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河南能源集团定点帮扶工作纪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河南能源集团定点帮扶工作纪实

张冲亚

河南能源集团党委组织部

在河南,有这样一个村庄:这里的村民住着低矮的土坯房,这里的道路崎岖又泥泞,而这只是一个贫困山村最常见的样貌,更让人震撼的是,这里的村民吃水如此困难。他们居住在深山,常年喝着收集的雨水。这就是河南能源集团定点帮扶村之一——三门峡市卢氏县潘河乡岗头村曾经的状况。

潘河乡东部岗头岭上便是岗头村,是潘河乡乃至卢氏县最干旱、最缺水的重点贫困村。这里世世代代缺水,长期以来,岗头村流传着“宁舍一个馍,不给一口水”的说法。三十年前,村民吃水除了雨水,就是到几里外的深沟里挑水,往返一趟要走一个多小时。后来村民干脆用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到十里外的村子里买水,一吨水的成本都在15元左右。遇到雨雪天气,山高路滑,道路崎岖,给行路挑水带来了极大的危险性。

岗头村吃水问题一直是萦绕当地政府的心头大事。2010年,村里争取到省抗旱打井项目,历时5个多月,终于在干旱少雨的岗头村,打出了一眼深达350米的抗旱井,引出了地下水,缓解了群众吃水难问题。可是,运行到2016年5月份,这口抗旱井突然不出水了,经检测是井下的水泵坏了,必须提出来修理,否则,这口井将永远不会再出水。

严峻的现状,让河南能源刚刚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崔德庆眉头紧锁。通过走访和考察他发现,每到下雨天气,家家户户都在道路上培土拦水,混浊的雨水流入水窖,沉淀之后就用来洗衣做饭。在村民的家里,土胚房的屋檐下,支撑着长长的地膜,或将木头挖空成槽挂在屋檐下,另一端是一个漏斗形铁盘,连接着一根塑料管,通往水窖中。这样的装置在岗头村曾经是标配,几乎家家都有,只为了用来收集雨水,然而雨大的时候,靠这样简陋的装置根本接不住。

做饭的时候到了,村民常大娘从水窖中打来一桶水,经过面罗过滤后加入锅中。到了夏季,收集的雨水放置时间长了,都会滋生一些浮游生物,但缺水,让他们别无选择。

老百姓吃水问题亟待解决,崔书记深知要解决这个问题,光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托河南能源有力的支持。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崔书记带着一颗为人民群众解渴的心回到河南能源,就岗头村吃水难的现状做了汇报。民生问题刻不容缓!崔书记汇报后,河南能源党委领导亲自来村考察,又安排公司专业的打井队前来实地测量。没过多久,河南能源安排的专业工程队带着车辆、电焊机、氧气瓶、和为贫困地区排忧解难的热忱之心,来到了岗头村,和驻村工作队一起确定方案并开始施工。他们艰苦奋战、挥汗如雨,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高温,不肯吃村里一口饭、没有喝村里一口水,累了就睡在树底下,饿了就吃几口自己从山下带上来的干粮,开工的第二天便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并将井下90根引水管及水泵全部提了上来,连夜从外地采购新水泵,加班加点抢修水井。经过五个昼夜的不懈奋战,终于在2016年6月3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在群众的欢呼声中,工程完工,顺利出水!水井出水的那一刻,崔书记和工程队员们那一张张晒得黝黑的脸庞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水井修复了,崔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又马不停蹄投入到下一步重点工作中,那就是在全村铺设自来水管网,让岗头村群众真正用上自来水。为此,他们日夜兼程跑项目,争取到项目资金260万元,牵头新铺设供水管道11000米,增加水源供水,通过实施自来水管网工程,使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改变了岗头村祖祖辈辈靠天吃水的历史!

中午时分,正是一天中最暖的时候,村民赵大娘拧开水龙头,准备接水洗衣服,她再也不用靠收集雨水艰难度日了。看到水龙头出水的刹那,赵大娘老人脸上的灿烂的笑容让人为之动容。“80多岁,第一次吃上自来水!”为了这一天,赵大娘等了83年。

河南能源不仅为岗头村解决了吃水难问题,还在村子里安装了20盏太阳能路灯,山村的夜晚被点亮;新修的通村公路和村组道路,使村民出行不再困难,岗头村与县城的距离被拉近,群众欢欣鼓舞;建成了综合文化活动场所,村民文化、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同时,把帮扶指挥部建在村子里,建在贫困户家门口,定目标、立方案、定规划。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产业是关键,驻村工作队招商引资3000万元建设的艾草产品加工厂投产,为岗头村贫困户每户安排一人就业,确保全家脱贫,这一产业也带动全县2万亩艾草种植。

如今,当人们再次来到岗头村,不由地惊诧于这里发生的种种变化:自来水管道纵横交错,缺水的岗头村已经成为历史。曾经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双脚沾满了泥巴,如今,一条条水泥路在乡村蜿蜒盘旋。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隔河相望的村民不再望河兴叹。艾草种植基地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产业发展正在述说着岗头的美丽蜕变。我们深知,这背后离不开河南能源和地方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河南能源驻村工作队多年的不懈努力和一批批驻村党员干部的辛勤汗水。

岗头的变化是河南能源近年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截至2020年,河南能源及下属子公司帮扶的9个定点贫困村已胜利实现整村脱贫,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步稳蹄疾,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一一呈现:

在河南能源煤层气公司定点帮扶村——三门峡市陕州区张茅乡西坡脑村,曾经的垫底穷村,一改当年之颓:道路通畅,网络覆盖,标准化卫生室、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简易戏台等一应俱全。村烟叶合作社流转土地扩大经营,村民的收入水平获得了提高。

在焦作市修武县七贤镇赵窑村,河南能源焦煤公司驻村工作队进驻三年后,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宣传画布满街区,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产业车间…….将昔日萧条的省级贫困村点亮。

在鹤壁市鹤壁集镇北部的毕吕寨村,河南能源鹤煤公司驻村第一书记许好亮和村两委建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金凤岭上一千多亩贫瘠土地,种植果木达1300多亩,每到采摘的季节,品种丰富的水蜜桃园果香四溢,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国家级贫困县—乌什县,河南能源新疆公司主动与该县阿合雅镇巴扎十村建立对口扶贫关系。扶贫先扶智,贫困学子也在资助下完成学业;村民经过岗前培训进入新疆公司矿厂工作,少数民族职工的加入奏起了和谐发展的乐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我们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脱贫摘帽不是重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河南能源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国企优势,帮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河南能源集团党委组织部 张冲亚)

1