非睡眠的时间来提高睡眠效率;刺激控制疗法,即帮助失眠者减少与睡眠无关的行为和建立规律性睡眠-觉醒节律。第四次护理:针对患者失眠的不合理信念和态度进行原因分析,调整患者对睡眠的过高期望,修正患者对睡眠的不良认知,建立合理的替代想法,进而改善失眠,并鼓励患者分享自己的近期睡眠感受。团体活动中护理人员介绍睡眠复发的前兆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

1.4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①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SAS、SDS的评分,即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对应的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②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采用医院自制的量表,包括角色、躯体、情感、认知,每一项的评分满分设定在1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③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标量表,评分设置在0-21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1.5统计和分析

把SPSS22.0统计学软件当作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分析处理资料,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

±s)表示,检验分别采用x2和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心理情绪

干预前两组情绪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心理情绪两组比较±s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

SDS评分

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

35

59.40±5.01

44.30±3.02

59.92±4.63

42.93±3.79

对照组

35

59.42±5.02

53.19±3.29

59.71±4.73

50.19±4.09

t

0.0167

11.7767

0.1877

7.7027

P

0.9867

0.0000

0.8517

0.0000

2.2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比较±s

组别

例数

角色

躯体

情感

认知

研究组

35

8.99±1.23

8.74±1.17

8.63±1.02

8.75±1.34

对照组

35

6.79±1.04

6.01±1.28

6.24±1.16

6.18±1.01

t

8.0803

9.3134

9.1537

9.0610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睡眠质量

干预前,研究组的PSQI评分为(17.69±4.55),而对照组的PSQI评分为(17.92±4.45),t值为0.2138,P值为0.8313,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PSQI评分为(7.80±1.26),而对照组的PSQI评分为(11.86±3.00),t值为7.3818,P值为0.0000,见表3。

3 睡眠质量两组比较±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35

17.69±4.55

7.80±1.26

对照组

35

17.92±4.45

11.86±3.00

t

0.2138

7.3818

P

0.8313

0.0000

3 讨论

对于抑郁发作的患者而言,他们会存在严重的负性情绪,这也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睡眠,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4]。而团队心理护理会通过多种途径,为患者重拾治疗及生活的信心,使患者的睡眠障碍得以改善,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缓解不良情绪[5]。在团队心理护理措施应用时,患者们和护理人员会形成有效的互动,不仅会让患者友好的与外界人员交往,也会让他们的沟通能力随之提高,愿意主动接触他人,释放自己的情感。另外,在团队心理护理工作中,可让患者减轻痛苦,学会和其他人诉说哭闹,转变不良的思想[6]。最后,团体心理护理当中,大家会形成较为相似的世界观、价值观,患者也可挖掘出自身的优点,学会接纳自己、理解他人,愿意配合医护人员早日恢复疾病健康,从而规律作息、按时睡眠。

    综上所述,建议将团队心理护理用于抑郁发作伴失眠患者护理中,可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使患者的抑郁情绪得以缓解。

参考文献:

[1]夏丽鹤. 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人护理效果评价[J]. 健康大视野,2021(14):200.

[2]张福霞. 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5):2760-2763.

[3]顾凯烽. 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病人护理效果评价[J]. 饮食保健,2021(31):239-240.

[4]纪红玉,张玉青,韩冰. 病耻感心理干预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1):145-148.

[5]文萍. 叙事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J]. 甘肃科技,2021,37(13):183-185.

[6]蒙淑琼. 系统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21,19(8):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