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在重型创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评价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在重型创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黄田妮

阜阳市人民医院 安徽阜阳236000

摘要目的:研究重型创伤手术病人接受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我院于2022年5月~2023年4月时间段开展研究,共计30例重型创伤手术病人,通过双盲法分为参照组(15例,普通护理)与保温组(15例,普通护理+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研究指标为体温变化情况。结果:保温组于T30min、T60min、T90min、T120min、T末、TICU后1h时间节点同参照组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型创伤手术病人接受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措施效果更好。

【关键词】重型创伤手术病人;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体温变化情况

重型创伤属于临床危重症疾病,病人因为身体严重受损难以保持生理机能平衡,容易出现低体温事件。多项临床研究认为低体温是导致外伤病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低体温可以引发酸中毒,加剧病人生命危险性,不利于生命体征稳定性[1]。低体温预防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十分有限,但所产生的作用价值却很高,可以有效提升病人预后情况,因此寻求有效的体温干预效果具有重要价值。重型创伤病人术前、术中、术后均有较为强烈的体温保护需求,因此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可以全面覆盖整个手术过程,更加适合手术室重型创伤病人需求[2]。鉴于此,我院于2022年5月~2023年4月时间段开展研究,共计30例重型创伤手术病人参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我院于2022年5月~2023年4月时间段开展研究,共计30例重型创伤手术病人,通过双盲法分为两组。参照组(1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32±0.31)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事故10例,高空坠落5例。保温组,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1.33±0.32)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事故11例,高空坠落4例。参照组与保温组年龄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符合WHO重型创伤相关疾病诊断标准者;(2)家属知情同意各组手术方案者。

排除标准:(1)入院后死亡者;(2)精神疾病者。

1.2研究方法

参照组(普通护理):(1)病人入院后立即将手术室温度调节到舒适温度区间;(2)使用手术室保温毯将受伤部位遮盖好,但也需要避免影响手术。

保温组(普通护理+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1)将手术床加热;(2)手术室温度略高于舒适温度,一般为26℃;(3)并实时监测室内温度状况,及时进行调整;(4)使用呼吸道热交换器为病人呼吸道保持温度;(5)使用变温水毯帮助病人保持温度;(6)输注的体液要进行加温处理,温度控制在37℃,减少低温液体输注给病人的刺激;(7)使用恒温水箱内的液体完成手术冲洗操作;(8)病人手术结束后也要使用充气保温毯覆盖病人;(9)手术结束后将其送至已经预热处理过的转运床,并将室温调高。

1.3研究指标

    体温变化情况:T0、T30min、T60min、T90min、T120min、T末、TICU后1h。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3.0软件处理所有重型创伤手术病人数据资料。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保温组于T30min、T60min、T90min、T120min、T末、TICU后1h时间节点同参照组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表1:体温变化情况组间代表结果()℃

组别

例数

T0

T30min

T60min

T90min

T120min

T末

TICU后1h

参照组

15

36.41±0.12

35.42±0.13

35.24±0.14

35.12±0.16

35.08±0.12

35.28±0.10

35.34±0.10

保温组

15

36.42±0.13

36.41±0.10

36.23±0.15

36.23±0.15

36.34±0.11

35.43±0.06

36.34±0.12

t

0.2189

23.3778

18.6870

19.6018

29.9773

4.9815

24.7942

P

0.8283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重型创伤病人因为过度失血、身体受损、营养摄入匮乏等因素影响,已经很难正常调节病人身体体温状况。临床中重型创伤病人相比于其他类型病人,更容易发生低体温事件[3]。分析普通手术室保温护理措施,存在效率低、保温效果差、开展时间短、安全性低等问题[4]。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手术室的保温护理模式,保温措施更加高效,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可以有效预防低体温事件[5]

数据分析可以得知:保温组于T30min、T60min、T90min、T120min、T末、TICU后1h时间节点同参照组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数据可以得知接受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后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措施能够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给予全面的保温护理,相比于普通的手术室保温护理更加有效,能够细化保温护理内容,延伸保温护理看展时间,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可以更好地维持重型创伤病人体温,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伍凤洁,李晓霞. 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在重型创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8,16(2):204-206.

[2] 刘静,窦红梅. 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在重型创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9):61.

[3] 赵亿蕾,刘梦尧,莫舻. 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在重型创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 饮食保健,2020,7(23):8.

[4] 王华,段利宁. 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外伤患者急诊救治效率、自发性低体温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7):166-168.

[5] 刘艳. 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对创伤性脾破裂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