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造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伤口造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中的价值

余春兰  张燕群  骆秀丽

乐山市中医医院  发热门诊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中开展伤口造口小组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长期卧床患者50例,将入选的病例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25例,在预防压力性损伤管理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伤口造口小组管理,将两组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各指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显著提升,护理不良事件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最终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床长期卧床患者开展伤口造口小组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卧床期间的舒适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压力性损伤发生,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促进疾病治疗效率。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伤口造口小组;价值分析

压力性损伤是临床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因素主要是由于受到长期卧床导致血液循环减慢,且在日常护理中若管理不当,极易导致压力性损伤并发症发生和静脉血栓形成,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病痛折磨。所以需要积极开展合理性的护理干预,及时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1]。为此,我院对长期卧床患者开展了伤口造口小组护理干预,并在下文中将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了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筛选我院长期卧床患者50例,病例筛选时间段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将入选的患者以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5例,对照组的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14例、11例,平均年龄为(68.50±2.10)岁,观察组患者中分为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平均值为(69.00±2.20)岁;两组资料经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伤口造口小组护理干预,①成立造口护理小组:首先对小组成员进行岗位培训,通过定期学习使护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新的护理技能,充分了解掌握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因素、日常防护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岗位责任意识。②风险因素分析:要及时掌握患者的身体营养状态、肢体活动能力、合并症情况及存在的其他压疮风险因素,通过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结合患者身体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性的管理计划。③营养管理:根据患者机体营养状态结合病情需要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机体营养均衡,增强患者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压疮发生。④心理认知教育:加强对患者的认知教育,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提出的各项问题,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家属照顾能力。并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使患者保持身心舒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患者的配合度。⑤体位指导:每日为患者进行三种体位调换,一定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密切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皮肤变化,对患者受压部位采用软垫,并要确保床垫的舒适度和平整性。每次体位调换时要采取轻柔动作。加强对大、小便失禁患者的皮肤清洗及卫生管理,确保皮肤干燥清洁。护理过程中要采取轻柔动作,确保患者的床单与衣物平整,避免产生摩擦;对长期受压的部位要使用凹槽的水垫,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同时对受压部位涂抹赛肤润,从而达到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同时要配合踝泵运动、背伸、脚趾屈伸、内翻和外翻循环运动。

1.3效果判定标准

①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运用调查问卷表评价,指标的满分值为1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指标越好。②详细记录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压力性损伤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两组计量数据描述运用(±s)处理以及t检验,计数指标处理使用n(%)描述和x²检验,当最终数据结果对比后达到统计学意义运用P<0.05表示。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指标对比显示(P>0.05);护理后两组各指标结果比较后发现,观察组的患者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以及压疮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最终获得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1组间各项评分指标对比详情(±s)

分组

n

护理依从性/分

护理满意度/分

不良事件/%

压疮并发症/%

实施前

实施后

实施后

实施后

实施后

观察组

25

5.7±0.7

9.3±0.8

9.5±0.5

1(4.0)

1(4.0)

对照组

25

5.6±0.6

8.5±0.5

8.4±0.3

6(24.0)

7(28.0)

t/x²值

0.5423

4.2399

9.4324

4.1528

5.3571

P值

0.5901

0.0001

0.0000

0.0415

0.0206

3讨论

压力性损伤是目前影响长期卧床患者身体康复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受病情影响生理机能、免疫功能以及皮肤对机械性压力下降所致,加之护理管理不当,最终便会增加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概率。当压力性损伤发生后不仅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病痛折磨,如果控制不当还会引起继发感染,因此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

[2]。为提高压力性损伤预防效果,我院将伤口造口小组应用于长期卧床患者护理管理中,最终经分析该护理模式获得的效果较好。此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沟通能力以及风险识别能力,增强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同时通过风险评估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营养管理、日常体位管理、受压部位皮肤管理以及加强日常监护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并且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身心舒适度,最终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率[3]

综上所述,将伤口造口小组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管理中,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增强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和依从性、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以及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率发挥着重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福娣,陈小芳.伤口护理小组在肿瘤晚期营养不良引起的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处理[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1):128-129.

[2]杜群儿.伤口护理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预防性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3):393-394.

[3]戴海蓉.伤口专科护理小组在预防晚期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4):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